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臧752
-
2 # 衛亞平3
古代中國,北方饅頭都是有餡的,《水滸傳》中,孫二孃開的饅頭鋪,饅頭裡餡料非常豐富,而且特別好吃,味道特別鮮美,美味令人叫絕,吃了還想吃,生意興隆,武松經常光顧"孫二孃"開的饅頭鋪,但是,後來發現“孫二孃"饅頭鋪賣的饅頭,餡料是用“人肉”做餡料,“孫二孃”膽大包天,心狠手辣,武松知道後,就再也不吃“孫二孃”賣的人肉饅頭,後來“梁山好漢”勒令關閉“孫二孃”的饅頭鋪。
-
3 # 一夢戀紅塵
小說裡的東西應該跟現實中的有差別的!真實人物武大郎好像是做官的,還是個清官身高和小說裡的也有很大的差別,只不過後來不知道啥原因讓身邊的人給醜化了流傳下來才有了小說裡的武大郎!好像有一個關於考古的節目說的就是武大郎的事沒事可以去網上搜一下!
-
4 # 月淡風青
饅頭一詞來源於諸葛亮,用麵皮包裹豬羊肉,做成人頭的樣子,用來代替人頭祭神,用來取得神兵幫助的。也就是現在的北方的傳統美食肉包子。開始的饅頭不是現在所說的饅頭。而是肉包子。據說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發明。最早的記錄是在宋朝高承的《事物紀原》裡。
諸葛武侯之徵孟獲,人日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高承認為諸葛亮做饅頭是為了請神幫忙;而羅貫中的說法是諸葛亮為了祭冤魂。土人曰:"須依舊例,殺四十九顆人頭為祭,則怨鬼自散也。"孔明曰:"本為人死而成怨鬼,豈可又殺生人耶?吾自有主意。"喚行廚宰殺牛馬;和麵為劑,塑成人頭,內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饅頭。
饅頭代替了人頭,革新了風俗,很快收到人們的歡迎。西晉的盧諶則在《祭法》中規定:饅頭為祭祀中春祠的祭品。在西晉束皙的《餅賦》中也說“(祭祀)春宜用曼頭(饅頭),夏宜用薄壯,秋宜用起溲,冬宜用湯餅,而四時適用者唯牢丸。”(人將水煮、籠蒸、火烤、油炸的麵食總稱為餅。)
隨後,饅頭由祭祀轉變成民間食物,百姓對這一食物作了改進。餡料由原來的豬羊肉變成了各種肉,而且個頭也不再像人頭那麼大。由於宋神宗的褒獎,饅頭開始聞名全國,受到全華人民的歡迎,商家也開始熱火朝天地推廣。 從熱鬧的都市到荒僻的郊野,處處都有饅頭的身影。就連桃花山下劉太公太公招待嘍囉的也是饅頭。小嘍羅們每人兩個饅頭,兩塊肉。十字坡還開創了新花樣兒,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
愛吃饅頭的不僅僅是老百姓,還有皇帝。宋仁宗趙禎和宋神宗趙頊都是吃饅頭上癮的人,趙禎不但愛吃,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包子。《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趙頊甚至給開封包子做起了廣告。
包子就這麼就叫開了,成為咱們華人最愛吃的美食之一。所以說,大餡饅頭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個名字,而且越來越火。
回覆列表
大學時,和江蘇的室友發現很多和北方不同的生活習慣。其中就包括他們管饅頭叫包子。包子叫饅頭
就是有餡的叫饅頭,沒餡的叫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