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糯糯爸爸
-
2 # 小小的玥
為什麼現在一些小孩越來越叛逆?我侄子才三歲就開始頂嘴,家長該如何引導
什麼是叛逆呢?叛逆就是反叛的思想和行為,和他人的思想背道而馳,不聽從指揮。你讓他這樣做,他偏不,他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通過叛逆跟大人唱反調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想要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那麼一般孩子出現叛逆的時間會出現在什麼年齡段呢?
一般人的叛逆期有3個階段,第一是2-3歲出現叛逆行為,第二是在7歲左右。第三是青春期叛逆
我家二寶正好2周半,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了,你會發先孩子不聽從家長的教育了,他們有了自己小小的思想行為,不接收家長的教育。就經常有這樣的表現,你讓她做什麼事情,她很堅決的說:“我就不”。最近一段時間這句話是他經常說的。一般我堅決按我的方法教育她,和她溝通,都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氣的我暴跳如雷。後來就按她的建議,尊重她的選擇,她會邊的很乖巧。所以家長要反思一下,您說的做的是否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的。
以前不知道孩子叛逆是什麼,大寶兩三歲的時候就被我自己的意願完全打壓了。對孩子的心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不能錯過第二次的叛逆階段。轉換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體諒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意見,如有不同見解,溫柔的給孩子講解其中的利弊關係,讓孩子自己選擇。
家長不能大罵羞辱孩子,要使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場和孩子一起探討交流問題。和孩子有共同話題,方便家長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家庭和睦,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3 # 探索幸福密碼
孩子的這種現象,我覺得家長要反省一下自己。
首先,我覺得孩子頂嘴不是叛逆的表現,他只是說出了他自己的真實想法。當然,他的態度不對,那您就要想想了,您平時是怎樣和他說話的呢?是好好說話?還是開口就吼?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裡面,有一個觀點,原話不記得了,大概意思是:當孩子很小的時候,您和孩子好好說話,孩子也會模仿您,好好說話。
當您和孩子的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如果您可以有商量的餘地,那麼,孩子也學會了,他也會給您商量的餘地。
比如說,早上,孩子想吃包子,可是您已經給他買了油條。孩子堅持說要吃包子,然後您說:“那好吧,既然實在是想吃包子,那就去吃包子吧。那油條怎麼辦?”
聽到您這樣的話,有的孩子馬上就會讓步,就算他這次沒有讓步,他也會妥善處理油條。這個過程,他總會是有點糾結的,下次,他也就學會和您商量著處理問題了。
相反,如果您給他一頓臭罵,然後讓他去吃包子,那麼,他就會認為,他的“權益”就是要這樣才能爭取的。
教育,從好好說話開始。
祝您生活愉快
-
4 # 晨光微曉
小孩兒出現頂嘴的現象就一定是叛逆嗎?
網友說自己的侄子三歲就開始跟家長頂嘴了,並且很無奈地問,是否現在的孩子都這麼叛逆嗎?
其實我想說的是,孩子頂嘴和叛逆,並不能完全劃等號。
叛逆期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常說terrible two(可怕的2歲),horrible 3(恐怖的三歲),這其實僅僅是孩子的其中一個所謂的“叛逆期”。
我孩子成長的階段,我們還可以知道6~8歲以及12~18歲,都是大家公認的叛逆期階段。
但是所謂的叛逆,實際上是叛的誰?逆的誰?
