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艾文
-
2 # 還不好好去學習
首先 愛因斯坦 的成就是基於前人基礎之上的。狹義相對論是物理學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結果,很多人都已經有一個預見了,而且對於相對論給出了一定的初級版本。
愛因斯坦的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他把身心投入到物理學的研究當中,苦於鑽研,就連他最後臨死前還在計算著,可見他對於物理學的熱愛和刻苦。我可以說如果每一個人都拿出那份執著與努力在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上,一定能夠得到不小的成就。
再有一點,愛因斯坦為什麼說他的成就大,是因為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物理世界,但是話說回來,這些又都是前人努力不斷積累的成果,即使說愛因斯坦不發現這些,也遲早有人發現,現在再來看,再想發現相對論這樣的偉大成果是很難的了,也許科學再發展個幾百年能夠有下一次這樣的機遇,到時候也一定會出現下一個愛因斯坦。而且隨著學術的不斷深入複雜化,你現在很難在看到某某科研成果是一個人的成就了,一般都是誰誰誰帶領其團隊,攻克了什麼什麼難題。
所以說高智商的人有,他們同樣可以成為人才,也同樣可以成為廢材,關鍵看一個人的發展方向,和周圍的情況,而成就的大小是不能簡單的去用大小衡量的。
老話說得好,“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人們愛演義小說。三國,隋唐,水滸。愛演義小說,愛的是什麼?誠然,有人愛歷史。但更多的,人們愛英雄。英雄使人產生代入感。看到呂布一人一戟戰退劉關張三傑,就感覺自己已經跨上赤兔寶馬,手持方天畫戟,虎牢關上威風八面。看到諸葛亮舌戰群儒,就氣血上湧,怒髮衝冠,好像自己已然羽扇綸巾,四處指點江山。
看到英雄造時勢,大家自然會帶入進來,好像自己也在造時勢。但反過來呢?你總不能把自己帶入時勢,然後捏出來幾個英雄吧!
於是乎,大家都愛個人英雄主義,大家都喜歡舉手投足之間天地色變的英雄。時勢造英雄?有有誰會在意呢。
具體到愛因斯坦,也是一樣的。大家看到了他英雄的一面。這沒有錯。狹義相對論的天才設想,幾乎一己之力建立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等對於量子力學的偉大貢獻。可以說,愛因斯坦就是科學上的英雄,用自己的偉大力量,推進了1900年科學革命的程序。
但反過來看,時勢造英雄呢?是時,經典的力學和電動力學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之處,開爾文爵士的“大廈已成”也並不是玩笑話。兩朵烏雲已經現身,有太多科學家在愛因斯坦之前,已經做了很多鋪墊。狹義相對論的數學形式,在愛因斯坦之前,已經有洛倫茲提出。光電效應的“能量量子化”,也有普朗克走在前面。大家離真理已經只剩下一層窗戶紙,一層藏在角落的窗戶紙。
愛因斯坦在合適的時機,找到了這些窗戶紙,然後輕鬆捅破,就一下子進入了新的世界。他是偉大的,毫無疑問。但如果換一個時代呢?如果他早生,或者晚生50年呢?英雄造時勢,沒有愛因斯坦,科學革命會放緩腳步。時勢造英雄,會有其他人站出來,替他做出這些貢獻。
那麼,為什麼別人比愛因斯坦聰明,卻未必能做出一樣偉大的貢獻呢?
因為,時勢造英雄。潛在的英雄還有,但時勢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