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以稍微放大一點看:「影視劇和電影當中,為何要使用快鏡頭?」
先說說「慢鏡頭」是什麼,反過來看,就是快鏡頭的存在意義。
慢鏡頭,又叫「時間的特寫」,多為突出某個場景 / 動作 / 情緒,使觀眾看清在正常情況下看不清的一些動作過程。比如兩軍對峙,忽的發出一支箭,直指敵軍將領的首級,這時導演會給一個慢鏡頭,延長箭的運動時間,調動觀眾的緊張情緒,製造一種身臨其境的窒息感。再比如,愛情電影中兩人初見,一個慢鏡頭還原了人在一見鍾情時的心理寫照,彷彿心跳被對方帶走,一眼萬年......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贅述。
那麼「快鏡頭」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慢鏡頭是時間的特寫,那麼快鏡頭就是「時間的快進」,例如街頭的行人以數倍的速度流動,原本繁華街景透過快鏡頭顯得更加車水馬龍;再比如拍攝一頓飯本來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透過快鏡頭,可以壓縮至幾分鐘。快鏡頭通常被認為用來製造誇張的戲劇效果,像是經典的那些黑白喜劇,當代電影中也有為復古而使用快鏡頭的例子。
綜上,快慢鏡頭的原理是攝影機和放映機的轉換頻率不同步,由此,原本在人類眼中正常時間流動,發生了變形,慢鏡頭特別慢,快鏡頭特別快。這其實是個時間的遊戲,利用攝影和後期技術,體驗平常生活中體驗不到的時間旅行。說回2010版《紅樓夢》,為什麼李少紅和曾念平頻繁地使用快鏡頭?
《新紅樓夢》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快鏡頭?
我粗略地分了兩類:
1)世俗繁華:街道、商業、人
舉個例子:第1集提到東南姑蘇閶門,最是富貴繁華,於是給到觀眾一個搖搖晃晃的快鏡頭,也是個長鏡頭。觀眾跟著鏡頭看到小孩子放風箏、遊人坐船、婦女河邊搗衣、茶樓上彈琴唱戲、賣饅頭湯麵的店鋪、學堂子弟背書(老學究卻打瞌睡)、閨蜜橋上吃瓜子談心,還有十里街、仁清巷、葫蘆廟,最後到了小說中重要的地點——甄家,快鏡頭定格在瞌睡中的甄士隱的一個特寫上,就此打住。
這裡一反尋常,不用平穩悠然的語言來刻畫魚米之鄉,而是用搖搖晃晃的鏡頭,把市井民生之全貌,迅速地給觀眾導覽一遍。若仔細留意,還能看到其中有小演員回看鏡頭,這可理解為穿幫,也可解讀成「第一人稱視角」所導致的自然反應,把觀眾拉進螢幕裡真實的世俗生活。人生一世數十載,回首不過瞬間,一個飛速快進的長鏡頭倒與曹雪芹的小說風格——亦真亦幻——有所呼應。只是,在許多人看來確實頭暈,團隊沒認真預估觀眾的接受程度,被詬病也不委屈。
2)賈府富貴:建築、生活
為凸顯大家規矩,《新紅樓夢》用快鏡頭展現賈府忙碌卻井井有條的生活節奏,進而突顯鮮花卓錦、烈火烹油的盛景。例子很多,比方上菜、行路、搬遷,不再贅述。
賈府內的一系列快鏡頭倒不為呼應真假虛幻的小說主題,而是純粹希望用「時間的快進」展現貴族大家與尋常百姓之間的差異,所謂天壤之別。當觀眾看到快鏡頭下的賈府生活,彷彿也化身成劉姥姥,身陷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而不知所措:丫鬟僕婦成百上千,來往絡繹不絕,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彷彿是同一片天地中的一個平行世界,嚇得平頭老百姓只能傻站著、不知所措,彷彿賈府的時間的和自己家的時間,不是同一個流動的速度。