不難發現,被叛逆的人其實是家長(有時候也延續到老師那兒)。
而這三個階段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孩子開始對自己的力量又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2-3歲的孩子開始認識到自己和父母不是一體,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開始嘗試自己的力量。
6-8歲的孩子進入小學以後,開始融入集體生活,更加有自己的想法。
12-18歲的孩子則進入了青春期,嗯,感恩開始逐漸走上了成人之路。
所謂的叛逆,其實都是他們在試圖按照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力量,獨立的去做事情。遇到成人的阻撓後,努力展現自己力量的過程。
所以我們所說的“叛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是一種成長的力量。
嗯,孩子出現頂嘴活潑夫妻的時候,家長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對孩子控制的過嚴,保護得過多,讓孩子沒有了試煉空間。
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
孩子頂撞父母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溺愛。
孩子小時候家長過於溺愛,任何要求都儘量滿足。
這樣導致孩子沒有邊界感,不懂感恩。
當孩子有任何的願望不能滿足時,他就覺得自己理所當然可以提出抗議,而在等儘量滿足孩子的時候,他們都覺得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這個孩子具體是哪種情況,還有家長自己觀察。
不管那種情況,家長都要自省,其實只要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怎麼引導就不言而喻了。
——————
-
5 # 學習心理與障礙
根據孩子的發育,每個階段都有他們發展的敏感期,三歲左右是孩子自我發展的時期,我們俗稱執拗期,所以他們常會用“不”,我“不”來證明自己,我們可以用正相反的方法來應對他,如:想讓他吃飯時,就可以說,#你別吃飯了吧,今天不給你吃了,他會會趕緊跑過來。還有就是多給他展現表現自己,讓他證明自己。
-
6 # 根本幸福
能不能管理好孩子,原因往往在父母身上。孩子是父母影印出來的產品。
老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孩子是鐵,父母教室墩子錘子,自己的硬度都不夠,質量不高,你怎麼去把孩子錘鍊的好?
做父母的首先要把自己的三觀素質端正,為人處事行為修煉成,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樣,才能在孩子面前有權威,有威信,讓孩子信服,覺得你做與說都有道理,只有讓孩子敬佩,教育會水到渠成。
-
7 # 心一媽媽談成長
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都會導致叛逆,父母關係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鬱,父親有衝動、反社會行為,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叛逆存在的原因。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處在第一叛逆期的孩子,他們開始會懂得說“不“、”討厭“了。以前一直以媽媽為中心的孩子,此時會尋找,自己的心,並漸漸開始走向獨立。此時孩子已經知道媽媽和自己是不同的存在,會通過語言和行動,來強行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家庭教育中還有一句話叫: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其實最需要愛。
所謂叛逆,對孩子來說,更是人家成長的一個標誌。
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
首先,你要嘗試接受孩子的“叛逆期”。你需要適當地允許發洩,溫柔且堅定。
處理原則:先情緒,後道理。
先允許孩子把焦慮、惱怒哭出來,我們靜靜著就好了(這點很重要,情緒會傳染,我們急,孩子會更急);待孩子情緒下來點之後,幫助孩子說出感受;最後孩子完全平靜之後,再和孩子講道理。
應對叛逆寶寶攻略
家長改變1%,寶寶就會改變99%
來點小幽默,讓氣氛不那麼緊張嚴肅
比如你想要寶寶進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強行將他抱入澡盆,或者訓斥他一番,讓他去洗澡,那麼事情肯定會變得很糟糕。這時,不妨給寶Bora點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誰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訴你的小屁股,讓他坐進澡盆。”這樣與平時不同的語言會帶給寶寶一種新鮮感,因此他會樂於接受父母的建議。
讓寶寶放鬆警惕
如果寶寶對什麼事情都說不,不妨給他一些特別可笑的選擇,一直引導他不停地說“不”,這時候,他就會放鬆警惕,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問題上,於是,你就可以順勢找到機會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讓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讓寶寶自覺自願地接受任務
給寶寶準備一些圖書,或者給他編一些有趣的故事,讓他的任務變成他的一種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範動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會因為好奇而產生模仿的慾望。
利用寶寶的逆反心理
當想要寶寶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反著說出要他完成的任務,這時候,他可能就會按照你實際的要求去做了。
回覆列表
叛逆期
第一階段的叛逆期一般是出現在三歲左右,因為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第一階段,第一次意識到世界有你我他,而對於自己的“領土”,孩子要爭取說話權,這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和父母對著幹的原因。
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就意味著他的人生成長進入了新的階段,開始有自己的思想,自我意識和主見。
如何對待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1、學會理解並尊重孩子,這是第一個階段最重要的法寶。只有瞭解孩子內心的需要,才能與孩子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2、蹲下來認真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以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來看待問題,你就會明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就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3、先讀懂孩子的真實內心,才開始正面管教。太過於嚴厲和苛刻的管教方式容易忽視孩子的內心想法,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4、不要強硬地、武斷地命令孩子放棄他的想法和主見,可以把對著幹變成選擇題。擺出兩者的後果,讓孩子自己去選擇。
5、孩子誇張的行為,其實只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他的很多調皮搗蛋的行為其實不是真的調皮搗蛋,而是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