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秀的米老鼠96
-
2 # 青史回聲
漢第一位皇后,呂雉,此人可不簡單呀,在大多數中國人印象裡:
呂雉就是個心狠毒辣的女人。沒有之一;
歷史上對小三實行最嚴酷的刑法的發明者,也就是對戚姬實行人彘(不知道人彘的可是去百度一下);
對自己的親兒子,不是後媽勝似後媽;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誠然呂雉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個十惡不赦的女人,但人不能這麼看待,所謂人無完人,一個人不可能莫名其妙地變成了歹毒的人,這其中需要過程。而且歷史上的呂雉呂后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如此不堪!
要不然劉邦為何要立她為後?難道僅僅是因為她是第一任妻子嗎?我看不見得。
早期的呂雉,就是還沒有嫁給劉邦的時候,家中是比較富裕的。那時候的呂雉是比較溫順,可是嫁人之後一忍再忍,之後才像火山爆發一樣心性突變,而這主要原因來自於她的丈夫劉邦,當然還有戚夫人。
再加上另外一個男人出現在她的面前,這人就是審食其。這個人跟隨了呂雉兩年多,即使被項羽抓獲,也在其身邊,說白了,就是一個情人。可是劉邦後來聽到此事後,毫不在意,只是笑笑道:“既然這樣,就封審食其為闢陽侯,漲漲工資,也好照顧家人。”
作為一個女人,她是悲哀的,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她又是成功的。
-
3 # 邯鄲醉
呂雉為什麼會嫁給比自己大二十歲的劉邦呢?還是因為被自己父親逼得,可是因為劉邦的成功,世人只知道這是一段佳話,卻並沒有將目光投向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女身上。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呂雉有什麼感受,但她溫順的成為了劉邦的老婆。
等到劉邦在沛縣起義殺死縣令後,就帶著兄弟們溜了,只留下了呂雉被關到了監獄裡。可縱使她在監獄裡受盡磨難,但是出獄後仍然繼續操持家務,並且打聽劉邦的下落。
還有就是劉邦為了逃命,數次將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踹下馬車,還是夏侯嬰多次撿回來,就這樣劉邦還要弄死夏侯嬰呢。後來項羽要烹劉邦老爹的時候,劉邦更是讓項羽分他一杯羹。雖說戰場上說兒女情長不理智,但是像他這樣的理智已經是冷血了,必然讓真心對他的人心寒。
後來等到呂雉逃出生天,卻發現劉邦已經有好幾個新歡了,對於這個髮妻卻怎麼也看不上眼了,並且想要廢掉呂雉的兒子,而立戚夫人的兒子。這樣的念想劉邦不止一次提出,都因為大臣們的據理力爭才作罷。
呂后經過一系列的努力,讓兒子當上了皇帝。之後她就迫不及待的製造出讓世人所驚恐,也讓她兒子所驚恐的“人彘”。斷其手足,去眼,用銅注入耳朵,用喑藥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裡。
殘忍嗎?太殘忍了。可是誰又能說這樣的殘忍不是劉邦逼出來的呢?
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竟然嚇到喪了命,真是報應不爽。於是她變得更加驚恐,開始大肆誅殺劉姓皇子,開始其瘋狂的晚年。而在她殘忍的背後,正是極度的恐懼和孤獨。
-
4 # 思冰辰夢
呂雉是一個用狠毒的外表掩藏“玻璃心”的偉大政治家。
呂雉一生,經歷複雜。少年富足,青年貧困,而且常常和死亡打交道,中年獨居,晚年悽苦。
呂雉在劉邦起兵反秦之前,性格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劉邦起兵之後,她的生活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次入獄,她受盡獄卒的虐待,幸好有任敖的幫忙,才稍微好過點。因此,她對任敖感恩戴德。她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一次人質生涯,雖然關她的人號稱和她丈夫是兄弟,但她也是常常和死亡打交道,遊走在生死邊緣,受盡折磨。
一個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人,內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
可是當她為劉邦承受了這一切,好不容易回答劉邦身邊,以為從此高枕無憂,安全得到保障時,她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是鶯歌燕舞、美女成群了。
她已經成了一個多餘的人。那個曾經的丈夫,已經離她遠去,她很難有機會再接近他。
這樣的情況,是呂雉無論如何無法忍受的。
好在上天並沒有拋棄她,因為她還有兒子。為了保護兒子,也為了保護自己,她什麼都可以做。
於是,她向劉邦手下的功臣們亮出了屠刀。因為,他們,有可能動搖兒子的統治地位,這也就是動搖自己的地位,如何能忍?
