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是過大年有好飯吃,新衣服穿,還能串門拜年掙糖果吃。那個年代,普遍貧窮,平時穿補丁衣服,吃粗茶淡飯!一般很少吃餃子和肉。只有每年春節例外!
小時侯一分錢一粒的水果糖都是奢侈品,大白兔奶糖一年能見到一粒就是幸運。物質的匱乏在今天看來似乎天方夜潭。每人一年六尺布票,一年也只有春節才可以換身新的外裝。
大米專供南方人,北方人食譜裡沒有大米。紅大米還不如小米飯好吃,晉祠大米得三斤玉米麵來換一斤。也只有過大年才能吃到一兩次!
小時侯住小平房,家裡條件好的生一鑄鐵爐,曾記得我們家有一水甕改制的爐子,一家人擠一間12平方房子,全憑煙筒散熱供暖。屋裡住人還要做飯。冬天大白天也不過六,七度。夜晚凍的流鼻涕。
一晃六十多年過去,真是往事如煙啊!是改革開放,我們才有了樓房居住,雖然居住在八O年代舊樓房中,卻有一種天壤之別感受。今天的年味正在逐漸淡化!尤其再也無法感受到兒時放鞭炮的歡樂!由於環保原因,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後使這個民族傳統最大節日平淡了許多。
春節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瑰寶!是我們農曆紀年文化的代表!一元復始是春天又個四季輪迴的象徵!民以食為天!春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後農耕即將開始!又一個春種,夏長,秋收的農忙季節重新啟程。無論我們貧窮還是富裕,這個傳統文化傳承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所在!
2019.2.1.即興作于山西太原!
兒時的記憶是過大年有好飯吃,新衣服穿,還能串門拜年掙糖果吃。那個年代,普遍貧窮,平時穿補丁衣服,吃粗茶淡飯!一般很少吃餃子和肉。只有每年春節例外!
小時侯一分錢一粒的水果糖都是奢侈品,大白兔奶糖一年能見到一粒就是幸運。物質的匱乏在今天看來似乎天方夜潭。每人一年六尺布票,一年也只有春節才可以換身新的外裝。
大米專供南方人,北方人食譜裡沒有大米。紅大米還不如小米飯好吃,晉祠大米得三斤玉米麵來換一斤。也只有過大年才能吃到一兩次!
小時侯住小平房,家裡條件好的生一鑄鐵爐,曾記得我們家有一水甕改制的爐子,一家人擠一間12平方房子,全憑煙筒散熱供暖。屋裡住人還要做飯。冬天大白天也不過六,七度。夜晚凍的流鼻涕。
一晃六十多年過去,真是往事如煙啊!是改革開放,我們才有了樓房居住,雖然居住在八O年代舊樓房中,卻有一種天壤之別感受。今天的年味正在逐漸淡化!尤其再也無法感受到兒時放鞭炮的歡樂!由於環保原因,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後使這個民族傳統最大節日平淡了許多。
春節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瑰寶!是我們農曆紀年文化的代表!一元復始是春天又個四季輪迴的象徵!民以食為天!春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後農耕即將開始!又一個春種,夏長,秋收的農忙季節重新啟程。無論我們貧窮還是富裕,這個傳統文化傳承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所在!
2019.2.1.即興作于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