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七讀財
-
2 # 才華橫溢7
、
俗話說:吃不窮,喝不窮,計劃不周一世窮。我發現無論是錢多、錢少的都有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錢不夠花。
如果真的每月有一萬塊,在二三線城市還不夠花,那是沒有好好地理過財了。如果做到正確規劃,日子應該很滋潤了。
首先拿出每月的必須生活費和一些想不到的份子錢放入餘額寶,隨花隨取,非常方便的同時,還可賺取些小利息。這一項就我自己家說,留三千就夠了。
因為資金有限,日常開支剩餘的一部分可以先放在支付寶買些千元起購的定期理財。等攢夠五萬可以再買入銀行的一些定期理財。一般在4---5點的年化利率的產品都是比較安全的。
再有一部分就是做基金定投。不要小看這個產品,有些人氣定投產品收益率能到接近20%呢!
總之,不管選擇哪種理財,只要合理規劃。都會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
-
3 # 沈彌
首先,你需要明白一點,什麼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的定義就是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不降低生活品質的情況下)。顯而易見財務自由跟你每個月可支配的錢並沒有太大關係。
假如:你每個月的日常生活開支是5000元。那麼,你的被動投資收益需要大於5000元才可以讓你實現財務自己。記住是被動收入,如果這1萬塊是你的主動收入(大部分是工資性收入)。即便是再多也是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
目前,在保證本金安全的情況下,理財收益能達到年化收益10%就算不錯了。一年12萬的本金,收益1.2萬元。也就是說,每個月你的支出不超過1000塊,基本上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
如果不購買理財產品也可以選擇買個房子收租,以目前省會城市的房租價格。一個月2000元-3000元的租金收益還是可以的。這就要看你是否有一筆大資金買套房子了。
所以,建議要麼降低生活開支,要麼提高支配的理財本金。不然,很難實現財務自由的。
-
4 # 小e的家
每月1w做投資,個人建議先自己做一個可承受風險能力做個預估,然後在考慮投資,畢竟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然後根據自己的可承受風險能力,去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型別。
如果是我個人,會將其中的2000做一個貨幣基金定投,主要優勢是風險相對較小,急需用錢時可以隨意支配。
其中剩餘的8000,其中4000元作為定投股票,主選李笑來老師推薦:GAFATA這個組合,自己篩選。
(由於涉及到美股和港股,請自己找方法購買。)
最後4000元定投數字貨幣,比特幣或者以太坊,只選擇主流貨幣。
最後:
記住你做的是投資,而不是投機,無論你選擇什麼投資渠道,請提前做好功課,儘量去做自己看得懂的專案,不懂得不投。
投資前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週期,比如3年、5年,確定好時間週期後,你需要做的就是定投,然後不要去關心時間週期內的漲跌。
回覆列表
財務自由和你日常支出費用有關。比如說,我每個月月消費1k元。那麼年消費就為1.2w。只需要保證每年有10%的投資收益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
但是如果你說你的月消費為1w。一年有12w用於投資,那麼要產生100%的投資回報,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但每年投資翻倍顯然不太可能。所以還需要努力提高收入,創造更多的本金才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那麼現在每個月有一萬元可以投資,可以一部分做基金定投,一部分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平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