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間文學黑戶

    香案、月餅、水果承載普通大眾的中秋節傳統文化——祭月,舞臺、中秋節目、電視綜藝承載普通集體的中秋節傳統文化——賞月。拜月教其實不像電視節目描述的那樣亦正亦邪,中秋祭月、賞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集會習俗,按照集會要求完成人們對團聚、圓滿的渴望。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以月圓為兆,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北方人吃月餅,還有賞桂花、飲桂花酒的習俗。沒有桂花樹的泛漢文化圈地區呢?南方人吃月餅,以柚子、蕉樹芯作為臨時香灰缸祭月。這都是傳統節日文化的承載。

  • 2 # 破壁機資深銷售經理

    我感覺月餅在中秋節給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在孩提時代,由於生活的辛苦,基本沒有什麼零食和自己的零用錢,所以特盼望節日的到來,而中秋節就是自己特期待的日子,因為到中秋節,就有美味的月餅吃,老家的月餅很大個,裡面包著很多讓人流口水的餡!每當父母切月餅時,多麼希望父母可以切大一點給我,因為太好吃了!就因為這一小塊的月餅,我和同伴們可以回味好長的日子!長大後,我來到了美麗廈門,這裡的風俗是:每到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舉行博餅活動,包括公司、企事業單位!那是一種很盛大、熱鬧、歡快的節日氛圍,一家人,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一個集體圍成一圈,然後搖甩子:博出狀元、探花、對堂、五子、四進、三紅、二舉、一秀等等,博到什麼就領到相應的禮品,大家都玩的很開心!這種風俗在閩南金三角城市一直流傳著,據說這是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為了安慰駐守士兵在中秋節思念家人的心情而創立的博餅活動!當年那些想家將士們,也許沒有什麼好吃東西和禮品,而透過博餅轉移了思念家人的焦愁心情,為國勇敢堅守!而今天的博餅,變得熱鬧和豐盛,更包含著我們對和平和祖國強大的珍惜!

  • 3 # 情趣人生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過中秋節了,從小對中秋節就有一種獨特的情懷。大概是因為北京的秋天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秋高氣爽,藍藍的天,看著很低的雲彩,人們經過炎暑的夏天到了秋天後有一種期盼已久的舒適感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祖先的基因很強大,到了秋天人們有種收穫的感覺。我們的古人按照農事把一年四季總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中秋節是美麗的秋天裡的一個重要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節夕”或“祭月節”。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古時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有著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託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

    記得小的時候,80年代初,那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度時期,每家還不是很富裕。和大院裡的一群小朋友約好中秋節的晚上帶著水果、月餅。一起去一個小姐姐家的院子裡賞月。院裡擺好了小方桌和幾把小板凳。大家拿出自己帶的吃的,我也把媽媽給我帶的吃的放到小方桌上,小姐姐擺上更豐盛的吃的。大家賞月,吃月餅,聊著天。也許是小時候這次美好純真的經歷,讓我在每年中秋節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 4 # 老才

    這個很難定論,因為各地過中秋的習俗不同,南北有別,各省有別,甚至相鄰的兩個縣市都有不同的習俗。

    我所在的地方是廣東江門恩平市。這裡基本一臨近中秋節,親朋好友之間習慣互送物品,親戚之間一般是送一盒月餅,一個椰子,一個柚子,互相串門;朋友之間送月餅券。到中秋節那天早早的煲一鍋老火靚湯,配料一般是沿老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老鴨、蓮藕、大骨湯。外配上幾斤瀨粉,就是一天的主食。然後殺雞宰鵝請神拜祖宗。到晚上就熱鬧了:年長穩重的,陽臺或家門口擺上茶几,供上芋頭,月餅,椰子,柚子。一家人團坐賞月;而年青人就成團結夥呼朋喚友,買好各色食品烤架木炭,或山上或河邊燒烤。這裡面有門道:廣東人平時拼搏掙錢,有的甚至離鄉別井,一年中大抵也就清明,中秋,春節是要回家的,平時難得一聚的親朋好友正好攏到一起,敘舊,交流,聊天中不知覺間也能有出路。

    不知這算不算中秋文化呢?

  • 5 # 曾傳毓

    葡萄,月餅,美酒。青皮核桃成熟。

    秋天的月夜,涼風習習,天街夜色涼如水。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故鄉,思念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過年放煙花爆竹,是喜慶還是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