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品牌我作主

    因地制宜、資源整合,及生態迴圈再利用!

    是我們農民愛護家園環境、減少汙染排放與損耗的好舉措,即有“創新改革”又有“思想崇高”的好點子…

    但請多注意其堆積、發酵要領等各方面的操作細節和過程,建議加施EM菌發酵透徹、有利於去除病菌蟲蟎害…

  • 2 # 王掌櫃得

    這個完全可以,就像每年紅棗地裡都會有掉落下來的廢棗還不是直接就在地裡腐爛,發酵成肥料了,所以這個完全可以。但是裡面有個問題,如果是大批次的話,得處理一下打碎或者輾爛。就是不能大面積的鋪開在地裡,這樣不利於分解就起不到肥料的作用了。

  • 3 # 初始農人

    這得有多少棗子啊,不然也不能這樣想辦法來消化呀。這種棗子是可以當做肥料用的,但不是簡單的放在作物下施用,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使它發酵腐熟,才能用。

    首先,得選一塊足夠大的場地,能放開你那些發黴的子。要遠離住戶,最好在住戶的下風向。因為製作過程中,會產生髮臭的異味,不要給其他人生活帶來影響。

    其次,你還要準備些廄肥、細土及少量的石灰水和氨水。廄肥以馬糞和驢糞為最好,這兩種廄肥氣味小,易發酵。細土中一定不要有板結嚴重的疙瘩。數量為,廄肥是發黴棗子數量的1/5~1/6。細土數量是發黴棗子數量的1/2。石灰水和氨水各佔製作肥料總量的1%即可,用來補充微生物活動所需的氮源和調節肥料的酸鹼度。

    再次,把發黴的棗子、廄肥、細土、石灰水和氨水運至選好場地。開始進行堆制。先在地表鋪一層34釐米的細土,然後鋪一層68釐米發黴的棗子,接著鋪一層23釐米的廄肥,並均勻潑灑上石灰水和氨水。以此類推,直至把所有原料堆積完成。最後用細土和泥,把整個肥堆密封。

    最後,肥堆在密封40天左右,要進行一次翻堆,翻堆過後,用泥再次密封。正常情況下,再過20天左右,就能腐熟,並可以施用了。

    在農村,這種方法就叫漚肥。用題主這些原料漚成的肥就是純正的有機肥。特別提醒,一定在腐熟之後才能施用,否則會給作物帶來燒根或蟲害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來的我們》異常退票事件調查中,“貓眼”的票房是否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