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大青
-
2 # 快看這裡有好吃的
炒雞蛋的烹飪就是熱油將雞蛋中部分水分蒸發,油脂的高溫使得雞蛋的蛋白質變性凝結的過程。所以要想雞蛋蓬鬆柔嫩又有蛋香,那麼油量、蛋液和火候這三方面都至關重要。
⑴油量:
油是炒菜時候鍋具和食材之間的媒介,如果雞蛋要炒的蓬鬆柔嫩,那麼油的用量就不能太少,不然的話熱力沒辦法更充分地傳達,甚至還可能會出現粘鍋的情況。
⑵蛋液: 首先雞蛋還是用蛋液濃稠一些的土雞蛋比較好,其次蛋液的 攪打一定要特別充分 ,以此 將更多的空氣混入其中 ,這樣在加熱的時候蛋液中的氣體會受熱急速膨脹起來,順來就會把炒蛋撐得更加蓬鬆。
⑶火候:雞蛋本身是很容易熟的食材,所以不太挑火候,但是如果我們需要蓬鬆柔嫩的口感,那麼就需要至少中火以上(150度左右),時間大約是25到30秒。只有足夠的油溫才能在蛋液完全凝固之前,充分的讓其中水分和氣體大量蒸發,以此得到蓬鬆柔嫩的口感。
-
3 # 企鵝司兒令
簡而言之,在家裡炒蛋時只需注意五點(外加一點非必須的進階事項)即可炒出蓬鬆香軟的雞蛋:1.雞蛋充分打勻。2.不粘的鍋。3.油略多。4.大火熱油,小火炒蛋,全程少動鏟。5.趁熱吃。
進階事項:打蛋時加入適量水或油脂等液體。
且聽我慢慢分析。
炒雞蛋蓬鬆的質地=含有大量氣體+蛋的熟度要恰到好處,不欠生、不過火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尋根溯源,來看看為什麼做到上述注意事項就能實現題主的目標。
充分打勻用力攪打,可以在蛋液中帶入大量空氣。蛋液倒入鍋中受熱後,空氣膨脹,又被凝固的蛋液兜住,炒雞蛋在蓬鬆之路上成功了大半。做過蛋糕的朋友對這點一定印象深刻。當然炒雞蛋的蛋液不用打發得像蛋糕糊似的,用力打到表面佈滿泡泡就行。
不粘的鍋強調不粘無非就是為了保證雞蛋的完整性。想想看,支離破碎的雞蛋又怎麼兜得住空氣,又怎麼蓬鬆得了呢?
並非一定要用帶塗層的那種不粘鍋,保養得當的鐵鍋也能做到炒蛋不粘。專業的中餐廚師(參見王剛)做大部分炒菜都用同一口大個頭鐵鍋,通過煉鍋等手法,就能做到絲毫不粘。他們在炒蛋時會強調全程不斷旋鍋,使蛋餅受熱均勻,並且中途還要進行大翻鍋動來煎另一面。試想,一口粘的鍋又怎能勝任呢?
當然,我們在家裡炒菜,為了降低難度,還是用不粘鍋吧。
油略多是指要用比平時炒菜多大約三分之一的油。油的沸點比水高,加熱之後倒入蛋液,能促使雞蛋快速蓬髮。
浙江有道傳統地方名菜跑蛋,標準搭配是4只雞蛋配75毫升色拉油!!!
