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學博士教種植

    生薑種植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於栽培技術水平高低。目前看來,要想實現生薑高產,就必須在栽培技術上做文章,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更好提高產量。保證農戶種植效益。

    1、選地整地

    在生薑種植時,為了確保選地科學性和合理性,我們必須對生薑生長習性有基本認識。生薑屬於地下塊狀作物,不僅根系較少,而且分佈範圍窄,適合在肥沃、深厚的有機微酸性土壤中栽培。為了確保生薑生長對水分的需求,我們應該選擇土質肥沃疏鬆而又便於排灌的沙性土壤。並在正式栽植前,做好土壤深耕翻晒工作,以確保風化而又疏鬆,只有這樣的土質,才可以為生薑根系發育提供有利生長條件。

    在整地以前,最好向土地內加入石灰粉,以改善土壤酸鹼性。因為生薑喜歡在陰涼地方生長,所以一般會選擇在背陰處、地勢較高、便於排灌地方種植,還要注意輪作,嚴禁連作。

    2、科學選種

    為了高產,我們需要選擇節間短、塊大肉厚、色澤新鮮、質地較硬、沒有腐爛、未受凍害的健壯姜塊作為種姜。

    3、種姜消毒

    我們可以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姜20-30分鐘,或者在種姜塊切口處塗抹新鮮草木灰進行消毒,以避免姜瘟病發生蔓延。

    4、晒種催芽

    種姜催芽務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如果姜芽長到1-1.5釐米,就不必催芽了。否則,需要進行催芽。首先,我們要洗淨種姜,晒種5-7天,以有效提高種姜溫度,減少水分含量,並促進養分分解。選擇晴天,將種塊翻晒,使姜皮變幹發白,裝入筐中,保持22-25度進行催芽,大約經過20-25天即可,溫度不能過高,以避免姜芽過度徒長。

    5、田間管理

    (1)遮蔭

    生薑屬於耐陰植物,嚴忌烈日照射,在強光下植株葉片容易枯萎,進入6月份以後,需要適當遮蔭。當然,我們可以與玉米等高架作物間作套種進行遮蔭,以利於植株生長。

    (2)中耕培土

    生薑根莖有向上生長習性,分枝越多,根莖在土中位置就越高,姜塊分枝要求光照,膨大要求黑暗,所以呢,在姜苗出土以後,可以結合除草、追肥,進行多次中耕。

    (3)追肥

    在生薑生長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植株長勢進行追肥,一般追肥2-3次,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在生長前期,當植株長到3-4莖時,進行第1次追肥,每一畝地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氫鉀5-8公斤;第2次追肥在立秋之前,根莖開始膨大,需肥量較多。

    進入6月下旬,當苗有4-5片葉時,可回收種姜。到了7-8月,開始採收嫩姜,一直可收穫到9-10月,早採收的姜塊肉質鮮嫩,辣味輕,含水量多,產量低,食味鮮美。

  • 2 # 小張vlog

    △ 採收後的生薑(一)

    01、選種與播種期的確定

    保護地生薑栽培和普通露地栽培、地膜栽培選種一樣,也得選擇植株高大、分枝少且莖稈粗壯、莖塊肥大、單株生產能力強的生薑種。生薑保護地的選種是決定著後期管理技術的運用,在生產上應該予以重視。

    生薑種選擇完後,就應該根據當地地理環境和氣候差異,選擇播種期。我們恩施地區是在每年農曆四月下旬開始播種,但是採用不同的栽培方式,在播種時間上也有著較大的差別:採用地膜覆蓋加小拱棚雙模覆蓋的可以在四月上中旬播種;塑料大棚覆蓋栽培的在三月中下旬即可播種;大拱棚內覆蓋地膜加扣小拱棚三膜覆蓋栽培在三月上旬即可播種;日光溫室栽培的則在二月份就可以進行播種。由此可見,影響播種期的主要還是溫度和光照,咱們可以通過選擇栽培方式來確定播種期,以達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02、種姜處理和催芽此過程分為三步:精選種姜、催芽和掰姜種。

