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豬媽媽

    “趕緊啦,該洗澡啦!” “快點啦,練琴時間到了。”“快點快點,怎麼還沒好啊?你這孩子怎麼做什麼都這麼慢,這麼拖拉呀,快快快!”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種情景每天都發生在你家裡呢?雖然我們每天都這樣子催,但孩子還是沒有改變。其實我們每天這樣催不但沒效果,而且還會有不好的影響。

    像這樣子每天催促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影響大概有以下三點:

    第一,媽媽的催促,剝奪了孩子的主動性,反覆的催促會讓孩子覺得這些事是別人的事;

    第二,反覆的催促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心理,產生牴觸的情緒;

    第三,根據科學的成長規律,7歲左右的孩子,他對於時間的概念需要更具體的。

    那對於孩子的拖延症,我給出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給孩子的指令,儘量具體化,對於時間我們給出一個具體的衡量工具。我們可以參考番茄工作法,用一個計時器。譬如說吃飯,我們要30分鐘吃完,那我就把計時器轉到30分鐘,還有多少時間孩子一目瞭然。

    第二,不要反覆的催促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多一點等待的時間。跟孩子說好了時間,就不要老是去催他。如果我們還是覺得她很慢,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提醒他還剩多少時間,讓他有越來越緊迫的感覺。

    第三,孩子我們儘量多一點耐心。我們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人的情緒,儘量不要表現出我們的不耐煩,不要讓負面情緒擴散。

  • 2 # 霍體清

    孩子有拖延症,家長是急性子,往往越拖越急,怎麼解決這一對矛盾?

    拖延症,說到底不是性格問題,而是情緒問題,你說孩子有拖延症,一般指的是他不喜歡的活動,如學習,他喜歡的還拖著嗎?

    一個拖拖拉拉的孩子背後,有一個麻利急躁的媽媽,你總說孩子慢,總說把你讓人急死了,你能不能快點等等的話,讓孩子及形成了暗示,我慢,或者直接內心牴觸,消極怠工。還有一點,孩子從小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總在多加點,孩子感覺總也寫不完,所以消極應付。

    想讓孩子快,不能說孩子慢,平時注意他做得比較快的事情,及時鼓勵,給孩子信心,慢慢的孩子就能快起來。

  • 3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常常接到一些因行為問題而過來調整的孩子,比如,拖延、磨唧、被動反抗等行為。面對孩子的這類行為,不少父母嘗試過各種教育方式——苦口婆心、敦敦教誨、耳提面命、責備、呵斥、打罵。然而所有的努力都被孩子挫敗了,父母陷入了無助、焦慮,孩子也無奈。

      小宇,初中一年級。父母覺得兒子比較聰明,成績中上等,但性格不夠好,外人面前較為內向,不善表達自己,做事磨唧,對自己放鬆,對他人(同學、老師、父母等)要求嚴苛,在家對父母發脾氣、鬧情緒。父母希望通過心理諮詢讓兒子得到成長,改善性格,行為更自律、自控一些,害怕兒子在青春期會變得叛逆或更糟糕,難以服從管教,現在提前做個預防。

      對於小宇的情況,媽媽比較焦慮和擔心,因為媽媽負責照顧小宇日常的生活和學習,跟小宇的關係比較親近;爸爸負責掙錢養家,對家庭大事做主,小事不怎麼管,父子溝通時間較少。

      對於父母帶自己過來進行心理諮詢,小宇剛開始較為防備,抗拒訪談的形式,想試一次沙盤諮詢,但又不斷表示不知道怎麼做沙盤遊戲,不知道自己要擺什麼,很猶豫,反覆換了多個主題,感覺時間不斷流逝後,越來越焦慮。諮詢師反饋出他這一行為,鼓勵他把腦海中現在的構思呈現出來,若過程中遇到困難,可及時提出,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小宇表示可以嘗試一下。

      在過程中小宇慢慢投入進來,沙畫逐漸豐滿,故事也慢慢清晰。然而,因為當次時間到了,今天只能停在這裡,小宇感到很挫敗、很遺憾,不斷自責,覺得自己本應該做得更好、做得更快。