老祖宗通過基因告訴我們:脂肪+蛋白質=香+好吃。可今天的科學告訴我們,在滿足與生俱來的口腹之慾時,還得注意健康問題。
再者,結合上一點鍋具選擇可知,專業大廚用油多還有防粘功效。因此,咱們自家做的時候,用不粘鍋,油略多即可。
大火熱油,小火炒蛋,全程少動鏟這點針對的也是自己在家裡炒蛋的做法。用大火將油燒熱後,倒入蛋液,立即轉小火,待其慢慢成型。可以用筷子打圈蛋液均勻受熱(模仿專業大廚“不斷旋鍋”的動作——山不轉水轉),此時仍然可以保持雞蛋凝固後的完整性。如果過多地用鏟子翻炒,柔軟的雞蛋就會被打散。
趁熱吃還是熱脹冷縮的原理。起鍋後的炒蛋最好趁熱快吃,否則裡面的空氣遇冷收縮,蛋也就癟了,蓬鬆的口感不復存在。並且隨著溫度降低,人對香氣、味道的感知也隨之下降。總而言之,炒雞蛋就沒那麼好吃了。
再說回之前的跑蛋。這道菜之所以得了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在過去,此菜是即將烹製完成前,要敲響炒鍋,以此打招呼叫跑堂(服務員)的來拿菜,跑堂一到,菜即滑入盤中,跑堂端起此菜要快步送菜,近似小跑,使送到食客面前的蛋餅還在熱油作用下膨脹不下癟,稍送慢蛋餅下癟,賣相難看,因快步送菜而得名為跑蛋。”(資料來源: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的由鄭壽根縮寫的《蘭溪菜譜》一書)
蛋中加入液體蛋敲入碗中,新增適量油脂或水後再打蛋,能夠使成品的蓬鬆度更上一層樓。原理麼,各位可以從上述五點中找:)我在這裡就賣個關子啦!
這麼做倒不是我的經驗,中外大廚都有相應菜譜傳世。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粵菜名廚陳榮有道名為“黃埔炒蛋”的作品,做法重點便是打蛋時加生油!而大名鼎鼎的美食節目“地獄廚房”裡介紹的美式炒蛋,也與陳大廚的做法異曲同工:打蛋時加一大塊黃油!
其實蛋中加黃油的做法並非美國原創,美食大國法蘭西的法式炒蛋即強調加優質黃油,並引以為傲——只不過,在那片土地上,每一位廚子都驕傲得很,為了黃油是加固體的還是液體的,都要炒得不可開交呢:)
孰是孰非,大家試試便知。哈哈,我且躲開,炒蛋去嘍!
-
4 # 註冊營養師王華
雞蛋是種很常見也非常健康的食材,富含優質蛋白質,蛋黃中更是含有維生素A、卵磷脂等,除了嘴常規的煮雞蛋,蒸雞蛋羹等等,雞蛋基本可以和各種菜來搭配,也是百搭菜品了。
炒雞蛋更是被大家所喜愛了,那麼如何更蓬鬆呢?
第一,充分攪拌。建議用一個較大的不鏽鋼碗來裝雞蛋,然後用手動打蛋器充分攪拌,混入大量的空氣才能讓雞蛋受熱時變得蓬鬆、輕盈,口感更好。
有些人炒雞蛋就一個很小的碗用筷子簡單劃拉幾下,那樣的雞蛋口感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充分熱鍋。最好用鐵鍋,受熱相對更快,鍋中的油燒熱,鍋邊甚至開始冒煙,然後倒入蛋液,等周邊凝固之後,可以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輕輕攪拌打散,這樣雞蛋就是比較輕盈的狀態了。
第三,油大,真的需要嗎?毫無疑問,外面飯店的炒蛋是需要大量油的,甚至你看很多美食視訊做炒雞蛋也是。類似於炸雞蛋了,雞蛋迅速裹進去大量油脂,當然會口感很香。但本身很健康的食材,真的不太建議這麼做。