    首先來說精選種姜。精選種姜和選種是不同的,後者指得是從許多生薑品種之中選出一個生薑品種,前者則指得是選擇好品種以後,在這個品種裡面選出好的生薑。為此精選種姜就是要嚴格選種,淘汰那些瘦弱乾癟和肉質變褐、發軟的姜塊,選擇出那些肥大且色澤鮮亮、不幹縮和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且無病蟲害的姜塊作為種姜。

    其次是催芽。催芽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我們恩施地區多采用陽畦催芽法,大家可以根據當地經驗和技術合理選擇。但是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催芽方式,都應該做好催芽過程中的溫度控制,採用三段變溫催芽法最佳:前期高溫催芽,溫度控制在二十八到三十攝氏度之間;中期平溫長芽,此時溫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二十八攝氏度之間;後期低溫煉芽,當芽長為一釐米時逐漸把溫度降低到十六到十八攝氏度,以提高生薑苗對平常環境的適應能力。

    △ 採收後的生薑(二)

    03、整地和施用基肥

    保護地生薑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其栽培密度更稀,這是因為保護地姜塊長勢更為旺盛,栽培密度過大不利於後期光照管理。通常情況下以行距在六十到七十釐米之間,株距在二十到二十五釐米之間,溝深三十釐米左右,每畝栽培五千株左右最為適宜。栽培前一個小時需要澆足底水,然後採用平播法的方式播種,播種後覆蓋四到五釐米的土壤並耙平土面。

    和番茄等一年生農作物相比,生薑的栽培週期比較長,大約是番茄生長週期的兩倍,所以在保護地栽培生薑時應該加大肥料用量,重施有機肥。具體來說小拱棚可以結合整地每畝施用腐熟處理的農家肥六千到八千千克,此外播種時還需要每畝溝施生薑配方專用肥二十到三十千克。塑料大棚通常在冬前每畝施用腐熟後的雞糞三千到四千千克,播種的時候還需要溝施有機肥兩百千克和複合肥五十千克。

    04、棚內管理

    為了加速土壤熟化和提升土壤的肥力,在生薑播種前一個星期需要扣棚,由此來提升地溫。播種前半天開棚散溫,然後進行播種覆土,這時可以每畝用百分之三十三的二甲戊靈乳油一百五十毫升,兌水三十千克,均勻噴霧在姜溝內及其周圍的地面上進行化學除草,噴霧的時候採用倒退操作的方式。

    日光溫室栽培後需要對棚內的溫度、光照、光照和氣體進行管理。

    溫度管理

    棚內的生薑在播種後至出苗前,溫度需要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攝氏度,而且這個階段不能進行通風,以免影響出齊苗。出苗後白天溫度保持在二十二到二十八攝氏度之間,夜間溫度保持在十五到十八攝氏度之間。進入到六月後,外界溫度逐漸升高時要進行晝夜全面通風;十月一中下旬以後棚內最高溫度為二十攝氏度,夜間溫度保持在三到八攝氏度,此時便可以進行生薑收穫。

    光照管理

    因為生薑屬於耐陰植物且不耐強光和高溫,所以在六月以後應該及時撤除農膜並進行遮陰,這是由於六月正處於初夏季節,Sunny強烈且天氣炎熱。目前常見的遮陰方法有黑膜遮陰法、棚膜抹水泥遮陰法和搭設遮陽網遮陰法。

    溼度管理

    保護地栽培生薑下的空氣溼度有著一定規律:棚溫升高時,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棚溫降低時,空氣的相對溼度會升高。同時當大棚處於密閉不通風時,棚內空氣的相對溼度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夜間溫度低時甚至有可能達到百分之百且呈飽和狀態。因為生薑喜歡溼潤,所以姜農朋友們在滿足生薑生長所需的溫度基礎上,應該儘可能降低棚內的溫度。

    氣體管理

    △ 採收後的生薑(三)

    05、肥水管理

    採用保護地方式栽培生薑,在出苗之前都一般不進行澆水,因為此階段溫度較低,澆水可能使得地溫進一步降低不利於出苗。等到生薑出苗後需要澆透一次水,在這次澆水後需要始終保持地面溼潤,如果發現葉片彎曲則立即澆一道小水,因為這是生薑植株缺水的表現。其實在日光溫室的整個栽培過程中,澆水都應該把握住小水勤澆的原則,保持土壤的相對溼度在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之間最為適宜。

