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分享的琴姐

    和你一樣,年輕時候掙錢養家,上有老下有小沒有時間休閒娛樂,每天圍著鍋碗瓢盆轉,人到中年慢慢閒下來,發現身邊沒有交心的朋友 ,其實我也不覺得悲哀,隨遇而安吧!要知道你想要交心的人不一定想傾聽,我不想把自家的煩心事說給別人解悶。現在我每天堅持運動,有時間做上一桌美食,和兄弟姐妹共享,聊聊天南地北的趣聞 ,現在自媒體時代,發發影片聊聊心情也很愜意,不打擾別人,悠哉悠哉。

  • 2 # 蘇玖與沐

    應該算是一種很可悲的吧!畢竟那個時候的人都顯得很孤獨。身邊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心中的苦悶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哪怕是想要對著另外一個人傾訴,都找不到物件。想想也覺得可悲,不過這樣的人本來就很常見。有很多人看著她整日笑容滿面,卻不知她內心有多麼孤寂,而有的人面上雖然顯得孤獨,但是內心卻是一個充實的自我。人一到中年,愁的事情就多了,想的事情也多了,所要顧及的事情也多了。常常會焦慮不安,越發的顯得孤寂,加上找不到傾訴的物件,整個人都變得蒼老了很多。

  • 3 # 十八旦

    求助於外,千人一面;求助於內,千人千面。我覺得沒人給我說話最好,除非我真能與他聊得來。否則喋喋不休,非常煩躁。記得很早之前,一個領導問我,是否有多少能談得來的朋友?我說估計不太多,所謂那種付出一切的朋友更是沒有吧,我也覺得很正常。領導然後說他是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個,言語之中很有一種得意。我不以為然,因為我覺得似乎人沒有必要一定要有朋友吧。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兩點個人看法:

    1.缺乏精神生活培養,因此人難以獨處,從而要依賴於尋找外在朋友

    人是社會的人,因此他逃脫不了生活在一個群體,但是這並不表明他需要有可以知心的人進行聊天,這當然也是一種方式,但是在這個人情日益淡漠的時代,我們心中應該有這個準備,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管鮑之交”那樣的朋友(當然古人是否很容易找到這樣的朋友我也心存懷疑),彼此的理解是非常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與家庭要忙活,那麼我們的問題就是深入瞭解自己,培養具有精神旨趣的生活,去閱讀那些有益的書籍,這些東西立足自身便能很好的做到,而我們卻要立足於人,豈不增加很大的麻煩,徒增許多煩惱?

    2.一個人,可以自己與自己對話,便很少覺得自己孤獨

    孤獨,是因為沒有人與你聊天,與你的心靈進行真正有意義的互動,因此人的內心就像一個失衡的落體,隨風飄散,這是一種內在的攻擊力,找不到攻擊的物件,轉而攻向了自己。你就會覺得苦悶壓抑。而如果一個人能夠學會與自己對話,不斷學習深入到自己的心靈內在,然後再把健身這些保護健康的活動相結合。那麼我們依賴外在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少,心靈也會越來越平靜祥和,這種方式非常適合中年以及更大年齡的人。

    我今年也39了,是步入中年的時刻,我感覺現在生活相對於曾經,更加愜意自然。一個人健身、喝茶,看一些經典書籍,暢享在無盡悠然自得天地裡,最好沒有人來打擾我,我感覺這才是人間幸事。就如同柏拉圖筆下老者塞弗拉所言:“老人之所以會抱怨連連,其原因不在於年紀,而在於他們的性情。倘若一個人的性情是恬靜與心平氣和的,那麼年齡大了就不是一種痛苦,要不然的話,不論年老還是年少,終究是煩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港片已死”,你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