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雖然說都是富士康代工,但總感覺兩個牌子的手機差別還是很大的,你怎麼看?

6
回覆列表
  • 1 # 機械之名

    其實提問者想知道富士康對待兩個客戶是不是有不同,蘋果的錢賺的多,好好幹,小米身上賺的錢少,一般般就好?抑或是想問,是不是小米的產品會不會比蘋果的產品質量差?

    首先有好多個誤解,或者說大家平時說的質量,品控這些東西,都是無影的東西,實際上工業操作是沒法進行的,現代工業對這些東西都有自己的明確定義:

    品控≠質量好壞,兩者沒有本質上的聯絡,品控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通常是講的一個製造系統實現質量目標的能力;對於如何去品控,工業上是有大致一致的方法論的,所謂的ISO標準稽核,通過了,就是說明這個工廠大致在採用大家認可的方式來控制質量。並看不出誰更牛x。

    質量,是講的一個產品,滿足人需求的能力,這是個不確定的概念。同一個產品,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同一個人不同時期的需求也不一樣,影響我們做決策的因素就是質量需求,我們通常說,手機從50樓掉下來都不壞,是耐用性,耐用性只是我們的質量需求的一種,想想,是不是我們並不一定把耐用擺在第一位是麼,公司的年會,你是主持人,你會去買個30年都不壞的軍包還是可能一次都用不了就壞了的Lv?

    質量成本,質量是有成本的,你想增強任何一個質量需求的強度,都是要出錢的,你想更耐用,用金屬代替塑料,更好手感,CNC代替模具,高續航,大電池,都是錢換來的,勞斯萊斯的缺點,除了貴,配件等待週期久,保養耗時高,油耗太高,折舊損失大,放在普通車上,都是致命的缺陷,但買勞斯萊斯的人,不太在意。他們對質量的需求就是,稀有,極致奢華。個人覺得,價格,也是一個質量需求。我們通常還會有舒適度,節能,外設的多少,服務水平……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質量需求。

    於是,工業社會下,所有的產品的最後狀態,都是質量需求和成本的一個平衡或者妥協的產物,質量是設計出來的,滿足指定需求的總和,品控則是保障這些設計能達成的一個能力水平。

    重點說明,耐用≠質量好,現在2020了,給你一個20年前,摔不壞的諾基亞2100,一個摔了大概率會碎屏的智慧手機,正常情況下,你會怎麼選,你的質量需求,變了。

    話說回來,說到富士康,小米、蘋果:

    都是不同的產品,質量當然有差異,同樣,品控的方法當然是有差異的,但是品控的差異來自於甲方的出貨標準。跟富士康無關。富士康做的是打手,那人錢財,替人消災。

    只說生產環節,富士康僅僅根據你提的要求,對良品率,工藝成熟度和工時需求等評估後要求加工費,雙方達成協議就開始。

    評估過程無非就是人機料法環測量,然而也是大致。

    人,人員的需求,需要什麼樣的員工,需要特殊技能培訓麼?工時預估多少?直接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多少?需要招人嗎,會不會有明顯的用工潮汐?

    機,用什麼樣的裝置,需要買新的還是提升改進加工精度就好?投資回報和回收大概是多少合適?

    料,有沒有難搞的物料?比如晶片會不會有供應瓶頸,銅材會不會有重大價格波動?核心零部件是不是獨家?是甲方供料還是自己採購?

    法,生產工藝成熟麼?用CNC加工金屬邊框和打磨玻璃可不是一樣的。良品率怎麼算,這個良品率還直接影響物料生產組織?

    環,有沒有環境因素?需要特殊的環境評估許可麼,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有沒有危險環境暴露可能?噪音?廢水?廢氣?無塵?

    測,測試程式如何?生產過程如何檢測?如何驗收?市場反饋的非設計DPPM接受程度是多少?

