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全193057128
-
2 # 環保裝備專家
隨著城市發展的加速,建築物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很多地方的老建築物在不斷拆遷重建,無數的新房子也在裝修建設。在此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渣土、廢舊混凝土、廢舊磚石、裝修垃圾、拆遷垃圾、工程泥漿等廢棄物。
有資料顯示,中國建築垃圾的數量已佔到城市垃圾總量的1/3以上。隨意堆放的建築垃圾會帶來很多安全隱患,另外對空氣、水源、土壤都會造成嚴重的汙染問題。
建築垃圾通常的處理辦法是,先進行分揀、剔除或粉碎,大部分成品可以作為再生資源被重新利用如: 其中的金屬物: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可以重新回爐加工製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 生物質類的材料,包括廢竹木材、木地板等,可用於製造人造木材; 其中的廢舊磚石、混凝土等,經粉碎後可代替砂料,用於砌築砂漿、抹灰砂漿等,或者用於造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製品。這些建築垃圾再生方法具有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使用範圍廣、環境與經濟效益好的突出優勢,目前被廣泛用於建築垃圾處理。
-
3 # 建築資質專家
國外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很高:
澳洲從上世紀80年代起,墨爾本和悉尼等城市就開始利用再生骨料;
早在1977年日本建築業協會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規範》,2005年日本全國建築廢物資源總利用率達85%,其中廢混凝土再資源化率達到98%;北歐各國於1989年實施了統一的北歐環境標準,比利時建築研究協會在上世紀80年代建立了專業學術組織以促進對建築垃圾回收利用的研究;美國城市垃圾中建築垃圾約佔40%,經過分揀、加工轉化,再生利用的約佔70%,其餘30%的建築垃圾填埋“利用”在需要的地方;荷蘭是最早開展再生混凝土研究和應用的國家之一,對建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十分重視,自1997年起,該國禁止對建築廢棄物進行掩埋處理,建築垃圾再利用率幾乎達到100%。而目前在中國國內主要採取的仍舊是粗放式的垃圾填埋的方式。初步統計國內建築垃圾再生利用率僅為5%左右,與歐盟90%、南韓日本97%以上、美國89%、荷蘭將近100%的利用率相比極其低下。這主要並非來自於技術上的原因,而是認識與管理上存在問題。
組織上,建築垃圾由誰提供、由誰解決、再生利用由誰牽頭等,國內還沒有成熟的管理模式,相關的政策法規也不健全。
技術上,建築垃圾需經過分類、分揀、破碎、強化、篩分、清洗等步驟,其相關技術沒有普及,且再生產品接受程度不高。
經濟上,前期的垃圾收集、儲存、運輸等都需投入資金,對再生混凝土砌塊、骨料等製造成本甚至高於天然原材料製品,資金問題也使得建築垃圾資源化難以推廣。
如何解決?中國需要借鑑美國、德國、日本、歐洲等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措施,制定出符合國情的建築垃圾再生利用政策,政府相關部門也需儘快制定再生資源產品標準和使用規範,加大對再生產品及企業的扶持,鼓勵再生資源替代自然資源,制定工程建設中建築垃圾產生的定額,減少施工浪費和不必要的拆遷與重建。相信在未來中國的建築垃圾能真正成為放錯地方資源,節省資源消耗,也減少環境汙染。
建築資訊持續更新,敬請關注資質管家。
回覆列表
我覺的塑膠垃圾是最難解決的,對於建築垃圾完全可以回收再利用,用做治磚的原材料經過粉碎加工成為再生能源。這樣就得需要政府投入一些裝置和廠地,還需要環保部門的支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