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耗子胖成豬

    攝影中,保留影象的高光細節,最關鍵的要素就是“準確測光”,避免影象過曝。

    以下圖為例,白色的蒲公英是影象中的高光區,而且也是影象的主體,拍攝的時候,就必須非常小心的避免蒲公英部分過度曝光變成“死白”。

    至於影象中,出現暗部很暗,亮部很亮,影象光比過大,超過相機、手機器材能記錄的動態範圍的情況,我們稱為大光比場景。

    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濾鏡壓低高光或者使用多張不同曝光的圖片進行HDR疊合處理。

    例如下圖,就是使用了GND濾鏡將天空的光線壓暗了3EV,又在後期提亮了岩石的亮度。

  • 2 # 蕭小閒

    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有些自我矛盾。

    攝影新手,這個詞語出來之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剛買了一臺相機、單反的人群,這類人群連正常曝光都沒掌握你卻在這裡講保留高光細節。。。。。不切實際的。

    在原片只能儘可能多的保留高光細節,首先你要知道你手裡的裝置寬容度是多少,然後平衡片子裡的曝光點。

    這裡說一下主流機器的寬容範圍

    佳能:佳能的寬容度只有2檔半,這還是5D4這種,其他的兩檔半都沒有,旗艦機就更不要說了,更少。

    尼康:尼康一直都是寬容度為王,必經以前是軍工呀,目前再產的機器寬容度再3擋半到4擋

    索尼:索尼這兩年流傳一句話,現有索尼後有天,5擋寬容虐神仙。不過不是全線都有5擋,平均下來也是3擋半到4擋半吧。m系列 和r系列差距就挺大的

  • 3 # 上海尚鏡攝影化妝學校

    其實過曝是很多攝影師無可避免的會遇到的問題,畢竟數碼相機沒有負片那麼高的寬容度。其實這種問題處理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在拍攝的時候獎1-2檔曝光拍攝,然後再用後期軟體將曝光拉回來。

      最好是使用 RAW 檔拍攝,因為 RAW 作為未經相機內建軟體處理的原始文件,能夠保留拍攝下來的更多的細節,動態範圍也會更高,而相機直出的 JPG 是經過相機內建軟體處理過的,肯定不是那麼精準的保留我們想要的訊息。

  • 4 # 美一點攝影

    保留高光細節,主要注意測光位置,測光點放在高光位置,拍出來的照片才會保留高光細節,如果測光測到了暗部,高光部分就肯定沒有細節了。

    如果高光位置只是輕微的過曝,後期用軟體可以拉回來,但如果高光位置過曝太嚴重就沒辦法了。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民的名義》中,省廳級的祁同偉為何要怕李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