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車事

    電動汽車不屬於新能源,但是這個問題需要理性看待。電動汽車一百多年前就出現了,只不過受到技術限制,電動汽車跑不遠,跑不快,因此發展的非常慢。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興材料的出現,電動汽車再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裡。因為不需要加油、也沒有廢氣、所以電動車看上去要比燃油車更“環保”一些,電動車最大的汙染就是動力電池回收問題。

    廢舊電池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處置,那麼恐怕對環境造成汙染。可以參考鉛酸電池,不法分子為了利潤,鋌而走險,收購廢電瓶後把電池內酸液隨意傾倒、樓天非法煉鉛,最終導致地下水鉛超標,當地居民血鉛超標、地下水與河流被汙染,生態環境破壞後,修復的難度很大。而且修復花的錢是其所賺的幾倍,這也為什麼國家大力整治非法拆解蓄電池的原因。鋰電池對環境的汙染要比其他電池小的多,但是如果處理不當,仍然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報廢鋰電池所含的物質進入環境會造成鎳、鈷、砷、氟等重金屬汙染,以及有機物機物汙染、酸鹼汙染等。這些汙染可以透過加強監管來治理,例如誰生產的鋰電池,誰負責回收,從源頭上避免鋰電池外流。但是目前的事實是:廢舊鋰電池被隨意買賣,動力電池淘汰後大部分被私人買走,因為可以拆解電芯使用,二手電芯賣的特別火。這樣一來監管就沒有了意義,雖然電芯可以二次利用,但是這些電芯再次損壞呢?這時候很少有人再去想著無公害處理,多的直接賣廢品、少的直接扔垃圾箱。賣廢品的電池最終流到小拆解廠拆解,丟垃圾箱的電池最終是與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填埋,受傷的環境,最終人類要承受環境的報復!

    電力來源: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力仍然來自火電站,火電站也是需要燒煤的,印象中燒煤的煙囪總是排黑煙,實際中的火電站早已經不存在黑煙滾滾的情況了!經過多重技術處理後,火電站排放是達標的。而且新的發電方式比例佔據越來越高,例如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等。而未來核電站普及也是可能,因此電力來源不是需要擔憂的問題,雖然目前仍然以火電為主,但是集中燒煤與每輛車單獨燒油對環境的影響還是不一樣的,集中燒煤排放更容易控制。能源多元化發展後,電動汽車把汙染轉嫁給電廠的比例越來越低,也就達到了環保的目標。但是如果電池處理不當,仍然會對對環境產生汙染。

  • 2 # 軍迷愛軍

    這世界上只有相對的環保沒有絕對的環保。比如以鋰電池取代鉛酸電池,這就是更環保。有人說鋰電池裡面鎳鈷錳屬於重金屬,其實算不上,它們的毒性和鐵銅差不多,比鉛的毒性小近千倍。而且鎳鈷錳還是人體必須得18種微量元素中的三種。在濃度不超標的情況下對人有益無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再見還是相識之時,你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