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通圍棋
-
2 # 老漁破船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舜文化”的發展的確有許多成就得到傳承和延續。老漁小時候就經常聽姥姥說“二十四孝”,幼時聽到的故事很難形成完整的記憶,一直到長大了,上學了才知道完整的“二十四孝”故事,並且知道了24孝圖的第一個“孝感動天”竟然來自上古時代四部落聯盟首領,三皇五帝之一“舜”身上發生的故事。從《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出現的時間順序來看,上古堯舜時代就有了“孝文化”最原始的雛形。經過了長期的歷史發展演變,逐漸成為後來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為歷代統治者和普通百姓所尊崇,也是古代甚至近代儒家思想孝文化的通俗讀物。《尚書》對“孝感動天”的點評反應了“舜”在“瞽子,父頑,母囂,象傲”上“克諧,以孝丞丞,又不格奸”的以德報怨。更難能可貴的是“堯舜禹”時代的公天下“禪讓制”在禹之後形成“家天下”的禪讓一直延續到近代的民國時期。老漁誇張的以為其中的“堯舜禹”時代有過公天下“禪讓制”的進步。《尚書》中高度評價了舜“浚哲文明,溫恭允塞”,這也是儒家思想對文明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尚書》的“德自舜明”和《史記》“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肯定了舜的“德”之化身,舜文化是舜以自身行為創造的道德文化。作為最早以人性本能的德行為載體的道德本體行為,舜帝應該是是中國道德文化的鼻祖。(圖片來自網路)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盤?地盤?人盤?龍盤!日月如梭,東昇西落,東西風行,子午經靈。華人在地球村被稱為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靈魂傳承的載體。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舜文化是中華道德文明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