      下一次沙盤諮詢中,小宇進入諮詢室在挑選沙具上又開始反覆猶豫,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這個不夠好,那個也有瑕疵,難以讓他滿意。諮詢師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與小宇互動,引導小宇用語言表達他內心的所感所想。

      在前十次諮詢中,小宇更多的是表達對外界的各種不滿,比如,沙具、沙盤遊戲、學校的老師、同學等。但他內心很矛盾,在意識到自己過多的負性表達後,會陷入自責、“自我反思”中,覺得自己不該那麼說、那麼想,覺得自己身上也有很多缺點,沒有資格去說別人,覺得自己本應該更好、更優秀。

      他很困惑,明明自己很想優秀、想變得更好,但總是做不到,總是做得不夠,甚至有時想努力又提不起勁兒,感覺自己很累很累,已經拼盡全力了。父母覺得小宇一點苦都吃不了,什麼都沒有做就喊累,雙方經常為此爭論。比如,放學回來,媽媽叫小宇複習一下功課,他複習10分鐘玩30分鐘,媽媽認為小宇應該抓緊時間多複習,小宇覺得自己已經努力複習了,已經很辛苦、很累了。媽媽覺得很困惑,也很憤怒:“你什麼都沒做,累什麼累。我一天到晚照顧你,好吃好喝伺候你,還得好心情哄著你學習,我都沒說累,你累什麼!”

      對於媽媽,小宇感到內疚又憤怒,內疚的是媽媽說的是事實,她確實更辛苦,相比之下,自己並不辛苦;憤怒的是他真的感覺自己就是很辛苦,就是很累,媽媽不僅不理解,反而老是嘮叨。衝媽媽發完脾氣後,內疚心理促使他很想跟媽媽道歉,希望得到媽媽的原諒;但道歉後自己又慪自己的氣,覺得我就是很累啊,媽媽這樣說我,我就是很委屈啊,應該她給我道歉而不是我給她道歉。

      這讓他很矛盾,一會兒覺得是媽媽的錯,一會兒又覺得是自己不對。這種感覺很難受,反反覆覆,不斷冒出來。為了讓自己好受些,他會玩手機,打打遊戲、刷刷抖音,讓自己不去想這個事情,平復心情。但這種行為是父母不能理解的,他們覺得馬上就期末考了,你不僅不好好複習,還在鑽空子玩手機!小宇心裡感到很憋氣,也知道自己不該玩手機,但最近就是忍不住玩,不玩就覺得很煩、很悶、心裡難受。

      在諮詢中,小宇意識到自己近期玩手機,原來是想在內心把自己從與媽媽的情感糾纏中脫離出來,不去體驗、承受對媽媽的內疚和憤怒,不想讓這種情緒發酵而導致自己忍不住去恨媽媽、去對媽媽發脾氣。

      兩週後,父母反映小宇玩手機的次數少了,但會看一些課外書,而不是認真複習,很失望很焦慮。而諮詢中,小宇覺得自己是進步了,覺得自己不必執著於玩手機這一種方式來調整自己的情緒,會看一些有意義的書,不僅緩解了內心,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識;覺得之前難以承受的情緒好像沒有那麼強烈、那麼難以承受了。小宇覺得父母還是沒有改變,而自己確實在改變,做事積極了,有自己的動力和想法了,跟父母發脾氣的次數也少了,對自己的改變還是挺滿意的,覺得自己會越來越好。

      對於自己創造的沙盤,小宇也越來越欣賞。在擺沙盤的過程中,不時自我肯定,學會了欣賞自己,“嗯,我覺得這個位置放這個很棒”、“你看,這樣把它們搭起來,是不是特別有XX感覺啊”。

      諮詢師感覺小宇的自我在不斷強大,在剛開始諮詢時,他常常對自己、對他人、對外界有很多不滿,不知道如何呈現自己才能讓別人(包括父母、諮詢師、同學等)滿意,害怕別人挑剔自己而衍生出自己不斷挑剔別人的行為。現在他可以很自然地展現自己,自己喜歡自己,並覺得別人也會喜歡他;對自己的努力、能力感到滿意,覺得別人也可能會感到滿意、舒服;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創造沙盤,自我控制能力變強,覺得自己想快就快些,想慢就慢些,不再像之前那麼失控、焦慮……這些內在體驗也讓他更有動力去成就自己。

