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題目而言,不應該再去糾結這個“不可抗拒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總之結果是不能跟“準備結婚的人”結婚了。
然後我再主觀的定一個前提。我想既然題主說了“準備結婚的人”,那麼題主應該表達的是,ta是愛對方的,是希望和對方結婚的,只是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但我還是想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是“被動”放棄,一種是“主動”放棄。
1、“被動”放棄。我所說的“被動”放棄,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對方放棄了我,而我只好也放棄。這種情況我肯定是心痛和不甘心的。因為既然已經決定了在一起,那麼困難和阻力我都會努力克服的,你現在“放棄”我,是對我的不信任。我們給過彼此承諾,而承諾,是彼此交換靈魂的信任。所以這樣的結果,我接受不了。
2、“主動”放棄。這是比被動放棄更讓人心痛的選擇。我放棄你 ,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我不捨得讓你分擔。我以為我是為了你好,我認為把你留在身邊太自私。這樣的情況下的割捨,才更加心如刀割。
立場不同,會為自己的選擇,使用不同的藉口。
你放棄我,我認為是你不信任我,你不相信我可以克服我們之間的阻礙。
我放棄你,卻要你相信我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我是愛你的。
但放棄了,又會怎樣呢?
其實,並不會怎麼樣。
會悲痛,會不捨,會後悔,但是,最終,會走入下一段生活。
畢竟為了一個人終身不娶(嫁)的人很少。
我會遇到另一個人,開始新的感情,對手戲換了一個角色,但劇情還在繼續,因為說實話,每個人的電影裡,主角都是他自己。
而當時無奈放棄的那個人,會成為我心底的回憶,我會時常想起,甚至說給現在的ta聽。
其實從生理上來講,我們都不會遺忘。所有遇到過的人和發生過的事,全部儲存在我們的大腦和心裡,一個叫做“往事”的資料夾裡。
往事這東西,它就在那裡,我從沒有忘記,只是不經常想起。它就像被判了無期,我可以偶爾去探監,它不越獄,我也懶得劫獄。
也挺好的。
就這個題目而言,不應該再去糾結這個“不可抗拒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總之結果是不能跟“準備結婚的人”結婚了。
然後我再主觀的定一個前提。我想既然題主說了“準備結婚的人”,那麼題主應該表達的是,ta是愛對方的,是希望和對方結婚的,只是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但我還是想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是“被動”放棄,一種是“主動”放棄。
1、“被動”放棄。我所說的“被動”放棄,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對方放棄了我,而我只好也放棄。這種情況我肯定是心痛和不甘心的。因為既然已經決定了在一起,那麼困難和阻力我都會努力克服的,你現在“放棄”我,是對我的不信任。我們給過彼此承諾,而承諾,是彼此交換靈魂的信任。所以這樣的結果,我接受不了。
2、“主動”放棄。這是比被動放棄更讓人心痛的選擇。我放棄你 ,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我不捨得讓你分擔。我以為我是為了你好,我認為把你留在身邊太自私。這樣的情況下的割捨,才更加心如刀割。
立場不同,會為自己的選擇,使用不同的藉口。
你放棄我,我認為是你不信任我,你不相信我可以克服我們之間的阻礙。
我放棄你,卻要你相信我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我是愛你的。
但放棄了,又會怎樣呢?
其實,並不會怎麼樣。
會悲痛,會不捨,會後悔,但是,最終,會走入下一段生活。
畢竟為了一個人終身不娶(嫁)的人很少。
我會遇到另一個人,開始新的感情,對手戲換了一個角色,但劇情還在繼續,因為說實話,每個人的電影裡,主角都是他自己。
而當時無奈放棄的那個人,會成為我心底的回憶,我會時常想起,甚至說給現在的ta聽。
其實從生理上來講,我們都不會遺忘。所有遇到過的人和發生過的事,全部儲存在我們的大腦和心裡,一個叫做“往事”的資料夾裡。
往事這東西,它就在那裡,我從沒有忘記,只是不經常想起。它就像被判了無期,我可以偶爾去探監,它不越獄,我也懶得劫獄。
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