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仙龍

    區別:1、 含義不同: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 產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3、 兩者購買的物件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實體的商品;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

    4、 兩者貨幣交付的時間和空間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

    擴充套件資料:

    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貨幣。

    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最早是採取金屬條塊形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鑄幣。鑄幣是由國家壟斷鑄造的具有一定形態、成色和重量的金屬貨幣。經過長期流通磨機已不足價的鑄幣依然照常流通,於是國家鑄造不足價的鎬幣和輔幣,進一步發行僅是貨幣符號的紙幣,來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紙幣也能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是由流通手段的特點決定的,但是紙幣不能執行價值尺度的。

    貨幣在執行支付手段時(賒賬買賣),產生了信用貨幣。信用貨幣包括:銀行券、支票、匯票、期票等。 信用貨幣實際上是信用憑證的貨幣化。 賒賬買賣、支付手段都是信用關係,信用活動中,必須有憑證,A向B購貨,但現金不足,便向B賒帳,半年後還錢,但口說無憑,必須寫下字據,該字據就是信用憑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用憑證逐漸貨幣化,直接就可以用它來購買商品,支付貨款(代幣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