即使這一切都只是有可能,但,那又如何?
在呂雉絞盡腦子對付功臣時,一個讓呂雉極度不安的訊息傳來,劉邦竟然要撤掉兒子的太子身份,換別的兒子做太子。這讓她始料未及。
惹惱一個政治家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惹惱一個已經“失去丈夫”,還有可能失去唯一保護自己籌碼的女政治家,那就更危險了。
於是劉邦一死,她就直接向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下手了,而且手段毒辣。
可以說,呂雉做皇后之後行事雖然毒辣,但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包括後來惠帝去世,呂雉大封呂家人為王為侯,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因為此時,她唯一的兒子死了,沒有人再能保護她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兒子死了,都不敢在外人面前掉眼淚的人,而且是一個掌握一個龐大帝國最高權利的人,她的內心得多缺乏安全感啊?
即便如此,她的一生,利用她自己爭來的權利,做了很多有利於中華民族的事情。她很好地執行了劉邦制定的修養生息政策,忍辱負重,穩定邊境,為“文景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不可抹殺的歷史功績。
-
5 # 歷史湮滅的足跡
提起呂雉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的陰狠毒辣,從設計殺害功臣韓信到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都印證了這一點。
何為人彘?
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天生就是壞了。呂雉之所以後期變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其主要原因跟她的個人經歷有關。
曾經的呂雉在呂雉沒有嫁給劉邦之前,本身也是一位大小姐,家鄉是單父縣。家裡還算殷實。少女時期的呂雉不僅長得漂亮而且知書達禮。後來在父親的撮合下嫁給的劉邦。劉邦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沛縣亭長,呂雉嫁給他後家庭生活並不富裕。劉邦當時不務正業 經常混吃混喝。甚至在有一次押送犯人的時候由於飲酒 沒把犯人看好 讓其逃脫了。猶豫害怕被牽連劉邦索性畏罪潛逃了。躲在一個山下澡澤裡不敢出來。呂雉天天給劉邦送吃送喝。可見呂雉是非常賢良淑德的。
呂雉的黑化之路後來劉邦起義了,說是起義實則就是造反。呂雉也被牽連,有一次不幸被抓獲,在監獄裡受了幾十天的牢獄之災 好不容易才被救出去。之後便跟著劉邦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可以想象是非常不容易的。
徹底改變呂雉的個人認為還是在劉邦和項羽的戰鬥中。有一次呂雉被項羽抓住,他將呂雉架於兩軍陣前威脅劉邦。誰知劉邦一副滿不在乎的講“隨便殺”!一個女人跟著你受盡苦難,到最後卻換來這樣一個結局,換誰都無法接受。這樣也造成了呂雉的不安全感。
最後的戰爭以劉邦一方的勝利而告終,呂雉也被救了出來。因為她是劉邦的原配,在劉邦稱帝后,理所應當成為皇后。後來劉邦極為寵幸戚夫人,呂雉當時是非常恨戚夫人的,是歷經苦難才有今天的結果,她為劉邦付出了自己一生 絕不允許別人搶走自己的果實。所以在劉邦死後。呂雉立刻對戚夫人下了狠手。
雖然她確實 陰險毒辣,但不得不說也是個可憐的女人!
