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手機,最近10年的進步已經非常大了,2018年的主流旗艦拍照手機,早就可以把曾經非常受追捧的專業卡片機松下LX5/LX7給淘汰了。
那麼,未來,拍照手機的成像質量或者拍照功能,還能有怎樣的發展呢?
我具體設想一下:
一、在不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手持拍攝慢速快門的畫質,在12寸的螢幕上或者A4紙張上列印的效果,可以令人非常滿意
目前,只有少部分拍照手機可以不依賴三腳架進行手持長時間曝光,而且畫質也只能在手機上看著還行。
我想,未來所有的拍照手機,包括幾百塊錢的拍照手機,都應該可以不用三腳架進行手持慢速快門的拍攝,並且成像質量,不僅僅只是在手機螢幕上看著還行,即便是在13寸的蘋果macbookpro膝上型電腦上看著也很優秀。
二、拍照手機,應該學會更加智慧的AI和更加智慧的影象區域性處理
就好比,日出日落,朝霞晚霞,現在的拍照手機,其內建的影象最佳化處理,還是不太先進。
我覺得,其實,主要還是這個日出日落和朝霞晚霞的最佳化處理最有實際意義了,至於藍天白雲的風景那就是太小兒科了。
三、在高感的成像質量方面,我覺得10年後的影像感測器應該還是會有新的突破的
雖然說,這個確實是恨困難的事情,不太敢想的事情。
但是,我總覺得,這個高感的成像質量,應該還是會比現在提升數百倍的了。也許10年後,ISO1600的成像質量就和我們現在ISO100是一樣的,我覺得還是有這個可能的。
最後,其實,我個人覺得,對於紀實攝影來說,其實現在的拍照手機算是很不錯的了。已經可以滿足了,即便幾十年後來看,你也不會覺得真的有什麼質量缺陷的了。
拍照手機,最近10年的進步已經非常大了,2018年的主流旗艦拍照手機,早就可以把曾經非常受追捧的專業卡片機松下LX5/LX7給淘汰了。
那麼,未來,拍照手機的成像質量或者拍照功能,還能有怎樣的發展呢?
我具體設想一下:
一、在不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手持拍攝慢速快門的畫質,在12寸的螢幕上或者A4紙張上列印的效果,可以令人非常滿意
目前,只有少部分拍照手機可以不依賴三腳架進行手持長時間曝光,而且畫質也只能在手機上看著還行。
我想,未來所有的拍照手機,包括幾百塊錢的拍照手機,都應該可以不用三腳架進行手持慢速快門的拍攝,並且成像質量,不僅僅只是在手機螢幕上看著還行,即便是在13寸的蘋果macbookpro膝上型電腦上看著也很優秀。
二、拍照手機,應該學會更加智慧的AI和更加智慧的影象區域性處理
就好比,日出日落,朝霞晚霞,現在的拍照手機,其內建的影象最佳化處理,還是不太先進。
我覺得,其實,主要還是這個日出日落和朝霞晚霞的最佳化處理最有實際意義了,至於藍天白雲的風景那就是太小兒科了。
三、在高感的成像質量方面,我覺得10年後的影像感測器應該還是會有新的突破的
雖然說,這個確實是恨困難的事情,不太敢想的事情。
但是,我總覺得,這個高感的成像質量,應該還是會比現在提升數百倍的了。也許10年後,ISO1600的成像質量就和我們現在ISO100是一樣的,我覺得還是有這個可能的。
最後,其實,我個人覺得,對於紀實攝影來說,其實現在的拍照手機算是很不錯的了。已經可以滿足了,即便幾十年後來看,你也不會覺得真的有什麼質量缺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