      隨著諮詢的進展,小宇媽媽意識到自己內心對孩子的發展有著太多的不安和焦慮,總覺得“不夠”:

      你不夠好

      你不夠努力

      你不夠受人喜歡

      你性格不夠好

      你本可以更好

      你應該更好(也就是“你現在不夠好,你應該更好”)

      我都已經接受你這方面的不足,你為什麼不能那方面好一些……

      媽媽內心這些“不夠”,也讓孩子感到自信受損,壓力重重,“我不知道我哪些地方是讓你真正滿意的”、“我好像怎樣努力,你都看不到,你都覺得不足夠”,內心不斷吶喊:“我還不夠努力嗎,我做了ABCDEF好多好多事情啊,你看看啊”。當媽媽還是沒法看見孩子的情緒與需要,還是覺得不夠而不斷催促孩子時,孩子無計可施了,就用行為來表達拒絕“我就慢慢做吧,反正你要麼盯著我已做完的,要麼又提出更多工”……

      媽媽反思到自己不僅在對兒子有這樣的心理,在其他方面也會這樣,會覺得老公對家庭的付出不夠,老公對兒子的教育參與不夠,經常會抱怨老公;覺得自己媽媽的角色不夠好,擔心自己給予兒子的不夠,經常為兒子付出很多很多;有時覺得自己妻子的角色也做得不夠,覺得對丈夫的包容、支援不夠……

      媽媽在這方面做了些自我調整,當自己出現類似的心理時,及時覺察自己,對兒子、丈夫滿意的地方增多,也開始學習肯定自己,抱怨和焦慮有所降低。

      廣州心理諮詢結語:小宇依舊在不斷成長,目前的心理諮詢只是觸及了他的一部分。相信在信任、安全的諮詢環境裡,在穩定的諮訪關係中,小宇將會更深地觸碰自己,更好地處理自己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在諮詢過程中,父母也逐漸在改變自己對小宇的期待,學會如何更好地愛孩子,也在修通、改變自己內心不曾意識到的情結。相信這些努力終有收穫的!

  • 4 # 淑的寶麻麻

    【如何有效解決孩子的拖延症?】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提出:拖延症的本質是依賴心理和獲取關注。

    瞭解了拖延背後的行為動機,家長便可對症下藥。

    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更不能代替孩子去做任何事情,而孩子作為個體終究是要脫離父母,去走完自己的一生。

    其實,父母眼中的拖拖拉拉,並不是孩子在拖延,而是孩子通過自己的認知在思考下一步該如何採取行動。

    父母要學會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事事包辦,使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

    二、有效陪伴,積極關注

    大多數父母跟孩子在一起,只是陪著,往往孩子在玩手機,父母在看電視,父母玩手機,孩子在打遊戲。電子產品陪伴孩子,這一幕景象相信是大多數家庭的常態。

    長期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缺愛,缺鼓勵,缺有效陪伴,於是孩子會通過其他方式尋求關注和認同,比如搗亂,比如和同伴吵架甚至打架。孩子通過錯誤的行為建立自己的認知模式,寧願父母指責,也好過無人關心。

    三、學會傾聽,有效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父母應及時察覺,並給予有效指導,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而不是嚴母嚴父。

    鼓勵孩子培養興趣,多和同伴交流、遊戲,多帶孩子出門,增強見識,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做孩子心靈上的“引路人”。

  • 5 # 奕家愛美食

    首先第一步,想一下自己被領導催著要檔案,要材料的感覺,尤其是作為新人,在什麼都還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被要求在短時間內交一份完美的材料。

    然後將心比心,小孩子的認知發展是有階段過程的,不能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小孩子。

    具體的解決辦法,家長準備一個清單,比如第二天要上幼兒園,要幾點出門,要帶什麼東西,哪些需要小孩自己做,哪些是家長做,前一天能準備好的東西就先準備好,小孩出門一般都比較慢,預留足夠的時間,前一天一定要早點睡,早睡才能早起。

