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蟬鳴泣之時70137531
-
2 # 登高望遠253308038
當今社會人必須強大自已,善良就會被人欺負,只有自已強大才有足夠的自信來成就一番事業,所以教育中不贊成一昧的善亮,要分情況而論。
-
3 # 素秋慈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系統工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優秀,而優秀表現在自信、樂觀、勇敢、善良等諸多品質,而其中最重要的品質,的確如題目所說,不卑不亢的自信以及植根於心底的善良。
1. 習慣決定性格
孩子的修養是家庭教育優劣的體現,而修養是由一個個習慣組成,有句話叫做“習慣改變性格”,孩子的每一個習慣,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的性格。
比如,我們教他對人要禮貌,出門不能隨地吐痰扔垃圾,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這些微小的細節,重複下來,就形成了一個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乃至於形成進入社會之後的規則意識。
2. 性格決定成敗
一個孩子成長過程是否愉快,跟他的性格非常相關,性格不好的孩子,在求學生涯裡,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性格協調的孩子,總能在遇到障礙的時候,很好地化解。
比如,孩子在成長中得到足夠的鼓勵,形成了很好的性格,當與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時,他會選擇透過溝通去解決,而不會動不動與人絕交,形成封閉的性格。
古教育家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荀子卻主張“人性本惡”,其實兩者都屬於儒家的思想體系,精神實質上沒有差異,前者相信人的善良,主張激發人的善意;而後者意識到人的弱點,本質裡的邪惡,然後透過教育進行規避。
所以,我認為教育一個孩子,自信、善良是他能夠立足於社會的基礎,而教育和修養是很系統的工程,需要在每個環節、各種細節上做好教育,而最簡單的教育方式,就是家長自身行為習慣良好,身正為範。
不認同,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過於善良,過於自信。過於善良說白了是傻,過於自信說白了過於自我,自尊心過強。進入社會之後出現格格不入,命運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