    採用保護地方式栽培的生薑發苗較早,所以追肥也應該適當提前,具體來說在六月初要施用一次壯苗肥,即每畝施用高氮追肥二十千克,採用衝施的方法;在七月下旬施用一次轉折肥,即每畝施用高鉀複合肥一百千克,也是採用衝施的方式;在八月底施用一次膨大肥,即每畝衝施高氮追肥四十千克。當然在具體追肥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番茄長勢和當地環境進行適當的調整。

    06、中耕培土和收穫

    採用保護地方式栽培的生薑培土時,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通常情況下得進行三次中耕培土:

    第一次在生薑有三到五個分杈,但是根莖沒有露出地表的時候開始,培土厚度在兩釐米左右,這次培土又被稱為小培;

    第二次培土在第一次培土後的二十天左右進行,此時培土厚度在兩到三釐米之間;

    第三次培土在第二次培土後十五到二十天後進行,此時培土厚度以七到八釐米之間為宜,且培土後原來的姜溝變成了姜壟。

    △ 採收後的生薑(四)

    以上就是我關於生薑如何高產栽培的一些見解。在實際的生薑種植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露地栽培不如地膜栽培,地膜栽培不如保護地栽培現實。於此想要獲得生薑種植的高產和優質,前期的投入是必須的,當然後期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

  • 3 # 小劉講農業知識

    1.生薑的生長週期比較長210天左右,屬於地下經濟作物,附加值高。

    2.土壤建議深翻,生薑多年種植會有土傳病害,又加上土壤板結,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深翻40-60公分,條件好灌冬水,物理凍死地下害蟲。

    3.施肥方式建議鋪設滴灌裝置,總投入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使用滴灌肥,少量多次,精準施肥,節約成本,省工省時省錢。沒有條件的可以底肥建議使用二銨加複合加平衡性複合肥加有機肥,二銨偏鹼性缺鉀,複合肥偏酸性,酸鹼結合,護土調土,提高肥料利用率;山東生薑出名,不過進口控釋肥也比較多,包裝規格大多25公斤,成本不便宜,一袋25公斤的進口控釋肥不一定有40公斤二銨加35公斤複合肥效果好,追肥以水溶性好的滴灌肥或者水溶肥,鋪設滴灌帶。全程滴灌或者底肥加滴灌。

    4.大家能自發形成一個經濟聯合體,統一採購農業生產資料,統一標準化種植,統一一個生薑品牌,能聯絡國內大型的超市,或者承銷體,組建生薑標準化種植基地,提高生薑品牌價值,也算產值高產。

  • 4 # 豫東小夥兒

    選種

      依據土壤肥力狀況的不一樣,每畝用種量通常在800斤擺佈。選種時,應選擇

      健康無病、整齊共同的薑母和姜種。

      培養壯芽

      晒姜:播前20-30天,從儲藏窖中取出種姜,洗淨種姜上的泥土,平鋪在草

      苫或潔淨的地面上暴晒1-2天,黃昏收進屋裡,以防受涼。其作用是:①、進步

      姜塊的溫度,打破休眠,推進體內營養分化,加速姜種發芽速度。

      2、困姜:晒姜結束後,將種姜置於室內堆積2-3天,姜堆上掩蓋草苫,以

      利於推進種姜內營養轉化,提前發芽。

      3、催芽:通常選用“炕姜芽”催芽法,假如種植面積較大、姜種較多,可

      選用炕姜法姜塊的堆積厚度應控制在50-60公分,姜堆上部蓋上棉被或毛毯,約

      經20-30天,幼芽長至0.5-1.5公分即可耕種。

      耕種

      露地栽培通常於5月初耕種,耕種前先將姜芽依照鉅細規模進行選級。耕種

      時依照上齊下不齊的準則擺放到預先作好的姜溝內,姜芽向上,株距在16-20釐

      米之間,耕種後當即覆土,厚度4-5公分為宜,同時蕩平溝底。覆土過厚,地溫

      低,不利於發苗出苗。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相同影響出苗。耕種結束,澆

      足底水,覆1.1-1.2米地膜,使溝底與上端的間隔堅持15公分擺布。

     