-
6 # 海賊說歷史
呂雉是一個從單純婦女逐漸蛻變成毒辣皇后的。
她曾經是這樣一個人:
1、賢惠
她幫助還沒有起事的劉邦照顧家裡,不管劉邦如何待她,都無怨無悔,而且她比劉邦小21歲。
2、單純
劉邦在外面鬼混,她都堅信劉邦還是家裡的男主人,還是愛著這個家的。但其實劉邦這個大流氓早就不顧家了。
3、堅強
即使劉邦不顧家,她一個弱女子也擔當起養家的責任,撫養孩子和老人。
4、勇敢
兵荒馬亂中,不遠千里去尋找劉邦。
5、堅毅
在被項羽抓住後,受盡侮辱和虐待,也堅強地活下來了。
但是自從來到劉邦身邊,看著這個只知道黏在戚夫人身邊的劉邦,看著這個完全不在乎糟糠之妻的男人,她坐擁皇后的權利,她開始變成這樣一個人:
1、機智
幫助劉邦做他不方便做的事情,比如殺韓信,誅彭越。通過這種方法換去劉邦的信任,和權利。從而進一步達到自己的目的。
2、知人善用
她自己沒本事,她就去求隱退的張良,張良給呂雉的兒子劉盈找了四個好老師,導致劉邦不得不立劉盈為太子。
3、心狠手辣
在積蓄了多年的怨氣之後,劉邦死了,她開始釋放自己的怨氣。她作為太后,把最痛恨的戚夫人做成人彘,丟進廁所。
4、變態
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後,還讓自己的兒子來看這個場面,結果把劉盈嚇到了,一年後就去世了。還安排讓自己的外孫女嫁給自己的兒子劉盈。
5、懂得治國之道
她廢除秦朝的苛政,謀求漢初經濟與文化發展。為後世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就是我分析總結的呂雉這個人物的性格。希望採納,多多支援!
-
7 # 宜蒙好先生
禪問1.jpg
歷史上的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劉邦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呂雉是個賢惠的女人,成為皇后之後,頗有心計,掌握朝政,害死戚夫人,讓兒子當上皇帝。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呂雉出生在大戶人家當中,父親是地主,不但有錢,還非常有地位,看重劉邦是個有作為的人,就將呂雉嫁給了劉邦。
呂雉在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起了大作用,她幫著劉邦分擔責任,和臣下處好關係,還給劉邦出謀劃策,所以劉邦即位成為皇帝之後,就將呂雉封為皇后,呂雉的兒子被封為了太子。
但是之後劉邦獨寵戚夫人,甚至幾次想要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最後在呂雉的謀略和大臣們的反對下才沒有成功,劉邦去世之後,太子劉盈即位,可是劉盈從小就懦弱,於是國家大權掌握在呂雉的手中。
雖然兒子成為了皇帝,但是呂雉並沒有放過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呂雉命人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派人毒殺了劉如意。
-
8 # 開心大丸子
歷史上的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劉邦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呂雉是個賢惠的女人,成為皇后之後,頗有心計,掌握朝政,害死戚夫人,讓兒子當上皇帝。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呂雉出生在大戶人家當中,父親是地主,不但有錢,還非常有地位,看重劉邦是個有作為的人,就將呂雉嫁給了劉邦。
廢長立幼歷來是取亂之道,呂后鬥戚夫人的第一步,拉攏反對廢太子的漢初功臣。第二步,呂雉通過哥哥呂澤找到元老級謀士張良,素來反對廢長立幼的張良祭出了“商山四皓”。江湖傳言,商山隱居的這4位高士有王佐之才,劉邦非常看重,請其出山遭拒。大概是這4位老人不怎麼喜歡劉邦的痞氣,但性格仁慈善待讀書人的劉盈就不一樣,當呂澤拿著太子的親筆信和厚禮請“商山四皓”出山時,4人欣然應允。有了高人的幫助,太子劉盈倒是躲過了不少劫難。
呂雉在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起了大作用,她幫著劉邦分擔責任,和臣下處好關係,還給劉邦出謀劃策,所以劉邦即位成為皇帝之後,就將呂雉封為皇后,呂雉的兒子被封為了太子。
-
9 # 遙望燕園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
當她還沒出嫁時,便被當時的縣令惦記,若非他父親意志堅定,怕是她早就成了縣令夫人了;
當她的皇帝丈夫駕崩以後,曾跟他丈夫結為兄弟的大單于給她寫信求婚,而她則輕飄飄地婉拒了;
當她已到另一個世界和丈夫團圓,入土為安200多年後,她的屍身被赤眉軍挖出,慘遭侮辱。
她姓呂,單名一個雉字,小字娥姁,她的丈夫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身份登上帝王寶座的皇帝,劉邦。
上邊這段文字都是有來源的,出處分別是《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史記·匈奴列傳》、《漢書·匈奴傳》、《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四》、《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史記·外戚世家》。
按照這些記載,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呂雉定是一個美麗的婦人。否則,為何會被這麼多人垂涎?
還只是一介貧民時,便被沛縣的縣令追求;成了寡婦後,又被一國國王求婚;死後二百年,屍身也能被赤眉軍玷汙。
這些事蹟累加起來,還不能證明呂后的美麗動人嗎?
