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現多彩貴州

    我是七零後,對這個問題有著屬於七零後永遠抹不去的人生記憶。

    那時候,屬於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基礎薄弱,任何物質的東西都需要按人口分配,家裡人口多的,往往因為吃不飽肚皮而常常在鄰里之間互助。人們的物質生活不夠富裕,精神生活也沒有現在這麼多好高騖遠,每到過年,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新衣服和紅燒肉,而家裡的大人則需要想盡辦法儘量讓年夜飯多一些豐富,能在年三十的團年飯上,有一道魚做的菜餚,才叫真正的“年年有餘(魚)”過春節。因為那時候整個國家體制都是食物分配,所以貧富差距小,人與人之間也沒有更多值得炫耀和追捧的東西。平等,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裡,更體現了每一個人或家庭,關於對“幸福感”的詮釋。市場上沒有天天看漲的物價,春節的食物和物資雖不如現在琳琅滿目,“萬元戶”是一個很驚人的稱呼,於是,人們並不富裕,但心中踏實快樂。

    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拓寬了人們的視野和追求,國家也逐漸更加富裕和強大,從年夜飯的餐桌上,開始體現出人和人,家與家之間的收入和支出不同,貧富之間,開始有了第一次的分道揚鑣,市場經濟,也因為有了更多的組成部分,而變得更為活躍和多樣化,商品物資不再需要國家的分配製度,由市場自行調節。於是,更多人在攀比和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精神世界開始變得萎縮和荒蕪,忙於生計奔波,而無暇顧及享受生命Sunny,時至今日,比比皆是。

    最後,辛辛苦苦了一年,買了一大堆年貨,用掉了不少的勞動所得,抓緊在春節法定假日裡迅速消化掉,然後隨“春運”,回到各自所在的城市或工作崗位。

    最後,在這場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的共同追求中,快樂,愈加成為一種奢侈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魂中"曇天"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