  • 5 # 豫東小農

    生薑的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

    生薑在播種前要先精選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有黴斑的姜塊。種姜最好選擇有1--2個壯芽的姜塊比較好。姜塊最好選擇適中的就可以了,太大了就增加了種量,進而增加了種植投資成本,可以選擇用刀切的方式切種塊,切好以後可以選擇用草木灰或者生石灰消毒。

    生薑播種前最好浸種催芽,可以將姜種攤開晾晒1-2天,然後再在拌有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水溶液裡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將種姜撈出後,就可以把種姜都按照順序擺在育苗床上,然後再用沙土覆蓋,厚度約在30-40釐米,育苗床的溫度保持在20-30度,8--10天就可以發芽了。然後再根據種芽的大小來進行分級種植。每畝地姜種使用的量在800斤左右。

    2)精細整地和重施底肥

    生薑種植的土地最好選擇土層肥沃,養分含量豐富,肥水保持能力強,排灌便利,土層疏鬆,透氣性好的進行深翻,深翻最好能在30釐米左右比較好。底肥最好選擇充分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地3500斤左右,過磷酸鈣120斤左右,三元複合肥200斤左右。

    3)播種方式的選擇最好選擇平播法。生薑在種植前要先澆適當的底水,使壟面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平播法即在播入姜塊時保持水平,並且輕輕的用手將其按壓到泥中,保證姜芽大致與溝的表面高度一直,播種結束以後及時敷土,厚度在4~~5釐米,然後將表面充分耙平。

    4)科學的肥水管理。

    生薑的發芽期是不需要追肥的,當萌發新的分枝1-2個,苗的高度在30釐米的時候,可以追施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30加尿素20斤作為苗肥。

  • 6 # 楊天平楊治國

    昌邑大姜品種屬疏苗型別,生長勢強、植株中等偏矮、莖杆粗壯、分枝少、葉色深綠、葉片肥厚,根莖節少而較稀,姜塊肥大,顏色鮮黃,薑汁含量多,纖維少。一般株高80—100釐米,生長旺盛者可達100釐米以上,每株分枝8—13個。單株根莖重一般1000—2250克,重者可達4000克以上。姜球常呈品字型排列,生長期200天左右。[3]

    外在感官

    昌邑大姜在長期的栽培和自然選擇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徵,其品種上以“金昌大姜”為主,生產出的肉質鮮嫩,粗纖維少,口感脆,辛辣適中,姜味濃郁。[2]

    內在品質

    昌邑大姜內在營養豐富,幹物質≥5.0%;鈣≥18.0毫克/100克;鋅≥1.5毫克/千克;鐵≥8.0毫克/千克;硒≥7.5×10—3毫克/千克;維生素C≥2.0毫克/100克。[2]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山東省昌邑市南臨峽山水庫,北臨萊州灣,地形由南向北逐漸變低,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南部為低山丘陵區、中部是平原區、北部是濱海平原區。土壤型別以河潮土、褐土為主,佔土壤總面積的81.71%,土層深厚,土壤結構好,土質疏鬆,透氣性好,pH值為6—7,土表0—20釐米

    內為中性土壤,容重為1.29克/釐米,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益於大姜生長的營養,有機質(12.9克/千克)、全氮(1.10克/千克)、全磷(1.12克/千克)、速效氮(116.5毫克/千克)、速效甲(57.8毫克/千克),並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土質結構疏鬆,土層較厚,含氧充足。[2]

    水文情況

    昌邑市境內灌區為峽山水庫昌邑灌區。市域內淺層地下水型別以鬆散巖類孔隙水為主,含水層為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含水層結構因地導巖性、分佈部位以及埋藏條件不同,其水文地質特點也有明顯差異。自南部山前至濰河沖積扇中部為淡水分佈區;往北濱海平原下部有鹹水體向淡水區侵入,將淡水分成淺層淡水與深層淡水,鹹水體項底介面呈“喇叭”形向北展布;北部濱海平原至沿海地帶深部均為鹹水,部分地段賦存滷水。[2]

    氣候情況

    昌邑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降雨集中、雨熱同季、乾溼明顯。常年≥0℃積溫4278.6℃;無霜期195天;年平均降雨量604.5毫米,且年內、年際時空分佈不均,春季3—5月份降雨量佔13.96%,夏季6—9月份降雨量佔73.48%,秋後10月至次年2月佔12.56%,形成