答案是不能。
首先,關於沛縣縣令追求呂雉這事,或許是沛縣縣令看上了呂雉的相貌,又或許是沛縣縣令想跟呂雉的父親呂公的關係更親近。再者說,史書上沒有記載沛縣縣令的年齡,或許縣令是個老頭子呢,他想納小或續絃呢?
因此,被沛縣縣令追求這事,並不能證明呂后生得美麗動人。
其次,呂雉被匈奴單于冒頓求婚一事,從《漢書·匈奴傳》記載的信件原文來看,擺明了冒頓在搞事情,想要羞辱呂雉,那封信是這麼寫的: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翻譯成大白話便是,我老冒頓很是垂涎你們中國,現在你這個女當家人成了寡婦,不如咱倆湊合湊合,一起搭夥滾床單吧。
這封信中的冒頓,垂涎的根本不是呂后的色相,而是呂后的地位,呂后是中國的主,羞辱了呂后,便是羞辱了中國。這才是冒頓的目的。
說到這裡,要穿插一句,根據《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等文字的記載,漢臣審食其和呂后有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看上去也可以作為呂后是萬人迷的一個證據,但其實,審食其之所以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和呂后上床,也不是因為呂后美貌,而是因為呂后手中的權力,只有把呂后伺候舒服了,審食其才能有光明似錦的前程。
最後,《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中記載呂后屍身被赤眉軍侮辱一事,也不能證明呂后漂亮,只能證明赤眉軍對曾經高高在上的大權在握的呂后的蔑視。
事實上,從《史記》的相關片段推斷,呂后的相貌,怕是劉邦姬妾中最下乘的——被明確記載為「有色」的薄姬尚且被冷落,可見薄姬還不是劉邦姬妾中最漂亮的,而呂后的相貌,只能比薄姬差,不可能比薄姬強。
參考資料:
《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外戚世家》、《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史記·匈奴列傳》、《漢書·匈奴傳》、《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四》、《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
-
10 # 四十五度歷史
呂雉性格十分強勢,在劉邦稱帝的八年間,參與了幾乎所有的鎮壓叛亂和打擊大勢力的朝政中。如此強勢的母親,對孩子的控制慾也十分強,所以太子劉盈的性格懦弱。劉邦去世後16歲的劉盈繼位為帝,朝廷大權自然落在了皇太后呂雉的手中。
呂雉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存留了心狠手辣的名聲。除了這些愛恨情仇之外,呂雉也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太后和皇后。秦始皇開始改稱皇帝不錯,但是秦始皇一生沒有立皇后,後來胡亥更別說了。就這樣呂雉不僅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后,而且還成為了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
關於她政治的肯定,從司馬遷的記載中就可以一探究竟。一個人的功過是非在死後才能蓋棺定論,呂雉死後被司馬遷列入了專門記載黃帝的本紀之中,足以顯示鋁製在當時的政治影響力。後世有人把它和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並稱為“呂武”。史料記載有些玄乎,有人說因為呂雉的父親會看面相,所以在劉邦還是沛縣亭長這時候硬把自己女兒嫁了過去。再後來呂雉被楚霸王項羽俘虜了兩年之後,才被重新放回到劉邦的身邊。這時候劉邦已經有了自己的心寵戚夫人,兩相比較之下備受冷落的呂雉往往留守在家。
-
11 # 二哥略知曉
沒有漢朝,呂后仍然是呂后;但沒有呂后,漢朝不再是漢朝;其攝政也,股肱橫屍;若不攝政,蒼生曝骨。
呂雉,前241一前180,史稱“呂后”,是一位在歷史上飽受非議的女性鐵腕政治家。呂雉是漢高祖劉邦之妻,也是信史記載的中國首位皇后及皇太后。呂雉與劉邦育有一子(太子劉盈)、一女(魯元公主)。
