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圖博行

    宋代最後一個皇帝趙昺並沒有陵墓,只有一座規模很小的衣冠冢,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赤灣村,是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宋少帝(1272-1279),名趙昺,是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宋度宗趙禥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最後一位皇帝,在位僅313天。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臨安陷落,5歲的宋恭帝被俘,宋恭帝的兩個異母兄弟益王趙昰和廣王趙昺南逃建立流亡朝廷。6月14日,7歲的趙昰在福州即位,稱宋端宗,改元“景炎”,繼續南逃。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駕崩,陸秀夫擁立趙昺為帝,改元“祥興”。祥興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宋元雙方在廣東新會崖山海域展開決戰,二十萬南宋軍民全軍覆滅,丞相陸秀夫懷負8歲的趙昺跳海殉國,各路將士寧死不降,紛紛投海,史載浮屍達十餘萬。南宋滅亡。

    至於趙昺的衣冠冢為什麼在赤灣,民間流傳著一些很明顯是後世附會的說法。最早的可信書面記錄是康熙年間的《新安縣誌》,它曾提到明代曾在南山建墓立碑,將其作為宋少帝的衣冠冢加以紀念。1911年,香港趙氏後裔在明代衣冠冢基礎上加以整修。解放後一度湮沒於荒野,直到1963年才被赤灣駐軍重新發現。

    宋少帝陵倚靠小南山而建,規模不大。墳冢由兩重弧形圍牆圍繞,前部開缺口,墓碑即嵌於中部塋前,上書“大宋祥慶少帝之陵”八個填金大字。其中“祥慶”似為宋少帝年號“祥興”之訛誤。右左為兩行填金小字:“本山坐於兼祭復卦四支”、“辛亥歲趙氏三派裔孫重修”。墓碑上側刻有龍形浮雕,色彩明麗,與圍牆後側上方的雙龍拱日相呼應,兩旁則鐫刻對聯“黃裔於今延宋祀,赤灣長此鞏皇陵”。墳冢前設供桌,供桌上覆雨棚,左右則建有休息亭和紀念石碑。石碑上刻《宋帝昺陵墓碑記》,交代了海戰背景和歷史沿革,背面則為“崖海潛龍,赤灣延帝”八個蒼勁大字。

    陵園西側建有“陸秀夫負帝殉海”白石雕塑。雕塑中的陸秀夫腳踏岩石,左手負少帝,右手作拔劍狀,在他的眼神中,沒有恐懼,沒有無助,只有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而他懷中的少帝尚不更事,顯然不知國之將亡。人們處於紀念,用紅綢與錦帶披於兩人身上,讓這座不大的雕塑看上去帶著幾分悲壯與肅穆。

  • 2 # 鹿少悠悠

    我們都知道 “崖山之後無中華”這一句話出自崖山海戰之後。崖山海戰元軍以少勝多,南宋軍大敗,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至此南宋滅亡,漢民族被北方遊牧所塗炭,中華文化出現斷層。那麼宋少帝趙昺是葬生大海了呢?還是另有有陵墓呢?陵墓又在哪裡呢?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蛇口邁開了建設深圳的第一步,1983年蛇口赤灣的建設過程中,在一片竹林裡發現一座灰砂墳,墓碑書有“大宋祥慶少帝之陵,趙氏三派裔孫同立辛吉旦”等字樣,宋少帝趙昺的陵墓被發現,並於1984年公佈為深圳首批重點保護文物。

    宋少帝陵也稱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宋少帝趙昺的陵墓,位於赤灣村少帝路、赤灣公園附近,是廣東省境內唯一的一座宋代皇帝陵寢。民間傳說,崖山之戰後赤灣海灘漂來一具身著黃袍龍衣的童屍,這時赤灣海邊天后宮的一根棟樑突然塌下,廟祝與鄉紳父老急忙焚香問卜,得知童屍為少帝遺骸,塌下的棟樑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當地百姓於是禮葬趙昺於天后廟西邊的小南山腳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最新職業排名喵帝超越雙奶成就神位,你覺得有誇張的成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