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士之鞭
-
2 # 新觀察視界
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寫道:“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葉文中認為司馬遷加了一個表示或然的“蓋”字,是對《呂氏春秋·遇合》中孔子“弟子三千”的說法沒有什麼把握。但是,司馬遷介紹孔子弟子的情況主要不是在《孔子世家》,而是在《仲尼弟子列傳》中。其開篇第一句就是“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隨後文章就對這77人作了簡單介紹,其中35人有姓名、有字、有年齡,其中又有27人有言行,另外42人有姓名和字,並作列表,但是沒有年齡,在當時的一些書籍上也沒有介紹(我認為有關孔子弟子事蹟的儒家書籍可能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期被燒燬了)。這樣,根據《史記》,孔子有名有姓的弟子就達77人,精通六藝的就有72人,那些沒有姓名或無法考證的弟子、不是精通六藝或僅精通一兩藝的弟子顯然將更多。
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孔子的“三千弟子”應該是指孔子一輩子收的弟子的總和。以孔子周遊列國的行跡來說,在每個國家應該有相當數量的弟子,屬於短期班形式,有的可能只跟隨學幾天,有的幾個月。二,孔子的“三千弟子”也不應該僅是跟隨孔子學習所有課程的弟子,還應該包括那些可能只學一點點知識的弟子。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我想孔子“三千弟子”的說法還是可信的,即使真的沒有三千,但是其弟子數量也是比較多、比較龐大的
孔門弟子是“72”還是“77”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取法。所以,當我們知道孔夫子的學生很多,並且有“七十二賢人”,這就可以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