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萃辰天心書院
    印安說學問可以傳授,思想卻只能靠自己獲得。要想有自由之思想,必先具有獨立之精神。果能如此,也就上達“善知識”的境界了。印竹說何謂善知識?唐代的圭密大師說“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名善知識。”能助你解心結去束縛,擴大心量格局,增長自知自信的人方為善知識。

    第一,是安住禁戒。也就是要持戒清淨,也就是這位善知識一定對自己是有要求、有約束的。

    第二,是具足多聞。也就是這位善知識一定要博學廣聞。

    第三,能有所證。這個就更難了!這是說善知識不僅僅是有很多的知識學問、博學廣聞的,而且自己也是這樣去做的,他是可以身體力行的為我們做出榜樣的。如果是學佛者,那他是要有正量的。

    第四,性多哀愍。這個是說善知識必須是具備慈悲心的,他會對一切的人和事心存悲憫。

    第五,心無厭倦。這也是善知識很重要的標準。善知識是不厭其煩地在引導著眾生,而不是講著講著看到有一些愚笨些的、不容易弄懂弄明白真理的就煩了,就去罵他、諷刺他。

    第六,善能堪忍。如果他是一位善知識,他一定具備忍辱功夫。遇到一些對他有誤解、有羞辱、有誹謗的事,他不會心生嗔恨、不會睚眥必報,而是能以一顆寬容之心面對一切的遭遇。

    第七,無有佈畏。也就是說作為善知識是要有自信、有勇氣,不會怕這怕那,整天嘀嘀咕咕。

    第八,語具圓滿。這個是說善知識他所有的表達都是具足圓滿而不偏激的,他永遠能夠站在中道的角度來看待一切知識、學問和一切人事。只有能這樣的去引導自己身邊的人,才可稱之為善知識。

    濟群法師也曾說,合格的善知識應該具備十個條件。但現在這個時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識希望渺茫,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還是要有底線的,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善知識,至少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備正見,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二是持戒清淨,這是代表善知識的德行;三是有教導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無緣依止的。

    怎樣確定善知識是真修行呢?確實有一定難度。很多時候,真正的修行可能是我們看不出來的。凡夫往往容易執著於一些表象,比如是不是穿著破衣服,是不是每天吃一頓飯,是不是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等等,以類似的標準來考量其修行功夫。當然,這些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是最關鍵的。

    因為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修行主要是體現在內證境界,體現在用心方式,而不是僅僅看其衣食住行等外相。作為學人,如果沒有一定見地,要抉擇真善知識確有難度。在我們不具備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一些大家公認的善知識,相對會比較安全。此外,能否有緣遇到善知識,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修行必須福慧雙修。具備足夠福的資糧,自然就會感得各種善緣,就能有機會遇到善知識。

    在修行路上,善知識是導師。當我們遇到惡緣的侵入時,善知識能及時幫助我們遠離惡法,趨於正道。在善知識身邊,我們能時常體會到他們的悲心,他們時刻為他人著想的利他之心。我們能夠受善知識種種善行的感召,努力向他們看齊。

    但在這裡我想說,今生能得遇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固然值得慶幸,但更重要的還是要依靠自己。要從自己身上下功夫,要在心地上精進用功,按照聞思修戒定慧的次第一步步的深入,不斷完善自我,這才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真正意義所在!

  • 2 # 魚翔淺底152417403

    一、讀中國傳統之寓言,二、走百姓路觀身邊,三、盡微薄之力助弱扶殘。~讀、看、行~慈善之心充滿心間,傳播愛的奉獻!心安!

    (網圖)

  • 3 # 龍川明誠

    根據個人經驗講一下,當你進入寺院發現裡面出家人對你特別熱情,那麼你就應該離開了,尤其是裡面有看相算命這些的。如果進去發現裡面出家人根本不搭理你,那麼你可以繼續考察這個寺院。對師父個人的觀察看對弟子嚴格不嚴格,不嚴格也應該離開,另外還有對師父道德和修行方面的考察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國底部帶有壽字的陶罐子有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