這個問題可以稍微放大一點看:「影視劇和電影當中,為何要使用快鏡頭?」
先說說「慢鏡頭」是什麼,反過來看,就是快鏡頭的存在意義。
慢鏡頭,又叫「時間的特寫」,多為突出某個場景 / 動作 / 情緒,使觀眾看清在正常情況下看不清的一些動作過程。比如兩軍對峙,忽的發出一支箭,直指敵軍將領的首級,這時導演會給一個慢鏡頭,延長箭的運動時間,調動觀眾的緊張情緒,製造一種身臨其境的窒息感。再比如,愛情電影中兩人初見,一個慢鏡頭還原了人在一見鍾情時的心理寫照,彷彿心跳被對方帶走,一眼萬年......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贅述。
那麼「快鏡頭」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慢鏡頭是時間的特寫,那麼快鏡頭就是「時間的快進」,例如街頭的行人以數倍的速度流動,原本繁華街景透過快鏡頭顯得更加車水馬龍;再比如拍攝一頓飯本來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透過快鏡頭,可以壓縮至幾分鐘。快鏡頭通常被認為用來製造誇張的戲劇效果,像是經典的那些黑白喜劇,當代電影中也有為復古而使用快鏡頭的例子。
綜上,快慢鏡頭的原理是攝影機和放映機的轉換頻率不同步,由此,原本在人類眼中正常時間流動,發生了變形,慢鏡頭特別慢,快鏡頭特別快。這其實是個時間的遊戲,利用攝影和後期技術,體驗平常生活中體驗不到的時間旅行。說回2010版《紅樓夢》,為什麼李少紅和曾念平頻繁地使用快鏡頭?
《新紅樓夢》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快鏡頭?
我粗略地分了兩類:
1)世俗繁華:街道、商業、人
舉個例子:第1集提到東南姑蘇閶門,最是富貴繁華,於是給到觀眾一個搖搖晃晃的快鏡頭,也是個長鏡頭。觀眾跟著鏡頭看到小孩子放風箏、遊人坐船、婦女河邊搗衣、茶樓上彈琴唱戲、賣饅頭湯麵的店鋪、學堂子弟背書(老學究卻打瞌睡)、閨蜜橋上吃瓜子談心,還有十里街、仁清巷、葫蘆廟,最後到了小說中重要的地點——甄家,快鏡頭定格在瞌睡中的甄士隱的一個特寫上,就此打住。
這裡一反尋常,不用平穩悠然的語言來刻畫魚米之鄉,而是用搖搖晃晃的鏡頭,把市井民生之全貌,迅速地給觀眾導覽一遍。若仔細留意,還能看到其中有小演員回看鏡頭,這可理解為穿幫,也可解讀成「第一人稱視角」所導致的自然反應,把觀眾拉進螢幕裡真實的世俗生活。人生一世數十載,回首不過瞬間,一個飛速快進的長鏡頭倒與曹雪芹的小說風格——亦真亦幻——有所呼應。只是,在許多人看來確實頭暈,團隊沒認真預估觀眾的接受程度,被詬病也不委屈。
2)賈府富貴:建築、生活
為凸顯大家規矩,《新紅樓夢》用快鏡頭展現賈府忙碌卻井井有條的生活節奏,進而突顯鮮花卓錦、烈火烹油的盛景。例子很多,比方上菜、行路、搬遷,不再贅述。
賈府內的一系列快鏡頭倒不為呼應真假虛幻的小說主題,而是純粹希望用「時間的快進」展現貴族大家與尋常百姓之間的差異,所謂天壤之別。當觀眾看到快鏡頭下的賈府生活,彷彿也化身成劉姥姥,身陷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而不知所措:丫鬟僕婦成百上千,來往絡繹不絕,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彷彿是同一片天地中的一個平行世界,嚇得平頭老百姓只能傻站著、不知所措,彷彿賈府的時間的和自己家的時間,不是同一個流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