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金尊李
-
2 # 快速軍事一點通
自從核彈第一次用於實戰,也就是廣島長崎的使用,讓全世界人們認識到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頃刻間城市化為灰燼,幾十萬人瞬間死亡,人們被這種武器所震撼,世界格局也因此一變。
核彈的可怕使人們認識到擁有這種武器的必須性,於是核武器生產的越來越多,掌握這種技術的國家也越來越多。慢慢的核武器不但成為致命的武器,更成為制衡的手段。大家都有了核武器反而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大家都有,但大家都不敢用。所以核武器到成為了限制戰爭升級的保證。若沒有核武器世界至少有三次可能發生世界大戰。
1950年至1953年的北韓戰爭。二戰雖然結束不久,但北韓戰爭差點形成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美蘇都努力爭取世界主導權,美國作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甘心北韓戰場的平局,曾有打算對朝發射原子彈,但因蘇聯的制衡而放棄,不得不說這是第一次核牽制才避免了世界大戰的發生。
(北韓戰爭勝利)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美蘇處在冷戰巔峰,雙方互不相讓。若不是顧及核戰爭的後果,美蘇很可能直接開戰,這時卻並不是美蘇兩國的戰爭,而是美蘇兩個集團的戰爭。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蘇聯在古巴的導彈基地)
1990年的東西德合併,蘇聯雖處下風,但並不甘心失敗,同樣若不是忌憚有核國家的過度反應,武力鎮壓武力屈服已經提上日程。這也應該是一次差點爆發世界大戰的危機。
(穿越柏林牆)
這幾次裡任意一次發生世界性大戰,傷亡會比二戰只多不少,核制衡拯救億萬生命絕對可能。
-
3 # 湮滅達人
這要看從哪個角度去分析了,從老百姓的角度這玩意就是奪取人們生命的。從政治家的角度,這就是手中的王牌,可以保護和挽救數億人的生命。從軍事的角度考慮,這是沒有贏家的,也是殺害數億人的武器。
二戰時期,日本法西斯拒不投降,美國向=其投擲了兩個原子彈。加速了戰爭結束的程序。這就是挽救了數億人的生命,為啥呢?日本不投降,美國計劃登入日本本土,這樣士兵傷亡慘重,而且蘇聯也進攻本土,中國本土上也還在作戰,這樣繼續消耗下去,盟國的損傷會繼續擴大,日本法西斯也會傷亡慘重。原子彈投下,日本投降了,這就免除了很多戰爭的不必要傷害,挽救了無數的無辜生命。這是軍事上考慮。
政治上,美國有核武器,蘇聯也有,這就形成了勢均力敵,誰也不敢欺負誰,這是政治家手上的工具。
-
4 # 霜雪白1995
是靠譜的,不然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就打起來了,別的不說,美蘇之間要是沒有大量的核武器的話,在歐洲戰場上那就是遍地烽火,而且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倖免。
東亞,南亞次大陸,非洲,歐洲,美洲,世界上只要是能叫出名字的國家估計都能交手了。
回覆列表
西方森林法則講究實力說話,平衡也是實力平衡,一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由於工業化發達國家掠奪資源所至,而根本原因也是實力不平衡所至,常規武器方面沒有誰對誰的絕對優勢,一旦某國工業大發展,其武器也大發展,野心隨之澎漲,沒有呃制力量,導致戰爭發生,希特勒就是例項。二戰後很短時間內主要戰勝國美蘇都發展出了核武器,隨後五常都擁有了核武,誰對誰都失去了戰略優勢,戰略平衡形成,也就保證了誰都不能戰勝對方,保障了幾十年的世界和平,從這點上看核武確發揮了作用,但終其根本原因還是人類貪婪和資源不足,資本的野性和森林法則的本質決定的,人類若不從精神層面提高層次,克服貪婪,戰爭還將隨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