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康熙嗣位。這時洪承疇業已69歲,仍任大學士,卻感孤獨,於五月疏乞休致。朝廷幾經爭論,議政王大臣會議才授以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世職,世襲四世。1665年,洪承疇卒於京師私邸,享年七十三歲,清廷恩賜祭奠如制,諡文襄。可見並不是清朝虧待他。
洪承疇是明清之際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一個有重大爭議的歷史人物。洪承疇本是明王朝的重臣,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官至三邊總督、薊遼總督。但在松錦戰役中,洪承疇受明兵部尚書陳新甲掣肘,不能實現自己的戰略思路;加上那時明王朝已經十分腐敗,崇禎帝也不能給洪承疇以支援,導致松錦戰役失敗,他自己也被清軍所俘。經過清帝皇太極的勸降,洪承疇審時度勢,最後投降了清朝。他為清朝統一中國出謀劃策,參與清朝中央佐理機務,在招撫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靈塗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勸降鄭芝龍、得以順利進軍福建時,被譽為“開清第一功”。他降清以後,成為清初的開國功臣,在促使清朝統一、緩和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是於國家於民族有益的,是應該肯定的。
但是回想松山兵敗後,他“畏死幸生”降了清,成為鑲黃旗下的貳臣,留下千古罵名;經略西南時,因為“畏難”,幾次三番請求解任,想撂擔子逃脫。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關鍵時刻,洪承疇總是經不起考驗,挺不起脊樑,這充分表現出洪承疇性格中軟弱的、本質的一面,是造成他品行有虧的根本原因。因此,儘管他對清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但在清廷統治者眼裡,卻不足為憑,不屑一顧。這就是為奴才、為附庸者的必然下場。洪承疇的一生,實在可悲可嘆。
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康熙嗣位。這時洪承疇業已69歲,仍任大學士,卻感孤獨,於五月疏乞休致。朝廷幾經爭論,議政王大臣會議才授以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世職,世襲四世。1665年,洪承疇卒於京師私邸,享年七十三歲,清廷恩賜祭奠如制,諡文襄。可見並不是清朝虧待他。
洪承疇是明清之際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一個有重大爭議的歷史人物。洪承疇本是明王朝的重臣,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官至三邊總督、薊遼總督。但在松錦戰役中,洪承疇受明兵部尚書陳新甲掣肘,不能實現自己的戰略思路;加上那時明王朝已經十分腐敗,崇禎帝也不能給洪承疇以支援,導致松錦戰役失敗,他自己也被清軍所俘。經過清帝皇太極的勸降,洪承疇審時度勢,最後投降了清朝。他為清朝統一中國出謀劃策,參與清朝中央佐理機務,在招撫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靈塗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勸降鄭芝龍、得以順利進軍福建時,被譽為“開清第一功”。他降清以後,成為清初的開國功臣,在促使清朝統一、緩和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是於國家於民族有益的,是應該肯定的。
但是回想松山兵敗後,他“畏死幸生”降了清,成為鑲黃旗下的貳臣,留下千古罵名;經略西南時,因為“畏難”,幾次三番請求解任,想撂擔子逃脫。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關鍵時刻,洪承疇總是經不起考驗,挺不起脊樑,這充分表現出洪承疇性格中軟弱的、本質的一面,是造成他品行有虧的根本原因。因此,儘管他對清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但在清廷統治者眼裡,卻不足為憑,不屑一顧。這就是為奴才、為附庸者的必然下場。洪承疇的一生,實在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