我的做法有兩種,一是前面說的鐵鍋,加有潤好鍋少量底油炒,不沾也很香。
二是可以採用不粘鍋,也是很少的油就可以。
家庭實踐表明,充分攪拌,混入大量空氣,比多油更重要,而且更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
5 # 食上
我6歲的時候,因為比較饞,當時嫌媽媽炒的菜不好吃,於是就偷學了人生中的第一道菜“炒雞蛋”,這一炒就是30多年,作為一名資深的雞蛋發燒友,這個話題,我還是有一點的經驗可以分享。
雞蛋炒蓬鬆,炒的好吃,有幾點比較關鍵:
1、雞蛋炒前要充分打散
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攪動,朝一個方向即可。雞蛋打入到碗中後,並且用筷子快速的像一個方向攪拌後,雞蛋會變得更加的嫩滑,而且時間越長越好吃,鮮嫩。雞蛋在下鍋前,要進行攪打,而且是要狠狠的攪打,這樣才更加好吃。以往只知道有攪打這一步,不知道原來攪打雞蛋能讓雞蛋變得更加的鮮嫩蓬鬆,這個道理真的是吃了30年的雞蛋才知道。
2、雞蛋炒前,鍋內溫度必須要高
咱們老百姓家裡的燃氣灶,相比飯店裡的,溫度要低很多。所以,炒雞蛋時,咱們家裡的鍋就得先預熱,熱鍋後入冷油。
3、炒雞蛋油要多放,不要捨不得放油
有人可能會認為,油放多了,雞蛋會不會很油膩啊,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雞蛋比較吃油的,油少了,一是會粘鍋,二是雞蛋沒有色澤,炒起來也不會爆滿。
4、油加熱時,倒入雞蛋,不要馬上翻炒,讓雞蛋自然定型膨脹
5、其他
還有人會說,雞蛋打散時,放入一點點溫水,也能讓雞蛋顯得蓬鬆。但我本人認為,能自然炒到蓬鬆的,就不要用水。
最後,送上我最近做的幾道和雞蛋有關的菜,跟大家分享:
-
6 # 葉子茶館
首先,我們在攪拌雞蛋時就應該注意方法了。我們在磕破雞蛋時最好還是輕輕的,這樣既可以減少食材的浪費,也使蛋清和蛋黃保持分離。在攪拌時,可以在碗中加入一些溫水,一定要攪拌均勻,要不然炒出來的雞蛋不僅會在口味上欠佳,外形上也是很醜的。
我們在磕雞蛋時要小心一點,但是攪拌雞蛋時最好還是用點力氣。將攪拌的筷子儘可能地浸入雞蛋中,最好是伸到碗底。在攪拌時,多用點力氣,但是用力一定要均勻一點。你這時可以看看,雞蛋中間有旋渦,力氣用得還算是均勻的。你運動筷子時,當你觀察到雞蛋液要越出碗時,你就可以停止攪拌雞蛋了。當你看到碗裡的雞蛋液上方有很多的泡沫,那你攪拌的雞蛋就算是成功的。
-
7 # 慈康愛做飯
選擇的雞蛋很重要
現在市面上的雞蛋種類要很多種,比如土雞蛋,柴雞蛋和普通雞蛋,土雞養殖時間長,而且吃的都是農作物,比如玉米、菜葉等等,下的蛋會比其他型別的雞蛋更加金黃,而且蛋液也更濃稠,這樣炒出來的雞蛋也會更加蓬鬆。
油溫很重要炒雞蛋油溫不要太高,熱鍋涼油,第一步先多倒點油滑鍋,留一點點底油,其餘的油可以倒掉。油溫5成熱就可以倒入雞蛋,倒入雞蛋的時候還是要變攪拌邊倒入,這樣可以使雞蛋混入更多的空氣,雞蛋下鍋後待一面成型之後要不斷推動雞蛋,使蛋液都能充分膨脹,這樣炒出來的雞蛋更加蓬鬆(整個過程大概45秒左右,看雞蛋多少)。
-
8 # 天然力