    當然可能還有其它的事情,我只是舉個例子,總體的思路就是首先家長要有耐心,明白小孩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其次家長要對事情有預判,準備好清單,留出足夠的時間,最後家長和小孩的每次互動都可以是表達愛的機會,不要因為家長性子急,從而讓小孩感覺不到父母的愛。

  • 6 # 徵騎

    陪著孩子拖延一下試試?尤其是孩子著急某件事的時候,你也來個拖延一下。讓孩子慢慢體會。

    其實,家長著急沒用,關鍵是習慣要培養好。不著急,著急無用。劉歡有首歌叫《時間慢》,聽聽,有趣。

  • 7 # 媽咪勤

    孩子愛拖拉,首先不能吵,吵了也沒用,家長氣得不行,孩子卻一臉無幸的表情.其實啊,不是咱的孩子有拖延證,是孩子還不懂得對時間的管理,對時間還沒有完全的概念.這時候家長再急性子,再著急上火,也無濟於事啊.

    對於孩子來說,對時間還沒有完全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說,他們還不能很好的認識到5分鐘是多長的時間,10分鐘是多久的時間,以至於一個小時也沒有完全的概念.對時間感稍微有些遲鈍。家長認為一個小時了,一碗飯還沒吃完,真磨蹭呀.孩子的反應可能是,不就是吃個飯嘛,有那麼著急嗎.

    其實啊,這也是時間感不同所導致的,我們每個人對於時間的感知能力都是不一樣的,這種差別也就形成了兩種性格的人:急性子人和慢性子人.人的大腦和肌肉是有記憶性的,我們不能強迫孩子根據家長的性子來.要提高孩子對時間的緊迫感,多些耐心,讓孩子對時間有更深的認識.有些時候,適當的給些處罰,比如說,早上起床,不催他洗漱、不催他吃飯、不催他出門,讓他承擔沒有運用好時間帶來的後果.慢慢的形成孩子對時間的重視,當兩人都重視時間的時候,這一矛盾也就化解了.

  • 8 # 浠浠寶貝

    我能說我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我是急脾氣,孩子是慢性子,讓他做點什麼事很拖拉,寫作業也總是磨磨唧唧,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小的時候拖拉墨跡是很大的一部分人,只要想發脾氣就對自己說,是親生的親生的!!只能慢慢調節自己,然後慢慢給孩子講道理,別的我覺得沒啥行之有效的方法

  • 9 #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首先,要制定優先順序,愛拖拉的人,不能遵守計劃經常會說:“我沒時間,我太忙了”。如果孩子不懂從何做起,那麼就請你排列出事情的先後順序吧,按照優先順序,一件一件的完成下去就可以實現計劃。首先你要明確你的最終木有,然後是具體計劃實現目標的途徑,這你需要做的事情,首先,按照時間預訂計劃是錯誤的方法,以前我給孩子制定生活計劃表的第一步,也是按照一天24小時來制定計劃表的,一個假期都會制定一份生活計劃表,在牆上寫著,六點起床七點吃飯,八點寫作業,九點休息……但是孩子也沒有遵守這個計劃表,這種計劃表制定的再多再好也沒有用,因為遵守不了就不是真正的計劃表。與其計劃一天學習幾個小時,還不如計劃從哪學到哪,學到什麼程度比如說做上計劃,我今天上午要寫數學,下午開始寫語文要學到什麼程度到哪裡?而且不要總跟孩子說,你看看你就是一個拖拖拉拉的人,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認為他自己是一個拖拉的孩子,首先,你要把消極的心態轉變成積極的心態經常對孩子說,別人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你也行,這樣的話,如果如果孩子能夠按照他的計劃完成了目標,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只要你家長能夠一步兩步能夠慢慢的和孩子一起計劃一起友好的走下去,那麼他就會成為你的朋友,能夠實現按照目標制定的計劃那孩子的拖拉證就沒有了,最終成長為一位優秀的學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學生懷孕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