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哥屋恩14250
-
2 # 清遠山卡啦
每個地方的價格都不一樣,上次去去市場詢問了一下,大概的價格就是11塊錢左右,所以這個行業你想要去掙錢的話,必須你的技術要達到位,管理方面一定要非常嚴格,和母兔各方面的篩選,特別是防禦這一塊,更加的要去謹慎
每個地方的價格都不一樣,上次去去市場詢問了一下,大概的價格就是11塊錢左右,所以這個行業你想要去掙錢的話,必須你的技術要達到位,管理方面一定要非常嚴格,和母兔各方面的篩選,特別是防禦這一塊,更加的要去謹慎
近幾年兔價的波動,讓眾多養殖戶心裡都沒了底。不管是養殖毛兔、獺兔還是肉兔,大家都心存疑慮:能賺錢嗎?能賺多少錢呢?怎樣養才能賺錢呢?近日記者走訪了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養兔專家任克良。 任克良告訴記者,相對於前幾年來說,今年肉兔的市場行情特別好,這一方面得力於今年的出口形勢,雖然金融危機來勢兇猛,但對兔肉的出口卻影響不大,因為國外尤其是歐盟對兔肉的消費需求一直很大,而國內市場也在逐漸開啟。另一方面,前幾年兔價低,導致養殖戶殺兔賣籠,存欄量下降,貨源不足。一些規模小的散養戶,因為投入少,成本低,今年賺了不少錢。養兔業看上去一片興旺,但大家關心的卻是:這樣的狀況究竟能持續多久呢? 俗話說得好:“兔子尾巴長不了。”難道今年兔業的利好就像兔子的尾巴一樣短嗎?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現在兔肉年產量六七十萬噸,主要銷往歐盟和俄羅斯,如果老是這麼幾十萬噸,以後的發展就困難。此外,兔肉消費品類單一、兔肉風味華人不易接受等原因也使得兔肉的國內市場難以取得重要突破。據統計,國內兔肉年人均消費量,一年一人平均連一隻兔子都吃不了。內需不擴大,只依靠出口,發展就不會有前景。而品種退化,仔兔成活率低,產品加工滯後,也嚴重影響了兔產品的消費和養殖戶經濟效益的提高。 對養殖戶來說,最頭疼的是兔子 “不難養也不好養”。任克良說:“如果想養兔,那麼你想養多少?有沒有地方養?養什麼兔?就養殖獺兔來說,養50只就需要投入3萬多元,比投資養豬要高得多。養少的話利潤低,養多的話風險大,如果沒有養殖經驗,不講技術,還很容易失敗。像這幾天氣溫高,兔子說中暑就中暑,一天死個二三十隻不成問題。”他認為,今年兔價好只是暫時現象,如果養兔五年,一年掙錢兩年保本就不錯了。同時,任克良認為,品牌意識很重要。三聚氰胺讓奶牛不再“牛”了,瘦肉精讓豬肉價格也“瘦”下來了,到現在兔子雖然是一個沒有什麼類似“禽流感”病的特養品種,並且其生理習性也不適合新增太多抗生素,這就更容易讓它成為一個“綠色健康”品牌。同時因行業小,經不起折騰,這就更需要兔業界共同來維護這個品牌。各個科研單位與企業、養殖場之間應該加強互動交流,省內外之間做到資源共享,建立一個開放互動的體系,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兔肉在肉類中的比重,積極擴大國內市場,兔業才能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