炒雞蛋是很多人的所愛,百吃不膩,男女老幼無不喜歡。但很多人炒出來的雞蛋不怎麼蓬鬆,吃起來的口感就不怎麼好。那要如何做炒出來的雞蛋才蓬鬆呢?其實方法很簡單,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享雞蛋怎麼炒才更加蓬鬆。
然後儘量打散,別偷懶哦!打散的蛋液是蓬鬆的基礎。
先熱鍋,等鍋有點冒煙後下油,油量要多點,沒油雞蛋是炸不起來的,下平時炒菜2-3倍的油,等油溫到7成熱下蛋液,這樣炸出來的雞蛋特別蓬鬆,還很滑嫩。
是不是很簡單,2個要點,一是蛋液要儘量打散,二是鍋要熱,油要多。
學會了嗎,下次按我的方法試試,看看是不是不一樣。
回答完畢,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幫到你。
-
9 # 蘇蟹閣
一般來說,要讓炒雞蛋更加蓬鬆,可以通過兩種方式:1、增加炒蛋中的空氣含量。2、在蛋液裡新增水、牛奶等液體。這兩種方法都能讓炒好的雞蛋吃起來蓬鬆軟嫩。
增加空氣法讓炒雞蛋蓬鬆的主要因素就在於它最後包含的空氣量。蛋在加熱過程中,蛋白凝固,內部水分蒸發造成氣泡就會在雞蛋裡堆積,如果進行大幅度的拌炒、翻炒,這些整齊和空氣氣泡就會破裂,這樣炒好的蛋就會憋縮,不夠蓬鬆。
因此,我們在打雞蛋的時候,可以把碗傾斜一些,筷子打蛋的幅度增大,讓更多的空氣進入蛋液中。
不過這個方法也有缺點,如果水加多了,雞蛋的味道勢必會變淡,大家在增添水分時候需要酌情考慮。
-
10 # 我的廚房我來做主
要想雞蛋炒出來蓬鬆,注意以下幾點:
1.蛋液中加入一點小蘇打,小蘇打有蓬鬆作用;
2.打蛋液是要快速,讓更多的空氣進入蛋液中;
3.鍋要熱,入鍋後快速翻炒出鍋。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大青,以前我讀初中那會,老媽沒在家叫我自己炒雞蛋下飯吃。我剛把雞蛋炒好,老媽就從外面回來了,見我把雞蛋炒成這個樣子,笑了笑說:娃兒,雞蛋炒的好,老婆討得早!沒想到讀初中的我居然把這句話給記住了,苦心“研究”炒雞蛋,動力十足。經過多年的實踐,老媽說的對,剛過20多的我就把老婆討了,果然雞蛋炒的好,老婆討得早!尤其現在孩子上學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會給孩子做一道關於雞蛋的美食,如煮雞蛋、蒸雞蛋、炒雞蛋、荷包蛋換著花樣給孩子做。早上做的就是炒雞蛋,孩子也最愛吃炒雞蛋,軟軟嫩嫩、蓬鬆金黃、香味濃郁。怎樣才能把雞蛋炒的那樣蓬鬆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炒雞蛋的祕訣。
【哪些不能節省】
一是:蛋液要攪拌充分,尤其是蛋清與蛋黃要攪拌均勻,這樣炒出來的雞蛋才會顯得金黃。二是:要加點醋、幾滴白酒或者清水。醋和白酒遇熱很容易揮發,加到雞蛋裡,在炒雞蛋的時候,能夠讓雞蛋液充分膨脹起來,顯得更加蓬鬆。清水遇熱蒸發,也會刺激雞蛋液的膨脹。三是:控制油溫。前面說了食用油不能少,而且要把有煎到冒青煙。但是可別就下蛋液了喲,需要調整一下火力,用中火把油溫稍微降低一些,再把雞蛋液都倒進鍋裡。這樣蛋液在油溫的刺激作用下,不僅金黃鮮香,還會非常蓬鬆。說了這麼關於炒雞蛋的內容,那麼具體該怎麼炒雞蛋才會更蓬鬆、更香呢?咱們簡單說一道炒雞蛋的菜,和大家一起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