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鴻門宴中項羽沒聽范增建議殺掉最大潛在敵劉邦,後來反被劉邦漢軍消滅。在青梅煮酒時曹操沒有殺掉潛在最大對手劉備,後來被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打敗。這是不是項羽曹操的大失機大失誤?
回覆列表
-
1 # 那一曲花瓣雨
-
2 # 風神翼龍12
項羽設鴻門宴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殺掉劉邦。不是因為感受到了劉邦的威脅,而是因為這個癟三亭長居然搶先入關中,而且在關中收買人心的做法讓項羽很不爽。
可以對比一下兩人的作為,項羽破釜沉舟打下鉅鹿,進而越黃河,下秦都,一路苦戰。
而劉邦趁虛而入,輕而易舉進入關中。
項羽在打下關中後,坑殺秦卒二十萬,火燒阿房宮,大火月餘不絕。而劉邦進關中與百姓約法三章,金銀財物絲毫不取,百姓簞壺食漿迎之。
遇到劉邦這種無賴,在項羽心裡肯定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但是,項羽是一萬個瞧不起劉邦的,覺得劉邦還真就是隻蒼蠅,想拍死隨時都可以。這也是鴻門宴項羽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沒有殺死劉邦的主因。若是知道自己四年後的遭遇,項羽肯定毫不猶豫就把劉邦宰了。
說實話,項羽如果擊敗劉邦,對中國並不是好事。項羽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與秦始皇不同,項羽的治國理念還停留在春秋時期,劃地為王的心態中。
而劉邦不同,雖然自己不懂治理國家,但是他手下有能人,又能用人。所以劉邦既能擊敗項羽,還能開創大漢朝四百載基業。
-
3 # 依戀聽風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是的原因在於項羽沒殺劉邦以至於最後被逼至烏江自刎,曹操沒殺曹操卻使他大軍南下卻遭受赤壁之敗,二者都給日後自己留下大麻煩,所以說是失誤。
說不是的原因,人們都以為項不殺劉是愚蠢的,其實並非定然,首先諸侯會盟之時各諸侯有約,先入關者王之,劉已然攻入咸陽,項殺劉名不順言不正。第二,宴會時,劉禮數已經做的很足,幾乎可以說是謙卑,那麼項更沒有殺劉的理由。
再來說曹操,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可見曹操對劉備還是有一定的賞識,希望他加入自家陣營的;再且,當時劉備勢微,曹操本沒有殺他的想法;還有一點,劉備身為皇叔,曹操當時還需挾天子以令諸侯,殺劉備容易使自己民心失勢。
隨意殺人,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非常忌諱的行為。
項羽是世代貴族出身,在大庭廣眾之下弄死劉邦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一個足夠的理由。劉邦來的時候就是保持了低調、臣服的姿態,而且這個姿態早就被劉邦自己宣傳的天下皆知。如果,劉邦在鴻門宴死了,那麼項羽和秦二世在本質上有啥區別?更何況,項羽當時還沒徹底打垮共同的敵人呢!
所以,項羽不是傻,而是出於貴族的老道,知道即使要殺也是放在自己當上皇帝之後。只不過,項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失敗,在於項羽看來劉邦再耍小聰明,終究擋不住自己的軍事強大。
然後,再看曹操不殺劉備,說白了就是不屑於。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劉備和劉禪都沒有對曹家產生過本質性的動搖。
曹操說劉備英雄,是有前提的,只不過沒有說出來而已。曹操知道劉備老是拿姓劉說事,在曹操眼裡劉備確實是個有魄力的騙子。一般人哪敢沒有任何證據,就這樣明目張膽的招搖撞騙。要不是小皇帝實在是逼急了,換個盛世時期,敢說是皇叔,還不先殺再審。
所以,曹操說劉備是天下唯二的英雄,本身就是半調侃半警告的姿態,意思就是你別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而劉備把這個事情到處宣傳,說白了就是故意抬高自己,暗示大家自己很牛逼,曹操都害怕我了!
如果說項羽是真有殺劉邦的想法,曹操是沒有把劉備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