回覆列表
-
1 # 中國非特
-
2 # 知名的不知名人士
《後會無期》就是一作家,用一些段子,湊成一故事,拍了一部很一般的電影。
然後:一群人,從東極島的位置及象徵意義開始解讀……韓寒還活著,你們解讀個P啊,那麼多意義,他自己那麼愛說,不會自己說啊!
-
3 # 音影留聲機
個人認為電影或者電視劇都不存在過度解讀。
導演製作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只是導演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觀眾講述一個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個性的不同,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會不同,那麼看待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角度。
當你去用你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時,就會看到不同於導演思維的東西,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之後又透過網路把你對這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理解分享出來,這只是個人對一件事物的情感表達。
而現在更多的導演,也會順著觀眾的意思,在自己的作品中,留有足夠的想像空間給觀影者去自由發揮,個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如果大家都被導演的固定思維給圈住,那還有什麼發散思維呢。
首先,我覺得不存在一個嚴格的規定說。導演其實沒有想那麼多,你們都是自己意淫的。
藝術本身就是開放的,還是拿肯·威爾伯的那套四象限理論。
一部藝術作品至少能從四個維度解讀。
作者的初始意圖,作者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潛意識行為,讀者的反應。
有很多層面的東西或許真的是作者不自知,但是卻實實在在表現在了作品裡的。
讀者是可以對藝術本身進行再創作的,解讀就是一個創作過程。
我覺得只要秉承一個原則:這是一種理解這部作品的方式,而不是一個確定的答案。再怎麼過度解讀都無所謂。
最怕那種標題黨:這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含義,你們都理解錯了!你們根本沒看懂。
藝術之美就在於它值得來回體驗,值得從不同角度體驗,不同的人能夠體驗到不同的感受。這恰恰是藝術本身的開放性帶來的。
一旦你用一個確定性答案把它說死了,那藝術本身也就死了。
大衛·林奇討厭過多的語言敘述,原因就在於,語言表達總是有限的,過多的語言敘述反而會限制藝術本身的體驗。這恰恰就是那種喜歡把答案說死了的人犯的錯誤。
《神槍手之死》裡那個雲層的不斷變化,那個透過窗戶射到椅子上的柔光,本身就有著言語無法形容的詩意,一旦非要用文字把它解讀透,反而就俗了。
查理·考夫曼在《紐約提喻法》的一次採訪裡說,自己不願過多去聊自己的電影,也不願意聊自己對於作品的理解,就在於他認為這部電影值得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去體驗。作者不會去刻意同意與否定,讚揚與貶低某個讀者或者觀眾的看法。這才是大智慧!
BTW,《紐約提喻法》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有機會寫長評。
如果一定要說,《大話西遊》應該是被過度解讀最嚴重的一部作品了,因為我相信無論是劉鎮偉還是周星馳,都完全沒想過那麼多。但是這不代表這些“過度解讀”的內容是無價值的。
藝術的價值很大一部分是由讀者組成的。
所以我個人感覺,不用太刻意地去在意說導演是不是這麼考慮過。只要你覺得某種解讀很好,能自圓其說,你也很受益,那它就是好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