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眾人娛樂

    作為影像行業的一個新手,初涉行業小白們最怕遇見的幾個問題,我大概總結了一下(個人觀點):

    1.鋪天蓋地的專業知識“洗禮”。

    我想大部分小白對於影像的熱愛,最開始源於較為成功的作品,希望自己也擁有所謂的“神技”,在這方面的恐怕特效的製作不在少數,可謂是“裝*”好工具啊,但是在真正接觸的到的時候,各種繁瑣的問題接踵而至。各種專業的詞彙,“跟蹤”“建模”“摳像”等一時間讓小白們找不到北。

    2.眼花繚亂的器材裝置。

    要想隨心所欲的創作自己的攝影或者影視作品,那麼屬於自己的裝置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我們大眾化家庭來說,單反相機、DV攝像機成為大眾的選擇,DV攝像機雖然是攝像機,但是從使用經驗來看,單反相機的影片錄製功能在畫質、清晰度、色彩方面還是技高一籌(但是跟焦差點。友情提示:單反錄製影片每段最高錄製20分鐘,根據經驗一個鏡頭一般不會超出20分鐘,除非錄製全程會議或者轉播活動等,但是那時也不用單反了),因此在現代攝像中,若以上兩種裝置中,最好選用單反相機(對跟焦要求高的除外)。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單反相機品牌型號都很多,包括鏡頭的選擇,製作微電影時,還需要話筒、挑杆、監視器等一系列裝置,各個裝置品牌質量不盡相同。對於小白來講,是不是有點眼花繚亂?

    3.強烈的技術控制者

    在和許多的小白的接觸過程中,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當在拍攝一部短片時,發現一個小白拍攝的一段素材的構圖不太協調,更為嚴重的是,部分範圍過曝。正常情況下這條素材一半是不過的,需要重新調整拍攝,但是小白總是會說:“沒事,後期調整一下就沒事了”,但是真正的片子出來時,這一點的問題依舊很嚴重。難道說沒有進行後期處理?答案是ON,小白確實進行後期了,但是過曝是無法後期修復的,因為全部細節已經丟失了。相信很多小白們都遇到這種情況,包括在攝影作品中。當然,我承認在影視或者攝影中,後期的作用非常的大,但是不要過於技術控,不要一味的依賴後期處理,同時也要弄清楚,後期能處理什麼,不能處理什麼。記住:完美的後期建立在好的拍攝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捷達自動和艾瑞澤5自動相比,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