呂雉攝政合計約16年(前195一前180),跨越三位屏弱的君主,他們分別是漢惠帝劉盈(前221-前188)、前少帝劉恭(?-前184)和後少帝劉弘(?-前180)。司馬遷評價呂雉稱:
“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
“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稿,衣食滋殖”。
如果說呂雉權爭是一場悲劇,那麼,悲劇的由來並非呂雉一人造成,悲劇的責任也非呂雉一人所能全部承擔。悲劇來自幾種動因長期存在、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呂雄,則是劇中的“一號演員”而已。
這些動因包括三個主要方面:
一是來自劉邦,其在儲君人選問題上搖擺不定。其正選,當為皇后呂雉之子劉盈,其旁選,則是殯妃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然而劉邦卻搖擺在這二人之間,翻來覆去,遲遲未下定論。大臣困惑曰:這是在拿天下開玩笑(“儼奈何以天下為戲”)。
於是張良支暗招給呂雉,即“四老助太子”。劉邦的立儲搖擺,導致在他死後,呂雉在捍衛太子地位而發動的滅殺浪潮中,奪權與維權交織互滲、難分彼此,並且走上了殺戮白熱化的不歸路。最終竟然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給後世留下了殘暴、兇狠的負面印象。
二是來自呂雉自己,她協助劉邦剷除異姓王,這讓呂雉擁有了一定的政治資本。天下有劉氏一份、也有呂氏一份,對此,當時大臣和後代史家也是承認的:
“呂后佐高帝定天下”
“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
因此,呂雉去世以前,在權爭較量中一直佔有相對優勢的地位。
三是來自大臣,白馬之盟所約定的“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是劉邦舊部反攻倒算、肅清諸呂的理論依據。呂雉遵循了劉邦對相位繼承人安,高調留用開國功臣:
“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減於高廟,世世勿絕,嗣子各襲其功位”。
在謀言謀,呂雉的策略基本上可以概括為“改造不成,盡滅之”;但在實際行動中,其作法卻是:改造不徹底、滅殺也不徹底。
結果,以周勃、陳平為骨幹的“親劉派”殘餘勢力得以倖存,不僅在呂維死後大搞秋後算賬,在呂雉生前也明裡暗裡與其對抗,最終一舉蕩滅諸呂,。
史料顯示, 呂雉權爭的基本脈絡或者主旋律,由此三者交織而成。並且,共同構成了驅動呂雉權爭向前發展的、具有強制性的客觀動力。在此驅動之下,就連她本人也欲罷不能。例如太子人選問題,一旦,呂雉讓步或者敗北,那麼,最終接受悲慘結局的必然是呂雉自己。
呂雉權爭的一個明顯不足是:忙於爭利,疏於爭勢。尤其是,對於堪稱王權屏障的內三子(高班子、槍桿子、印把子),要麼控制鬆散、要麼臨陣磨槍。她把自己宗族下的呂氏諸王都分封了爵位,但卻沒人能夠身居要職,掌權後,朝廷的核心班底是由政治上異己的陳平擔任右丞相,而胸無大志的審食其擔任左丞相,這種同床異夢的權力分配,結果可想而知。
為了穩固呂氏政權,呂雉也曾做出努力,亦即歷史上著名的“王子洗牌”行動,對劉邦的八個兒子進行了清洗,其中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厲王劉長和燕王劉建均在清洗中身亡。最終僅僅倖存了三位皇子,依次是:庶長子劉肥、四王子劉恆、七王子劉長。劉肥身份尷尬(庶長子)難有建樹、劉長碌碌無為,唯有四王子劉恆,不僅是諸呂勢力的埋葬者,也是日後的一代明君漢文帝(在位,前180-前157)。
如此洗牌,看似殘酷地清除異己,但在實際行動上並不徹底,其發生在劉盈(太子、漢惠帝)駕崩之後。劉盈雖然無能,卻是呂雉的護身符。沒有了這個護身符,意味著呂雉在劉邦宗親中的法統地位猝然喪失。
不過,單從歷史上看,劉盈駕崩其實是呂雉改朝換代的最佳機會。
一方面,劉盈在位七年而不理政, 呂雉應該有充分時間做好權爭準備。二方面,親劉派大臣針對呂雉的政治備戰尚未到位。三方面,呂臺、呂產獲得兵權,本該迅速調兵回京,鎮壓一切抵抗力量。
