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武斌Vlo9
-
2 # 調皮的亞當CG
作為一位已婚人士,就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怎樣看待一些地方控制彩禮的問題?靜觀其變吧。
彩禮,起於中國古代婚禮程式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近年來,由於不斷攀升的"彩禮"(有地方也叫"財禮"),甚至於一些地方出的天價彩禮,讓多少人對婚姻望而卻步,讓多少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甚至於因為彩禮而釀成的悲劇也時有發生,以至於許多地方政府部門都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對天價彩禮進行限制,可似乎收效甚微。
其實是個民間問題本身政府不應該干涉的過多,但是由於天價彩禮的問題慢慢演變成了社會問題,政府想進行一下引導,減少對於社會的不良影響。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只能說我是幸運的,15年我們結婚,我老婆基本沒要什麼彩禮可以算是零彩禮(還有嫁妝),我結婚只花了結婚的錢(這裡還是要感謝我岳父岳母大人的)。我媳婦安徽宿州那邊,當地彩禮已經高達十幾萬目前二十幾萬。我是濟南這邊的,我們這邊基本保持著萬里挑一大概保持了十多年了吧。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因為經濟差異嗎?有點關係吧,感覺又不是很大,畢竟人家北上廣的彩禮要的更多(有錢任性)。教育差異嗎?顯然應該也不是。
思來想去還是社會氛圍和風氣的原因。彩禮基本都是女方父母提出來的了,這樣就可以形成各地彩禮的差異化(人生百態才顯得這世界多彩,千篇一律豈不乏味至極)。看女方父母如何看待女兒的婚姻和如何看待女兒與自己之間的關係。如果覺得女兒的婚姻是場交易,覺得女兒的婚姻可以用來炫耀,那麼在彩禮問題上就不含糊,就可以漫天要價了。如果覺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覺得,那麼彩禮收起來就會更果斷和決絕。如果周圍的人都這樣看待問題那麼這個地方就有了這種風氣。
今年我也做了父親,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為女兒付出是心甘情願的,無私的愛(當然我們這一代人的想法和上一代不一樣,背景社會環境不同了)。
時代總是在發展的,我們的思想也是再不斷進步的,相信到我們嫁女兒取兒媳婦的時候,不要重複我們父輩的狀況就可以了。總不能什麼事情都是一蹴而就的吧,總得給我們和這個時代一些時間來成長吧。
回覆列表
彩禮這個東西是很多的敵方都在控制!
但效果甚微,原來怎麼樣現在依舊是怎麼樣,不是不想控制,是彩禮這個東西根本沒發控制,還有一些社會原因,比如現在人的結婚成本高,婚姻的要求比老一輩要求高的多。
我就是江西人,作為江西人深深的為江西人感到壓力山大,現在彩禮基本都是20多萬,只高不低,如果家裡不幫忙,一個適齡青年單靠自己能力拿出這麼多錢的不多!彩禮這個東西已經阻擋很多本想結婚的情侶通往婚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