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漢藝術工作室
-
2 # 老楊羊
不知道從何時起開始叫做紋身了 而且很多人也認為.可能絕對文身的文字不應該這麼簡單把。我們可以看看“紋”字是什麼意義。新華字典給出的含義是“絲織物的文理,物件的文理:紋理。紋飾。條紋。水紋。指紋。斜紋。”在詳細解析中還有一條記載“也作文身,即以針刺面板,抹上顏色,以留下永久性的花紋,有美化或表示身分地位的作用 ”由此可見‘文身’是正確寫法。‘紋’也可代表‘文’二者含義在這個詞中是相同的。所以說兩種寫法都是正確的。
拓展知識
文身起源於中國的‘黥’也叫墨刑,是用刀沾墨水刻在罪犯和逃兵的身上作為印記。
到了唐朝文身就逐漸被群眾所接受,唐朝段成式的筆記《酉陽雜俎》裡,記載了很多關於那個時代紋身之事。
再到宋朝我們一提四大名著水滸傳,大家就能聯想到 花和尚魯智深 九紋龍等人物。文身那時候被稱為花秀,那時候有一身好的花秀是值得炫耀之事。
確切來說,文身本就應該是這個“文”,這一次最早出現《左傳·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祼以為飾,豈禮也哉。”《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隨著網路用語的盛行“文”身被大家習慣用這個“紋”所替代,“文”與“紋”為通假字,諧音,還有人稱之為刺青,英文“tattoo”,都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