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波的VLOG

    你是不是常常用糖果來獎勵孩子?希望透過獎勵糖果的方式,來激勵孩子的某種行為,讓他們產生去完成某件事情的動力?很多家長都習慣用這些話來激勵孩子努力複習好好考試,雖說獎勵的方法能給孩子增加動力,但是倘若方法不對,也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家長一定要搞明白。

    就拿學習來說,學習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可是父母用物質獎勵,讓孩子誤以為學習是為了得到獎勵,是為了父母學的。當父母不再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會覺得憤怒,不願再去做本該自己要做的事。物質獎勵是有用,但如果我們過分使用物質來讓孩子學習、養成某種習慣,這就是用外在的物質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學習就是為了得到某種獎勵。

    精神激勵遠比物質激勵的效果更好、更持久

    孩子自出生以來,最渴望獲得的便是父母的關注、接納和認可。說到這裡,不得不再次提起溫尼科特的那句話:“嬰兒仰望他的母親,在母親眼中看見他自己。”可以說,孩子後天所有品質的建立都離不開父母。

    比如從最初的安全感建立,到後來的自信、自尊、自我價值感的建立,都是在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下被滋養獲得的。表象的行為習慣更是不例外。在面對孩子本該自己完成的事情時不要輕易的給孩子獎勵,而是要告訴孩子: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自己。

    大部分孩子其實很願意討父母歡心,也喜歡幫忙做某些家務,只要你對家務的完成程度和時間要求別太高。比如,很喜歡整理衣物的孩子,因為家長的過於挑剔和著急,打消了孩子繼續做事的積極性,這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所以,對於孩子喜歡做的某項家務,一定要支援他去做,需要你做的只是給孩子必要的指導和安全防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事明明對身體傷害很大,卻還想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