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條叔S
-
2 # 優瑞卡環保
承邀。您的問題問的較為籠統,我不太能確定您需要解決哪一方面的問題,我先根據經驗為您做出簡單的回答,如果您有需要,可以再次聯絡我,非常樂意為您解惑。
1、如果您的進水量在150方/天以下,您可以選擇一體化裝置,一體化裝置不僅佔地小,而且簡潔易操作,我們做過一部分一體化裝置處理系統,現在現場執行情況也挺好的。
2、如果您的進水量大於150方/天,但不到1噸的時候,您需要建一個汙水站,常用工藝裝置為格柵(或水力篩,柵隙最小為0.3mm)、曝氣泵、再加一個氧化溝或是AO工藝,最後加一個沉澱池,基本上可以達到間接排放標準。
3、如果您水量更大,那建議您去諮詢專業的公司,因為不同行業水質差異較大,選擇的工藝以及裝置都需要相匹配才行,並沒有一個非常統一、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
-
3 # 易啟優環境
中小型汙水處理的解決要從系統角度選擇汙水處理的規模及工藝,即從源頭預處理、核心處理工藝到末端回用,使汙水處理系統處於建的起、用得起的良性迴圈。
生物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BMR)是將微生物固定化的O/A生物濾除技術和生物濾膜技術有機結合,將原來的單一好氧生物流化床反應器改進為O/A複合生物濾池,同事採用既能生物降解又有過濾功能的生物濾膜技術。經過多年實踐,可研製出用於汙水處理的一體化裝置,適用於小型分散的汙水處理工程。
當日處理量小於400m³/小時,汙水管網建設不完善、佔地面積資源緊張、土建施工困難的地區推薦使用BMR整合式裝置化生湖汙水處理裝置。
首先,汙水處理站必須簡單,易操作,人工要求低。
其次,不能有汙泥等二次汙染
再次,執行成本不能太高
所以一般選用 格柵,厭氧,好氧(Biocleaner固化微生物),加藥沉澱,過濾出水。核心在於微生物是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