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崔子先生63687745
-
2 # 慾語已忘言
清談即玄談,以玄學釋義,辯難而來。又以不務實際往往被後世批判。
東漢以來,特別是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之後。世家門閥發展在魏晉之際達到巔峰,壟斷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甚至連皇權也要退步三舍!
在此背景之下,門閥世家自然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政治上佔據高位,又清貴不理實務,經濟上佔據絕對的資源,文化上家學淵源更是一支獨秀,獨領風騷!所以也有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說法。
孟子曰“倉稟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況且是當時佔據社會絕對資源的精英-門閥世家。在此期間灑脫不羈,個性奔放,思想自由的風氣逐漸形成。因而也有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的出世,甚至還出現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聖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也有談笑滅雄兵的謝安叔侄,才女謝道韞,李白的偶像謝靈運皆是出於當時。自然形成了灑脫不羈,輕狂浪漫的魏晉之風。
可以說,這個時期觀上也將華夏文化推到了一個高峰。所以後世文人雅士也一直苦苦追求“魏晉遺風”,雖身不能至,而心嚮往之。
而世家門閥當然有其歷史侷限性。世家子弟佔據高位,不理實務,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甚至出現指馬為虎,被活活嚇死的例子。而偉大的書聖也是連他管轄的軍營都懶得去,自己該做什麼也是灑脫的不知道,寫寫字,養養鵝多愜意,多灑脫。嗯,的確清貴!
九品中正制之下,階級固化,既無遠慮,又無近憂。偏偏地位高貴,兼又經濟雄厚,學識高絕,那不搞點事情還怎麼個過活吶?於是k副五石散,再飲酒高歌,聊聊玄學,理理邏輯,練練口才……辯難,釋義開始。如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一群權貴精英引導的社會活動由此開始,風靡整個社會。
-
3 # tou條扛把子
《晉書·列傳第十三》記載:越之討苟晞也,衍以太尉為太傅軍司。及越薨,眾共推為元帥。衍以賊寇鋒起,懼不敢當。辭曰:“吾少無宦情,隨牒推移,遂至於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處之?”俄而舉軍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與之相見,問衍以晉故。衍為陳禍敗之由,雲計不在己。勒甚悅之,與語移日。衍自說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勸勒尊號。勒怒曰:“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衍將死,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司馬越討伐苟晞,王衍以太尉的身份擔任太傅軍司。到了司馬越去世的時候,眾人共同推舉他為元帥。王衍因為賊寇紛起而恐懼不敢擔當此任。他推辭說:“我年少時就沒有做官的慾望,只是隨著選補官吏,才到了今天的職位。現在這樣的危急關頭,怎麼可以由不具備才能的人擔任呢?”不久軍隊被石勒打敗,石勒召王公與王衍見面,向王衍詢問西晉潰敗的原因。王衍向他陳述西晉遭遇災禍和失敗的緣由,並說計策不是自己出的。石勒很喜歡王衍,與他談了很長時間。王衍說自己從年少時就不參與政事,希望自己能免於處置,還趁機勸石勒稱帝。石勒大怒說:“你聞名四海,身居高位,年輕時就入朝為官,直到滿頭白髮,怎麼能說沒有參與政事呢!使國家破亡風俗敗壞,正是你的罪過。”······王衍臨死前,回頭對人說:“嗚呼哀哉!我們這些人雖然比不上古人,但假使不推崇浮華清談,合力以匡正挽救天下,應該還不至於到今天這步田地!”
古人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鑑。中國當下正處於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應該認真汲取前人空談誤國的教訓,大力弘揚實幹興邦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
4 # 赫連鐵樹31
誇誇其談,坐而論道。代表時期晉朝。
當時皇帝昏庸無能,好大喜功。文人士大夫們談政治有風險,只好談論《莊》,《老》,《周易》,為之三玄。清談之風始於魏齊王曹芳正始年間。八王之亂後,局勢跌宕起伏,奸邪當道,人人自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名士們只好顧左右而言他。無法面對現實還得生活吧,只好撿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瞎扯。恆溫曾感嘆;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王夷甫就是王衍,清談的代表人物。
回覆列表
求道與從政是古人的兩大追求,一定程度上說二者又是一體的。儒家思想強調,道不可須臾離。另外,雖然又強調,天下無道則隱,天下有道則現。實際上,長期以來,古代士大夫從未離開過。他們不得志時,便以清談的形式求道。所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以,清談是中國道文化和政治文化影響下的獨特的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