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訊一小兵
-
2 # 同道眾人
技術的進步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資源,眾所周知,行動通訊是透過電磁波完成的,適合行動通訊的電磁波資源有限,如何讓有限的資源實現更快的傳輸,就是技術發展的根本目的。對於國家而言,掌握了行動通訊核心技術,就等同於拿到了白花花的銀子。任何使用核心技術的公司都要向中國公司繳納專利費。
WCDMA採用的是5MHz,極限網速是21Mbps,LTE採用相同的5MHz的話,極限網速可以達到30Mbps(極限速度是一種理想速度,在實際使用中距離基站越遠,網速肯定會越慢的)。
LTE網路已經擺脫了高通對CDMA專利的壟斷,而且對LTE技術的發展中國通訊公司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甚至於LTE奠基性技術軟頻率複用專利就在華為手中。所以在LTE層面,中國已經實現了對歐洲和美國的追趕,實現了平起平坐。不過中國的雄心不僅如此,還想引領全球,對於5G機遇中國自然不會放棄。
-
3 # 王二125022944
永遠都達不到理論速度,能夠達到30%都算是優質網路了。未來數字驅動經濟,物聯網,無人駕駛,智慧城市,VR,遠端醫療等無不需要強大穩定的基礎網路支撐。5G帶來的新興經濟產業將遠超4G。
-
4 # 高質量老實人
因為我們國家不安心給發達國家打工,付高昂的專利費,國內的34g都是買的別國的專利,是要交高昂的專利費的,現在發展5g,就是在5g還沒普及前研發出來以前先建個標準,這樣等全球都開始鋪設5g的時候,就要給我們交錢,這樣就能富強掙外華人的錢,汽車也是一樣,為什麼要吹電動汽車,因為我們國家現在汽車基本被外資和合資企業壟斷,每買一輛汽車都要給其他國家交錢,國家除了增加合資進口的稅,補貼自主品牌外,大力發展國外還沒形成規模的電動汽車,搶佔市場,形成充電標準,這樣別的國家的企業要來我們國家做生意,就得購買我們的技術標準的產品。
本行業問題,我來回答。
必須明確的認知:理論速度只存在於實驗室,不會在現網存在的,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理論速度,其實能做到理論速度的70%就相當的了不起了。什麼是理論速度?就是在實驗室裡的速度。實驗室裡先做單站功能性驗證測試,這裡的速度都是單站功能性測試測試出來的。在實驗室裡,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基站,沒有任何外界干擾,天線一般都是最好的,饋線也是最好的,最主要的使用的無線電的頻段沒有任何外界訊號干擾。
在這種類似於完美的純淨的環境下,單一使用者(也就是隻有一個終端接入),使用高配置的電腦(不會因為電腦配置的原因造成電腦下載上傳速度慢),使用專門的伺服器(直連核心網的給電腦上傳下載用),測試專業電腦基本沒有任何亂七八糟的軟體(避免因為軟體佔用記憶體導致上傳下載速度變慢),才測試出來的上傳下載速度。甚至還要關閉本基站的其他小區來避免干擾。
組網測試也就是幾個基站,把天線調整的完全合理,才用上邊的辦法測試。
多使用者壓力測試也是在純淨的條件下測試的。
甚至很多測試連電腦終端都棄用了,使用的是專門的測試裝置,避免因為電腦的系統問題導致速度不足。
現網首先要保障覆蓋,城市中心區域天線覆蓋重疊區域很大。郊區或者農村又會有很多地方因為基站不足導致訊號覆蓋弱,再加上外界的不知道什麼地方飄過來的無線訊號干擾,很難找到完美的測試點,而且手機和電腦的配置也不夠,根本不可能達到實驗室的測試效果。我們最佳化工程師每天進行現網最佳化,調整天線和引數,補充覆蓋,也只能努力做到網路效果儘量好而已。總而言之,在實際的網路中,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實驗室的速度效果的。
網路的升級不是運營商決定的,而是國家層面的計劃。做為數字化寬頻社會建設的需要,網路的建設實際上是國家一直在推動的。比如2G到3G的推動,就是因為2G本身是窄帶網,無法支援資料的高速下載,於是國家就推動了3G建設;而3G時代,還是無法滿足人民的日益增長的頻寬需求,而且也無法滿足國家移動網際網路的建設,所以國家推動了4G網路的建設。換句話想想,要不是國家建設了3G網路,現在的淘寶和微信,哪裡有存在的可能?2G的卡卡卡,支付都不動,還怎麼移動支付?哪裡都卡卡卡,微信也就沒有了,或者只能文字聊天了,網際網路因為頻寬不足,也就是能看看文字網站了。
3G可以基本滿足圖片類的需要,但是無法滿足影片類的需求,於是就開始建設4G,於是我們今天的網際網路可以玩遊戲,看影片。4G的優點還可以支援物聯網,這塊也是國家非常重視的。
為什麼要上5G?當然是為了支援中國2025製造計劃了,為了推進2025製造計劃,就必須有一張速度更快,延時更小,物聯網支援更強大的5G網路,於是國家又開始推動5G網路建設。
這裡必須指出的是,每一次網路的建設,不管是3G/4G還是未來的5G,對於運營商來說都是一次荷包流血的過程,他們其實都想躺在建設好的網路上數錢,網路建設對於運營商來說是一件很虧本的事情,尤其是國家提出"提速降費"的大前提下。總而言之,3G/4G/5G的網路都無法達到理論的上限,這是現網條件無法完成的任務,網路的建設始終都是國家推動的,運營商是不得不動,不敢不動,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