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鼻問問官方
-
2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吃的特別飽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犯困。我們人體的血液時有攜氧能力的,而我們身體的消化吸收,都需要血液的參與。尤其是胃腸道消化吸收的時候,是需要血液的共同作用來完成的,如果我們吃的比較多,那麼血液會集中在胃腸吸收與消化的過程,而這時大腦就會有缺氧的反應,這種缺氧的反應並不是昏迷,而是一種微妙的反應,會讓人有迷迷糊糊睏倦的感覺。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是夏天的中午,辛苦一上午的工作,大腦本身就有缺氧的狀況,再加上午飯,吃完飯後,明顯感覺疲累,想睡覺。改善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運動可以增加血液的攜氧量。並且飯後最好走走運動一下,這樣可以幫助促進食物的消化,並且可以預防肥胖,飯後半小時運動,可降低腹部的脂肪堆積。
早上運動的氧氣含量要比晚上運動時空氣的氧氣含量要高,如果養成一個運動習慣,可以放在早上,這樣每天都能夠更加精力充沛。
1、與睡眠有關的迷走神經導致吃完飯就想睡覺
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吃完飯就想睡覺是人體的自然反應。因為與睡眠相關的迷走神經會在吃飯之後興奮,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正常的消化,而迷走神經在促進消化的同時也會引起人體想要睡覺。特別是中午吃完飯這種感覺更明顯。
2、腦部血氧減少導致吃完飯就想睡覺
吃飯之後,為了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身體需要將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增強消化系統的消化功能。而身體的相對頭部、心臟等部位的供血量就會減少在,這個時候人體就容易出現想睡覺的情況。不過,這種說法目前並沒有被科學家證實,只是生活中人們普遍觀點。
3、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吃完飯就想睡覺
人體在吃完飯後,身體消化器官進行消化工作,在這個時候會引起體內的二氧化碳在短時間內濃度升高,從而導致大腦中神經系統出現疲憊導致人想睡覺。
4、食慾激素分泌導致吃完飯就想睡覺
吃飯的時候人體大腦中會分泌一種叫食慾激素的物質,食慾激素能夠參與人體睡眠-覺醒週期的調節,而吃完飯後人體大量的葡萄糖會減少這種食慾激素的分泌而容易使人感到睏倦。
tips:吃完飯就想睡覺,我們常稱之為“食困”。食困是當人吃入大量的食物以後,體內的大量血液跑到了胃腸,使大腦缺血,會犯困,此外胃腸開始工作以後透過神經興奮調節也能抑制大腦活動,也會覺得犯困.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用不著特意去調整它。不過按時吃飯,晚上睡前少吃比較好,讓胃得以休息一會。最好在吃完飯後休息一會再做別的事情比較好,要不血液不能到腸胃反而會影響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