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以骶髂關節炎及中軸關節病變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是脊柱關節病的最常見型別, 也是牛皮癬性脊柱關節病、反應性脊柱關節病、合併炎症性腸病的脊柱關節病和未分化脊柱關節病等多種脊柱關節病發展的共同結局。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無特異性表現, 易延誤治療。
流行病學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多為男性, 男女比例約2∶1, 約80%發病年齡<30歲, 發病年齡>45歲者<5%
臨床表現
1、 炎性腰背痛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較隱匿, 早期可無明顯臨床症狀, 部分患者表現為輕度全身症狀, 如長期或間斷低熱、乏力、消瘦、厭食、輕度貧血等, 隨病情進展, 可出現炎性腰背痛。炎性腰背痛是各型脊柱關節病的共同臨床表現, 其發生與骶髂關節炎和中軸骨骼的炎症有關。患者多在腰骶部出現鈍痛, 同時腰骶部伴有晨僵、無力等現象, 疼痛表現為靜息痛, 夜間疼痛明顯, 活動後疼痛減輕。隨脊椎炎、椎間盤炎或小關節炎等脊柱炎症逐漸加重, 脊柱結構被破壞 (主要由骨質增生引起, 而並非骨質吸收破壞) , 患者表現為脊柱僵硬和活動度下降。
2、 外周關節炎
部分患者以外周關節炎為首發症狀, 主要表現為單關節腫脹, 以髖、膝、踝、肩關節多見。以髖關節炎為首發症狀者多為青少年患者, 病情進展可致髖關節畸形, 預後較差。
3、 關節外表現
部分患者尤其是人類白細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B27陽性者易出現關節外表現, 常見的是急性前葡萄膜炎, 多為單側受累, 表現為畏光流淚、視物模糊, 可自行緩解, 但易反覆發作導致青光眼、白內障。AS患者還可出現心包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
發病機制
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脊柱炎症和新骨生成的原因尚不清晰, 可能與遺傳、慢性感染、免疫功能紊亂有關。
影像學診斷
骶髂關節炎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特徵性表現, 在1984年修訂的強直性脊柱炎紐約診斷標準中, 骶髂關節病變為強直性脊柱炎診斷的重要條件。早期骶髂關節炎的X線片表現為雙側骶髂關節面邊緣不規則, 關節面破壞, 關節間隙變寬, 隨病情發展, 後期表現為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
骶髂關節炎依據X線片表現可分為5級:
0級為正常骶髂關節;
Ⅰ級為可疑或極輕微骶髂關節炎;
Ⅱ級為骶髂關節侷限性侵蝕, 邊緣模糊, 關節間隙正常;
Ⅲ級為進展性骶髂關節炎, 關節區硬化、關節間隙變窄, 骨質破壞;
Ⅳ級為骶髂關節強直、融合。
X線片雙側Ⅱ級以上骶髂關節炎或單側Ⅲ級以上骶髂關節炎可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由於部分患者骶髂關節結構性改變在患病數年後才可出現, 早期骶髂關節X線片可表現正常, 因此, 僅依據骶髂關節X線表現診斷強直性脊柱炎可能會漏診。
MRI可在炎症早期階段, 即未發生骨、軟骨破壞時檢測到骶髂關節病變, 有助於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診斷。早期骶髂關節炎MRI表現為骨髓多處水腫、軟骨受損及骨髓內脂肪沉積。晚期骶髂關節炎表現為關節面侵蝕、軟骨下骨硬化, 關節間隙變窄甚至強直, 透過X線片、CT或MRI均易診斷。
強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以骶髂關節炎及中軸關節病變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是脊柱關節病的最常見型別, 也是牛皮癬性脊柱關節病、反應性脊柱關節病、合併炎症性腸病的脊柱關節病和未分化脊柱關節病等多種脊柱關節病發展的共同結局。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無特異性表現, 易延誤治療。
流行病學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多為男性, 男女比例約2∶1, 約80%發病年齡<30歲, 發病年齡>45歲者<5%
臨床表現
1、 炎性腰背痛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較隱匿, 早期可無明顯臨床症狀, 部分患者表現為輕度全身症狀, 如長期或間斷低熱、乏力、消瘦、厭食、輕度貧血等, 隨病情進展, 可出現炎性腰背痛。炎性腰背痛是各型脊柱關節病的共同臨床表現, 其發生與骶髂關節炎和中軸骨骼的炎症有關。患者多在腰骶部出現鈍痛, 同時腰骶部伴有晨僵、無力等現象, 疼痛表現為靜息痛, 夜間疼痛明顯, 活動後疼痛減輕。隨脊椎炎、椎間盤炎或小關節炎等脊柱炎症逐漸加重, 脊柱結構被破壞 (主要由骨質增生引起, 而並非骨質吸收破壞) , 患者表現為脊柱僵硬和活動度下降。
2、 外周關節炎
部分患者以外周關節炎為首發症狀, 主要表現為單關節腫脹, 以髖、膝、踝、肩關節多見。以髖關節炎為首發症狀者多為青少年患者, 病情進展可致髖關節畸形, 預後較差。
3、 關節外表現
部分患者尤其是人類白細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B27陽性者易出現關節外表現, 常見的是急性前葡萄膜炎, 多為單側受累, 表現為畏光流淚、視物模糊, 可自行緩解, 但易反覆發作導致青光眼、白內障。AS患者還可出現心包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
發病機制
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脊柱炎症和新骨生成的原因尚不清晰, 可能與遺傳、慢性感染、免疫功能紊亂有關。
影像學診斷
骶髂關節炎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特徵性表現, 在1984年修訂的強直性脊柱炎紐約診斷標準中, 骶髂關節病變為強直性脊柱炎診斷的重要條件。早期骶髂關節炎的X線片表現為雙側骶髂關節面邊緣不規則, 關節面破壞, 關節間隙變寬, 隨病情發展, 後期表現為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
骶髂關節炎依據X線片表現可分為5級:
0級為正常骶髂關節;
Ⅰ級為可疑或極輕微骶髂關節炎;
Ⅱ級為骶髂關節侷限性侵蝕, 邊緣模糊, 關節間隙正常;
Ⅲ級為進展性骶髂關節炎, 關節區硬化、關節間隙變窄, 骨質破壞;
Ⅳ級為骶髂關節強直、融合。
X線片雙側Ⅱ級以上骶髂關節炎或單側Ⅲ級以上骶髂關節炎可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由於部分患者骶髂關節結構性改變在患病數年後才可出現, 早期骶髂關節X線片可表現正常, 因此, 僅依據骶髂關節X線表現診斷強直性脊柱炎可能會漏診。
MRI可在炎症早期階段, 即未發生骨、軟骨破壞時檢測到骶髂關節病變, 有助於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診斷。早期骶髂關節炎MRI表現為骨髓多處水腫、軟骨受損及骨髓內脂肪沉積。晚期骶髂關節炎表現為關節面侵蝕、軟骨下骨硬化, 關節間隙變窄甚至強直, 透過X線片、CT或MRI均易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