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是謂中
-
2 # 務虛者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可以說無論哪一家都和儒家有著深厚的淵源,因為儒家是最早一批成立的學派,其他學派或是和儒家學派有師承關係,或是在批判儒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就拿荀子來說,他本人是儒家集大成者,然而他的學生如李斯、韓非等人卻都成了法家的扛把子,為何?這並不是說荀子是儒家裡的法家,放著儒家思想不交而去教法家思想,而是說儒家思想的精神核心中本身就有“法”這麼個東西,韓非等人恰恰是把這一條發揚光大了。
那麼,儒家思想核心裡的那個“法”是什麼呢?答曰:禮。禮這個字在孔子那兒絕不簡單是周朝的禮儀制度,而簡直可說是儒家弟子的思想行為規範,具有很強的約束性。比如子路在臨死的時候還不忘記扎住帽子帶,就說明了這一點。這就好像三軍儀仗隊在公共場合必須一板一眼一樣。只不過這個“禮”在孔子那裡只是君子的自我約束,對於外人並不強求。
然而韓非等人卻發現,這個禮如果大家都遵守的話,那可比空言說教有效的多。而當“禮”變得需要所有人都必須強制執行時,那也就成了所謂的“法”了。
孟子之道重於修身,荀子之說重在治國,皆是聖賢之言,側重點不一樣而已,君子不應該偏聽偏廢。
荀子曰:聖者,盡倫者也;王者,盡制者也。此言極是。倫者,教之以禮也。制者,治之以法也。禮法俱備,聖王之偉業也!
禮教與法治,原本並行不悖,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罷了。
法家原本系出儒家,屬於儒家中的實務論者。理念之儒、傳統之儒主靜,萬事萬物以一理慣之;實務之儒、法家之儒主動,然而萬變未離其宗。儒法同源,禮教與法治原本可以並行不悖。何必偏聽偏信,自存門戶之見?
看了《太極圖說》才明白,道家叫做“太極”,儒家叫做“中庸”,其實是一個意思。
《太極圖說》雲:無極而太極。儒家的觀點,認為這是在說“天理”:“理”乃是如此絕妙的東西,是“無”的“有”,又是“有”的“無”,是“無”跟“有”的統一。
《朱子語類》上說:“人人心中有一太極。”朱子在鵝湖之會上也明確提出過:太極者,萬物之理也。什麼意思?我的理解就是:萬物之理,存乎於心的意思。朱子之理與陽明之理其實是一個理,這個理就是心,所以說“心即理”。朱子曰:天下之理一也。豈容有二?
無極、太極難道能夠兩分嗎?豈於根源之上覆有一根源,初始之初又有一初始?所以應該是“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無極太極本為一體,此為正解。如《列子·湯問》所彰:無極之外復無無極。須知《周易》之中並無“無極生太極”之語,是後人造作,加到“太極生兩儀”這段原文前的,此事早已明瞭。“無極”這個概念首見於《道德經》,是老子用來說明太極(道)的,並不是在太極之上再發明一個“無極”。
道家認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儒家講“非禮法權天”,意思是是非不勝禮教,禮教不勝法治,法治不勝權門,權門不勝天道。
換而言之:禮者,言儒學之禮教也。法者,言儒學之法治也。權者,縱橫家與兵家事也。
看人發過一首詩,我改了一下:
道德仁義,
莫非權門;
大治治心,
禮法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