    量,你這麼高大上的要求,你給我多少預測?多少訂單?你給我1000萬和5000萬訂單價格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瞎說也是不行的,達不到預測可是有賠償的。而且對於組裝工廠來說,這個影響了以上的所有因素。

    這麼多的環節,有的公司全部丟給富士康幫搞定,當然現在的幾家手機廠,供應鏈都在努力建設,會有自己的長項,沒有也不會有誰敢全盤給富士康,自己只出設計。但是這些跟品控的標準關係不大,你給錢到位,我蝙蝠戰車都可以幫你量產,畢竟人家是地表最強組裝廠。

    由此,還是那句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你給什麼樣的標準,給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跟誰都無關。超標準了,意味著良品率低了,物料的浪費就多了,浪費錢,低於標準,甲方直接不要。都不划算。最最最核心的東西是,像手機這樣精密的裝置,製造已經是最末端了,他的質量在前期設計的時候各項核心指標已經定了絕大部分了,富士康只不過是傳球到了門前,抬腳的最後一個人。

    品控的水平,一般來說,同一個製造系統,水平的波動是不會太大的,否則這個製造系統就是不穩定的,不合格的,顯然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在地表最強的富士康工廠。我們要擔心的是波動,聽羅老師講單口相聲時候,講過一個概念叫產能爬坡,這裡爬坡的不光是產量,還有良品率,各家也有各家的手段去控制這個階段,這裡說的各家,有甲方有乙方。

    假設一個新手機,設計的使用壽命是一年,賣200,這種手機的使用環境就是某些特定區域的通訊工具,本身屬易損快換設定,設計一年內使用綜合故障率5%(天文數字)。幾年下來,資料顯示,大致一年內故障率達到4%,而且各年頭波動不大。這就是一個好手機。他滿足了設計要求,即便你一年裡用壞了倆,你超過一年手機就不行了,你抱怨他沒有大螢幕,因此你說這個手機是垃圾都是不公正的。你想要的是所有人任何時候買這個手機都要滿足所有人的質量需求,這個東西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不會存在於宇宙中。

    富士康工廠品控水平,對待小米和蘋果,基本沒有差異,基本上是同一個生產系統,富士康的做法不一樣,基本來自於甲方大爺的要求不一樣,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去保障交貨。

    小米和蘋果的質量哪個好,我不知道,這些都是質量部門的關鍵資料,完全有可能,質量資料顯示,小米的質量更好。更滿足設計需求。

  • 2 # 太陽系長兼地球球長

    品質控制可以有等級、就是要求上、

    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材料選擇上、因為富士康只是負責把手機公司採購的零配件安裝上而已、我認為、

  • 3 # 微木0310

    這個肯定有差異,從選擇到加工,到監督,最後到成品,步驟很多,每個環節也很繁瑣,所以要求精益求精,當然了,難度也不同,所以不同的裝置,肯定也有相差,但是目前基本上都可以完成任務,畢竟投入不同,價格不一樣。

  • 4 # 花落去

    富士康在手機代工市場中的地位,相信就不用多加贅述了吧,最有名的是iPhone。當然其他的小米,華為等等其他品牌也都有在富士康代工手機。

    那麼,今天我們來閒聊一下,為什麼富士康代工的手機有好有壞,質量不等。

    1.材料不同,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給了差的材料,卻想要好的手機,這不是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嗎,當然不可能實現,就算是同樣的材料,比如說是塑料後蓋,但是提供塑料後蓋的公司的質量標準不一樣,那麼也會影響最後的成品。

    2.生產的地方不同,這個就像是美食一樣,總公司或者主要的分公司,跟著的都是幾年的老人了,業務能力嫻熟,而一些不重要的分公司,經歷的事情比較少業務能力不嫻熟,所以才會產生質量有偏差的問題,但是我看來這樣的偏差,在精密儀器的測試下會蕩然無存,最多就是質量差的廢品稍微多一點,然後被淘汰。

    3.成品的標準不同。各個公司對手機產品生產出來的質量在國家規定的範圍下,有著自己的想法,這樣也會造成質量的偏差,越苛刻產量越小,廢品多,價格也就高了,而那些廢品的價值加在了手機的價值上面,就會讓手機價格提升一個臺階。

  • 5 # 犟驢子

    當然會有差異,有朋友在富士康工作,他說蘋果對富士康的品控要求是極高的,甚至達到變態的地步,當然花的錢也有差異,品控好自然對人力物力的投入就大,所以,蘋果貴還是有貴的道理啊,小米實惠也有實惠的不足