於是,劉盈駕崩之日,就是奪位大戰的總爆發之時。王權不再姓劉,不允許還有“前少帝劉恭”一說,而是從此姓呂。真若此,中國歷史就要改寫了。可惜呂雉,平時的權爭準備不足,關鍵時刻又因喪子之悲而誤事。總之最終沒有把握住機會。
除此之外,呂雉的權爭悲劇還折射出了一個衍生話題,即:古代中國,女王無二世。這是因為,在父系意識強烈的中國社會,子不從母姓的問題導致中國的女王們面臨“母系勢力法統地位邊緣化”的權爭瓶頸。客觀而論,這是對中國古代女性政治家的極大不公平。
回覆列表
呂雉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呂后,史學界對呂雉的評價不高,說她是史上第一毒婦、古往今來罕見的妖后。提到呂雉,必會把她與狠毒、變態、厚黑鼻祖等詞語掛鉤。好像呂雉生來就是一個壞透膛的女人。那麼,這個呂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我來淺談一下,請大家指正。
首先,呂雉是一個政治家,劉邦稱帝后的開國元勳裡應有呂雉的位置。
如果說呂雉是怎樣一個人,首先要說她是一個政治家。呂雉的謀略、才能不在劉邦之下,但是中國古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呂雉縱有才能也不能顯露。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呂雉立有很大功勞,特別是她被押在敵營,為使劉邦奪取天下而吃盡苦頭。從情感來說,呂雉也是一個女人,她理應享有其他女人都應享有的一切權利。然而她比任何一個女人受的屈辱多,遭的苦難深,她能忍,也會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女子。
第二,呂雉的政治謀略得到開國功臣的認可,得到大多數人擁護,具有強大的政治根基。
劉邦稱帝后,寵幸戚夫人,企圖廢劉盈而立劉如意為儲君,遭到開國重臣的一致反對,這就說明呂雉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中所遭受的苦難,所付出的代價,得到了百官的一致認可。呂雉雖然是女人,但她也是開國功臣的一員,理應受到尊重。但是,靠色相上位的戚夫人不懂進退、不知好歹,就像文藝界的一些戲霸一樣,以為有個好模樣,就能一手遮天,在政治上相當幼稚。
第三,殺彭越、韓信,維護漢朝政權,一切從政局穩定出發,有公心,並無不妥。
呂雉在漢朝建立後,先後揹著劉邦把彭越和韓信殺掉,維護了漢初政局的穩定。呂雉的這一行為被史學界定論為狠辣角色,而實際上彭越、韓信、英布三個異姓王,從後來的形勢來看,確有反心。呂雉殺彭越、韓信,雖說狠毒、無情,但卻不違背一個政治家應該具有的手段。呂雉不殺韓信,韓信必殺呂雉。呂雉不殺彭越,彭越回到巴蜀必反。呂雉的狠辣和果斷,說明她的維穩能力和政治遠見在劉邦之上。
第四,呂雉當人質,戚夫人成為人彘,質打敗了彘,乃歷史之大勢。
呂雉吃過苦,受過罪,特別是在敵營當人質的歷史,雖然是她的恥辱,但也是百官敬重和擁護她的政治資本,可以顯見呂雉能折能彎,是一個具有強大抗壓能力的政治強人。呂雉把戚氏做成人彘,說明了呂雉的殘忍和暴虐。但是,戚夫人事實上是一個感情侵略者,她對平秦滅楚毫無功勞,卻夢想著通過色相上位,妄圖以廢立太子登上政治的巔峰,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妄想頗多的女人,一個女人,妄念太多不是好事,只能是人彘的結局等著她。無論從軍功還是政治根基來說,戚氏都不可能搬倒呂雉。
第五,呂雉治國,無人能及,為文景之治開啟局面,分封諸呂,使“呂治”變調。
再說一說呂雉稱制後的為人處事。呂雉稱制後,堪稱中國歷史上首位大一統王朝的女性掌權者。她以狠辣的手段虐殺戚氏(殺的好),誅殺劉如意。呂雉治理國家很有路數,全面整頓了劉邦時期的懶政殆政,她臨朝稱制犀利而有手段,對於穩定朝局起到積極作用。她先後起用蕭何、曹參為相,素有“蕭規曹隨”之說。漢惠帝劉盈死後,呂雉開始私心作祟,開始重用諸呂,呂產、呂祿進入政治舞臺。從這一點來說,呂雉面對複雜局面,特別是劉氏諸王環伺,周勃、陳平態度並不明朗的情況下起用呂氏勢力,使漢朝統治的走向開始變調。但必須肯定的是,呂雉的治國方略為日後的文景之治打好了政治基礎,呂雉在位的16年間,各個政治勢力都未敢輕舉妄動,充分顯示了一個政治傢俱有的漢朝巨大號召力和政治旗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