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公仔的奇妙世界
-
2 # 品竹齋
古人望月就思鄉,這是人之常情,特別在古代,社會條件的不足,社會環境的限制,社會狀態的艱難,出道之人,經商之賈,求官之士,從戎之兵……在華夏中秋佳節團圓之夜,卻不能和家人和親人在一起共賞明月共渡中秋,只有望穿雙眼,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
3 # 說槽點
圓月,團團圓圓!殘月,對影成三人!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管身處在何方,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圓月如盤,團團圓圓。殘月如勾,殘缺不全。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勾起了人們的想象和聯想。
在寧靜的月夜裡,沐浴著清幽的月光,人們很容易陷入沉思,展開聯想,產生纏綿而渺遠的情思,想念遠方的愛人!
圓月如盤,離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萬里,想起同在這明月下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
在遠離家鄉、遠離親人者的眼裡,月亮是寄託戀人之間的苦苦相思,是蘊含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
喜歡,請關注!
-
4 # 一隻跳舞的腳
古代沒有現代科技,想一個人不能立刻就能打個電話,或者做個飛機飛去。
要麼一封家書三百里,要麼我寄愁心與明月。
其實那時候確是能深刻體會思念的感覺,故友重逢也是多一分喜悅。
所以古人想必現代的人更深情吧。
-
5 # 怡紅鶴影
望月就是思鄉,主要還是文人墨客觸景生情,所謂見花落淚,見月傷心。不論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是蘇試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文人的一種情感抒發。
一人飄泊在外,總會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特別夜深人靜,這種思鄉的感覺愈發急切。孤獨的夜,孤獨的人,孤寂的思緒,會讓飄泊在外的人淚水漣漣,傷心不已。如果明月如鉤,會讓思緒更加沉重,如鉤的月亮彷彿如離家的人,圓缺不定,心酸難抑。
而月到中秋,雖然分外明亮,卻因節日更加思念故鄉與親人。如果是文人墨客,更是觸景生情,多少人留下千古佳話,也留不朽詩篇,千古流傳。
”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如水如煙,樹下的碎影,牆邊的陰影,都讓人思念不已,心緒如潮。月,是明亮的月,傷心的月,思鄉的月;好似愛的人,永遠牽掛。
中秋一片白,
明月上高樓。
思念千里無片紙,
又將月如鉤。
簾櫳碎圓月,
愁緒上心頭。
砧聲寂寂敲細影,
面如菊花瘦。
回覆列表
古人為什麼望月就思鄉?
月亮代表團圓。遊子在外,看到月亮圓了,而自己與家人分離,就透過月亮表達自己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餅就是象徵月亮,代表團圓,吃了月餅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