  • 6 # 小貝愛跳舞

    普及一下電池的產地的知識吧: “電芯”--就是把電池扒開裡面銀白色的金屬物體,小米的電芯有LG、索尼、和珠海光宇的, 原來米1的電芯是LG的,官網曾經銷售過49元的中國產電池電芯就是珠海光宇的不過早就沒有賣的了。米2的電芯是大部分是索尼的,也有一部分是LG的。小米在電芯的使用上和蘋果三星的檔次是一樣的,這一點還是比較有良心的。不像某些中國產大牌,2千多3千塊了還是用中國產電芯,大部分連產地都不標的。 “電池”--電芯加上保護電版再加上框架和包裝貼紙經過封裝、老化、測試之後便是成品電池了,參與這個過程的廠家叫電池生產廠或組裝廠或封裝廠。 小米電池的生產廠家有福建飛毛腿、深圳德賽、深圳欣旺達。“飛毛腿”是老牌電池廠,香港主機板上市公司,股票程式碼01399,2012年營業額18億元。 既有自有品牌也有OEM代工業務,飛毛腿集團自有品牌有很多分廠和授權廠,電池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都是打著飛毛腿的牌子,並不是飛毛腿原廠生產的,所以很多人誤解認為飛毛腿的電池質量不行,實際上飛毛腿作為老牌大廠質量還是不錯的,摩托羅拉、中興、華為很多電池都是飛毛腿代工的,這和市面上20幾30多甚至只有10幾元的所謂“飛毛腿牌”的電池不是一個概念。 深圳德賽是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程式碼000049,201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31億,今天中午收盤價格高達64元,德賽是三星、蘋果的重要供應商,德賽的蘋果訂單量佔公司代工頂單的近70%,質量當然也沒話說。 最近小米新增了一個電池供應商“深圳欣旺達”,欣旺達 是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程式碼300207,201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14億,是聯想、華為、oppo、步步高、中興、索尼、小米的供應商,同時公司佔蘋果iPhone、iPod產品電池供貨量的20%左右,也是一家實力雄厚的電池企業。 手機電池的好壞主要在於電芯,同時也是電池成本最大的一塊,小米手機電池的電芯都是國際大廠的原裝電芯,質量上肯定優於中國產電芯的,同時電池代工廠也是有相當規模的上市公司,有著非常嚴格的品控,否則也不會進入蘋果的供應鏈,所以小米電池的質量是有保證的。其實蘋果、三星、諾基亞、索尼的電池都是國內代工的,華為、中興自己也不生產電池,只不過他們不把代工廠的名字打在電池外殼上而已,國內的小品牌手機的電池更是聽都沒聽說過的小廠,電芯也是能有多便宜就用多便宜。至於飛毛腿、德賽、欣旺達三家生產的電池誰更好到不用糾結,電池生產前小米肯定是要給一個技術標準,廠家都是按照標準生產,只要電芯一樣,效能也不會有什麼區別,頂多是外觀模具上有細微的差別罷了。當然原裝電池的價格當然是很貴的,小米電池99元的價格相對進口品牌同樣在國內生產的電池動輒1、200的價格還是很合理的,當然小米做活動的時候價格更低就更有價效比了。如果你實在覺得還是貴了,買相容電池也行,但是淘寶上的20幾塊到6、70的所謂小米原裝電池多如牛毛,沒有火眼金睛就別買了,因為99%都是高仿的,成本很低。與其買個高仿的,不如買個品勝的,雖然是中國產電芯但是起碼品控有保證。 另外,小米的代工廠有兩家:一個是南京英華達英華,是臺灣英業達(臺灣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代工過摩托羅拉,蘋果的IPOD nano 等,也曾經推出過自有品牌的小靈通。還有一個是河北廊坊富士康,全稱是富士康精密電子(廊坊)有限公司,是富士康主要的代工基地之一,員工10多萬。 現在很多童鞋有個習慣,一看見中國產的東西開罵,看見小米的電池是飛毛腿的電池就罵垃圾,看見小米的包裝盒上寫著河北廊坊就罵是作坊。小米公司在北京,河北廊坊生產手機在地理上當然有成本上的優勢,要不然產地寫法國巴黎估計也沒人敢買了。小米現在銷量大了,採用不同的代工廠和零配件供應商是分散風險,保證供應的必然之舉(小米的觸控式螢幕也有多個供應商),在行業內也是及正常不過的,將來也許還會有更多廠家參與進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美齡和宋慶齡都受過高等教育,卻為何染上煙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