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琢磨先生吖
-
2 # 每天知道點什麼
需要看“大家”是感性偏多的還是理性偏多的。如果是感性偏多的大家,本身是非常容易在感受上受影響的,那麼在錯誤相當的情況下,弱勢者一般在表象上會有一定的體現以更加引發感性的大家的同情,所以這些表象會引導大家更主觀的朝向弱勢者的處境思考;如果是理性偏多的大家,在錯誤相當的情況下,即使弱勢者體現出弱勢的表象,理性人群依舊會理性分析。所以此題目關鍵取決於“大家”是什麼樣的大家。就拿我自己來舉個例子,我是一名老師,平時會遇到一些學生之間有些小摩擦的問題,如果這件事中,兩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錯誤,但其中一個一直在哭表現出很委屈的樣子,我不會見此狀就站在哭著的孩子一邊覺得他的問題更小,我會安慰他,但是依舊會公平公正的對待這個問題,讓兩個孩子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同時知道以後怎麼做,因為我是一個較理性的人。那如果是一個較感性的老師在處理,很可能會受到哭著的孩子影響。所以,這個問題不在於如何讓弱勢者不表現出弱勢,而是旁觀事實的人如何能尊重事實本身,尊重公平公正。以上~歡迎小夥伴們跟我分享~
理論上應該要站在弱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為在錯誤相當的情況下,正常人一般都會僵持不下,但其中肯定會有弱勢存在,弱勢存在便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站在弱勢一方,很容易滿足另一方因為錯誤相當的情況下所佔據的心裡優勢,但事實上只要有一方認錯,事情理論上就應該能完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