  • 7 # 農嫂話農事

    首先來了解一下生薑的生活習性

    (1)由於生薑的起源原地是熱帶地區,所以生薑性喜歡生活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中,對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最適宜生薑發芽的溫度在20℃左右,適宜幼苗和發棵生長的溫度是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生長期高於30℃也會造成植株生長滯帶。

    (2)生薑的生長對於光照強度有要求,生薑屬於中光性的植物,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它在中等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會生長良好。

    (3)生薑的肉質根系並不是很發達,耐旱,耐勞性都比較差,所以對於水分的要求很嚴格。在生產過程中土壤過幹或者過溼對植株生長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土壤有了積水的現象,還容易引發姜瘟病。 所以在種植時,一定要做好灌排水措施,遇到大雨時要及時排水,遇到乾旱天氣時要及時灌溉。

    生薑的播種時間和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1 )種植生薑適期播種是關鍵,播種過早或過晚,都會不利於大姜的生長,對大姜的產量造成影響。我們華北區域一帶,大姜的種植時間宜安排在穀雨至立夏這個階段播種。

    生薑種植時對種芽的處理和育芽步驟

    ◆ 生薑種植前要進行育芽工作,據我們種姜人多年的生產實踐經驗,大姜出芽的健壯與否,對大姜的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種植前對種姜培育壯芽是決定大姜豐產的決定性因素。大姜壯芽的培育,要經過選育種姜、困晒種姜和催芽三個步驟才能培育出芽身粗壯、頂部鈍圓的壯芽。

    (1 )種姜的選擇。做為姜種我們必須要選擇那些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並且是要沒有一點病蟲危害跡象的姜塊做為姜種使用。

    (2 )姜種的困晒。在適期播種植期前20~30天左右,我們則需要選擇在晴天無風且光照充足的時間段將姜留種的姜種從儲藏窖內取出,讓後用清水洗淨,鋪在平坦乾燥的地面上進行晾晒1至2天,傍晚時分要收進室內,以免受凍。困晒姜種目的是為了提高姜塊溫度,提高發芽速度,同時減少姜種塊莖的水份,防止催芽時姜塊腐爛,另外,也便於再次清選一下姜種。 晒種工作完成後,在裝框上炕前對晒好的姜種做殺菌消毒處理。消毒方法是用噴霧器對著姜種打殺蟲劑和殺菌的藥,然後裝框入炕進行催芽。

    (3)姜種的催芽工作。催芽可以使姜塊快速萌芽,保證種植以後出苗快而整齊。催芽方法多種多樣,地暖,火炕,保暖箱等等都是可以的。 農村裡大多都是火炕,種植生薑的農戶一般也都和農嫂一樣,是用火炕對種姜進行催芽。在第三點上,農嫂就以火炕催芽法跟大家說道一下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催芽時間上需要注意的是,姜種上炕的前幾天我們先不要在姜種蓋上面蓋上東西,而且這幾天要對大炕猛燒火,得讓屋中溫度保持在26度左右。這樣一星期後,我們要把筐中的姜種倒騰一遍,放放溼氣,讓上下的姜種溼度一致,然後就得將炕上的種姜蓋上被子了。

    生薑的種植方式和栽培後的管理

    ●一,栽種時要採用平播的方法來將種芽排入做好的溝穴中,播種時種芽要輕拿輕放,要求姜芽的擺放方向要一致。另外,栽種時則要將姜芽朝上。把種芽擺放好了以後要用手輕輕的再按入泥中,要使姜芽和溝面是相平的,播完以後要立即覆土,厚度在4~5釐米左右,覆蓋好後在進行插弓、打除草劑和地膜覆蓋工作。

    ●二,栽培後的管理。大姜作為一年作物,它的整個生長過程基本上是以營養為生長過程。按照其生長髮育特性可以分發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長期三個時期。

    (1 )發芽期是指從種姜播種後幼芽萌發到出土後第1片姜葉展開,此過程大約需40天左右。此期生長量很小,主要依靠種姜的養分生長髮芽。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對肥水需求不大。播種後15–20天時澆一次透水即可,充足的底肥完全夠這一時期對養分的吸收供應。

