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子95056
-
2 # 水滴紋繡
主要時間問題,年代越久遠的書家,存世墨跡越少,年代越近,則存世墨跡越多。趙孟頫是元代的書家,中間也就隔了明清和民國,時間比較近,所以趙孟頫的書法存世墨跡較多。如《膽巴碑》《心經》等都是墨跡。但趙孟頫也有拓本,如《東嶽行宮記》。
順便說一下書帖的種類。書帖主要分拓本、摹本、墨跡本。
拓本一種是前人為他人寫的墓誌,因為石刻比紙本儲存時間久,所以後世發現這個書法好,就用碑拓的方式把字拓下來。如《董美人墓誌》《曹全碑》等。還有一種是古人覺得某人的字寫的好,有儲存價值,刻意請那個人把字寫在石碑上,刻下來。另一有一種則是把墨跡附著於石碑上先描下來,在填墨,在刻。不管用那種方式,從石碑上拓下來的字都被稱為拓本。
摹本摹本有分兩種。一種是臨摹,就像我們今天臨帖一樣,對著前人的書法臨摹一幅作品。如褚遂良臨摹的王羲之書法作品等。這種辦法沒有辦法還原原作品的全貌,只是一個大概。另一種則是雙鉤摹本,就是把一張紙覆蓋在原作品先用筆把原字勾勒出來,再填墨。最為典型的是馮承素雙鉤摹本王羲之《蘭亭集序》。這種工藝極其精湛的,如今已失傳。
墨跡本墨跡本就是原書家寫的墨跡,也稱真跡。當然墨跡本里也有貓膩,後人模仿前人筆記寫一幅字,冠以前人名號,說成是前人的墨跡。據說《中秋貼》就是米芾造的假,不是王獻之的真跡。這種還勉強可以接受。最討厭的是電腦照相技術出現以後,一些自作聰明的人把碑帖透過電腦調色技術改造成墨跡本,這種最不能容忍。
(董美人墓誌)
《湖州妙嚴寺記》,未署書寫年月,據所署職銜“中順大夫揚州路泰州尹兼勸農事”,可推測此卷當書於至大二年(1309)七月以後,或次年九月以前,趙孟頫時年56—57歲。《帝師膽巴碑》,書於延佑三年(1316),趙孟頫時年62歲。而趙孟頫於至治二年(1322)卒,享年69歲。所以這兩個基本上是趙孟頫晚年時的作品,以我的推斷主要是他自己年歲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