    (2 )幼苗期時是從展葉開始其到具有兩個較大的側枝,即“三股杈”時期為幼苗期,此過程是在生薑播種後兩個月左右,此期生長則開始依靠植株吸收和製造養分。在這時期的栽培管理上就要及時的進行澆水和追施肥力的工作,在水量上應做到每7天進行一次澆水,並從中結合施加一次壯苗肥,肥力應以含氮磷鉀三元素高的複合肥為主,以促進壯苗快速的生長。

    生薑管理中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 生薑整個生長期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姜瘟病,蟲害主要有姜螟蟲也叫鑽心蟲。

    (1)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時葉片出現梭形或長圓形的病斑,病斑邊緣為褐色,中間黃白色,極易穿孔。在病情嚴重時,葉片佈滿大大小小的病斑。它的病原病菌傳染性加強,可借風雨傳播,在溫暖多溼,株間鬱蔽,田間溼度大環境下易發病。

    (2)姜瘟病又稱姜腐朽病、姜軟腐病,此病害是由假單胞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傳染性強,且蔓延速度極快, 患病時首要損害的是大姜的根部及姜塊。發病症狀初表現為整株大姜的青綠葉片會出現失水狀樣沒有光澤,葉片向葉背捲曲略萎蔫下垂,早晚可恢復生長,中午田間病狀最明顯,慢慢的隨著病害加劇整株莖葉會變的枯黃萎焉,直至最後整棵生薑地上部分的植株枯死,是危害大姜的主要性病害。一旦大姜受到此病危害將會是毀滅性的死亡,損失慘重。

  • 8 # 新農人鄭二妮

    生薑是食材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喜歡吃的朋友也會直接把生薑涼拌當冷盤吃。多吃生薑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疾病的侵害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生薑的幼苗期生長是很慢的,要想生薑高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選種

    生薑選種要選擇那些姜塊大的,顏色鮮黃,飽滿,沒有受凍和病蟲害的姜塊做種姜,然後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種子10分鐘,用固體高錳酸鉀200倍液浸泡也行。消毒,晒乾然後備用。

    催芽

    可以先在室內用土坯建一個簡單的催芽池,然後在池底鋪滿麥穰,上面再鋪一層報紙。然後把選好的姜塊整齊放好,用棉被或者麻袋覆蓋保暖。一般25天左右,種姜就會出芽。

    土壤條件

    生薑喜溫耐陰,不耐霜不耐寒。而且生薑的根系較其他植株來說,根系並不發達,而且抗旱能力也弱。所以生薑對土壤的條件比較嚴格,需要保證其生長髮育足夠的水分條件。土質鬆軟、土壤肥沃、保水能力強這幾點是種植生薑必須的幾點條件。

    生薑是多年生植物,但是生薑忌連作,生薑連坐會導致植株根莖小,產量低,還容易滋生生薑瘟病。所以,生薑一般會選擇與大豆、山芋輪作。

    播種

    把催好芽的種姜掰成50-80g的小塊,每個小塊上保留一個壯芽,其他的小芽可以用刀削下去,然後開溝施肥。每畝施加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外加100公斤豆餅肥。

    按50-55釐米的間距把姜种放在整好的溝內,姜芽按照一個方向擺齊。種姜排好後用土、堆肥或草木灰覆蓋,厚度一般為4-5釐米。

    施肥

    生薑一般除了種植前施加基肥,以後還需要施肥三次。姜苗3-5釐米高時追肥一次:每畝施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促進幼苗生長;當出現三股杈時,每畝可施加15-20公斤豆餅肥,15-20公斤硫酸銨複合肥,保證姜塊快速膨大;當姜苗出現五六股杈時,姜塊到了快速生長的時候了,這個時間需要的肥料比較多,每畝可以施加25公斤的硫酸銨。

    一般追加這三次肥料,就可以保證生薑種植所需了。

    病蟲害防治

    生薑害蟲一般有兩種:姜瘟和姜螟。姜瘟多發生在下雨天,下雨天會導致雨水堆積,容易在根部造成腐爛。可以噴施90%姜瘟寧300倍液噴霧防治。

    姜螟蟲可以選擇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灑或者50%殺螟鬆乳劑500-800倍液噴灑防治。

    上面就是生薑高產技術中比較常見的操作,除了這些工作需要注意以外,每個種植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注意到位,不然生薑減產是很容易發生的。

  • 9 # 農村三姐

    生薑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要大量的肥料,由於根系不發達,根的數量少需要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同時我們必須在Sunny燦爛的日子來耕種,造成有利於根系生長的疏鬆肥沃的環境。

    將姜地整平後,築溝,將姜種在溝中,土壤用於作培土,一般姜埂築高32~39釐米,溝底寬10~13釐米,底寬30~35釐米,面寬16~20釐米,刺壁陡峭,一面傾斜,姜埂應該被壓實,以便田間操作和避免雨水沖塌。生薑生長期長,需要大量肥料,生薑生長過程中,根莖逐漸增大,需要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鈣、鎂等各種礦物質養分,生薑想要高產,使用足量的基肥,還需要進行分階段追肥,以滿足生薑生長的養分。

    當生薑有大量的分枝和根莖時,所需的水量增加。為了滿足這一時期的水分需求,水應根據天氣條件及時供應,然而如果澆水過多,也會導致腐爛的根、莖和葉過早老化,因此,一般每隔3至6天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姜的幼苗期在高溫雨季,雜草叢生,長期水肥條件好,雜草叢生現象也很強烈,除草不及時,草和姜苗爭奪肥料、水和Sunny,姜苗容易發育不良,

    因此,有必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防止雜草引起的姜苗植株早衰。

  • 10 # 老農民說事

    生薑是中國常見的一種食材,能夠和魚肉蔬菜等食物搭配,也能夠單獨製作美食,價格經濟實惠,歷經兩千多年時間依然活躍在人們的餐桌上。西漢時期,茄子由印度傳入中國,其一開始苦澀的味道受到了大多數食客的反對和質疑,經過加入生薑改良後味道才變得鮮美可口,足以見得生薑配百菜的說法並非虛傳。生薑在中國餐桌上活躍的幾千年時間裡,人們種植生薑的技術在不斷成熟優化,整體的種植面積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目前,中國的生薑主要山東、廣西、貴州等地種植,各地的生薑產業規模化正在不斷的發展。

    2.溫度條件。生薑原本是在熱帶種植,後才慢慢的傳到北方地區,對溫度的要求會相對嚴苛,生長的最適宜溫度在20℃-28℃左右。大棚種植生薑的時候,溫度低於15℃的時候就會生長緩慢,低於10℃的時候就會出現爛根問題,絕收的可能性會大幅度增加。

    3.土壤條件。生薑對土壤的要求是比較低的,大多數地區的土壤都能夠滿足基本的生長需求。只要土壤能夠富含有機質,且具備保水保肥的能力,就能夠確保生薑在生長過程中獲得充足的水分和營養成分。

    2.生薑高產補水事項。生薑在種植前需要先將選擇好的地塊用水澆透,保持土壤的溼潤,從而提高生薑的成活率。在進入夏季後補水要避開高溫,儘量選擇在早上或者傍晚澆水,避免水分在高溫影響下導致生薑生長受損;秋季是生薑生長的關鍵時期,補水要勤,保證生薑姜塊在快速膨大的週期內可以獲得充足的水分。生薑高產對水的需求是比較大的,要結合當地的降水情況和不同生長階段內對水分的需求進行補水。

    3.生薑高產田間管理事項。田間管理是很多種植戶都容易忽視的問題,但對生薑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都非常大。在生薑進入到水熱條件充足的生長週期內,生薑快速生長的同時雜草也獲得了相對舒適的生長空間,這個階段內需要做好生薑的除草工作,以免雜草和生薑爭奪營養。除草儘量採取人工除草的方式,藥劑的使用會對生薑生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首先在生薑的選擇上面應該選擇優質高產的品種,優質品種能夠減輕後期管理過程中的負擔,提高生產過程中工作效率,萊蕪片姜、撫州生薑等都屬於優質高產品種。其次在生薑地塊選擇的時候要避免連續耕作,連續耕作會導致同種病蟲害在同一地塊的發生概率大幅度增加,生薑在同地塊種植不能超過兩年。最後需要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避免病蟲害帶來生薑的減產現象的發生,提高高產優質的概率和可能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弘時死的時候為什麼一邊打自己耳光一邊罵“阿其那”、“塞斯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