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Y36521024
-
2 # 音形世界
孔子一生最崇拜的人是周公。周公邦助武王打天下、定禮樂,同時也是文王《周易》的第一傳承人,是文王之後的第一大軍師兼文豪。他不僅俱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更是跨越殷商、文王、武王、成王的三朝元老兼謀臣.是西周800載文明的奠基人。沒有周公《周易》早就失傳了。孔子其所以能解《周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得道於周公。孔子正是由於修編了《周易》所以他深諳易理非常崇拜周公。他在向老子問道時提到周公(想借周公尋找話題)沒想到遭到老子的嘲諷 ,原因就在於他所知的易理其實是有時效限制的。時下的時局遠不是800年前的樣子。他並不瞭解周室禮崩樂壞面臨分崩離析的內幕。老孑講的是玄學,是道的深層原理,不是普通的易理,因之孔子與老子雖然都在論道但所見並不合拍;且不合時局。孔子宣揚的"克己復禮"意在維護西周沒落時期的奴隸禮樂制度,簡單地說是維護西周統一,反對東周分裂造反,因之遭到戰國時期列國的反對,甚至還在後世上演了"焚書坑儒"的悲劇!
-
3 # 護法天瓶
禮即禮法,當然,這個的理解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儒家的本質是人乘宗教,仁義禮智信分別對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所以在這種道理來看。禮應該是對應不邪淫。佛法中說,戒律最重,持戒福報最大的戒律就是殺戒和淫戒。宋明兩朝,宋乘仁德,對應不殺生戒,明乘禮德,對應不邪淫戒,都有非常大的繁榮,所以禮應該是對應不邪淫。
不邪淫的人,福報牢固,面容一般比較秀美,因牢固端正而秀美。不染俗氣。佛經中說,不邪淫者,面若月光,因不邪淫故,澄澈明麗。這就是邪淫戒的福報。所以無論男生女生,一旦邪淫,會迅速變醜。面容猥瑣。
不殺生對應厚,不邪淫對應清貴,不偷盜對應淨,不飲酒對應通達,不妄語對應實。不邪淫的人有一股貴。我們一般說某某人有一股貴氣,由不邪淫而來。
那換言之,邪淫對應賤。邪淫的人一般福報削減,很賤,容易人微言輕,遭人欺負,被人排擠。
當然從儒家本身的理論說,禮是禮法,即戒律本稱呼,不殺生為禮,尊敬他人為禮,愛護弱小為禮。守護正法為禮,為何,禮為戒律,衣冠。禮也是由畜生到人的最大差別。人道由禮而來,即乘五戒而來。而不是什麼進化來的。
明乘禮運,恢復衣冠,禮為愛敬戒律,所以明比較注重綱常。明皇帝官員喜歡爭論國綱,禮法。禮為善道之源,即戒律為善道之源。所以禮者善。明大興善。後來明風傳到南韓,什麼善明大街,善恩大學,諸如此類。
-
4 # 鼎原春早
“禮”為西周之禮,也就是“仁”,也就是公義,公理。
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為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
《論語·衛靈公》中,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義”,知道“義以為質”中的“義”是“禮”的質,是“禮”的唯一標準。所以,“復禮”的意思是要求我們的行為要回復到禮之質“義”上,按公義、公理來辦事。
「論語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克者勝也,克己就是一個人能夠剋制自己,戰勝自己,不為外物所誘,而不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禮字即是理字,禮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復禮就是要恢復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個勿字。
朱子解克己復禮,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復,譬如塵垢既去,則鏡自明;瓦礫既掃,則室自清。』又曰:『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慾,相為消長,克得人慾,乃能復禮。』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惡草。』王陽明有云:「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克己就是要滅此心中之賊。禮對人生行為,具有指導、節制、綜貫、衡斷諸作用,而能促進人與人間關係之圓滿,有禮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禮為教,可見其由來。故論語子罕篇又載顏淵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茲錄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克己復禮」如上。
這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由此看來,“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歷代學者都認為,這是孔門傳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種緊要的、切實的修養方法,然而對於“克己復禮”的含義卻有不同的闡釋——這裡的“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的意思。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在這裡,“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而是泛指天理,“復禮”就是應當遵循天理,這就把“克己復禮”的內涵大大擴充套件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內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無非天理,所以能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自然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朱熹以及其他理學家的闡釋,把“克己復禮”上升為某種普遍的哲理。然而從《論語》中的記載看來,孔子說的“克己復禮”只是在說一種具體的學習和修養方法;這裡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範,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這裡強調的,不是應當按禮儀規範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說,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勝自我”。
當然,孔子強調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弟子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孔子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所以顏回對孔子說: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會依照先生說的去做。
孔子能夠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復周禮的主張,是因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於周禮而存在。孔子解釋自己推行周禮是因為人們在使用這樣的禮儀,僅僅是這樣。而不是把周禮擱置在所有行為規範之上。孔子自己的解釋是:“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孔子說明自己不學夏禮,也不學殷商之禮,而單單學周禮,是因為現在人使用。
孔子以遵循社會行為準則為人生目標,對形成中中國人特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種以獻身社會放棄自我為榮的信念,使很多傳統的中中國人在為家庭、親友和社會獻出自己的勞動、財富甚至生命的時候,不是體會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從這方面講,這種人生觀、價值觀對傳統中中國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著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當這些傳統的中中國人不能實現這種人生理想時,就經常把問題歸結於自身,或陷入深深自責之中,從而引發了中中國人特有的心身疾病傾向。這一點,則是研究中中國人心身疾病所不能遺漏的,這就是“忠恕之道”。
-
5 # 師太73362816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從的是不逾矩的自在愉悅心情,這是克己不破壞天地法則,社會規範公理,合情合理的鄉規民約,國家法度之禮,禮敬天地,禮敬國家的規制不僭越禮法,就是尊敬恭敬他人,要從不自覺的表面做派養成尊崇天地,遵從大德,遵從領導(雖然有些無德無良,這樣不妨礙你遵紀守法,因為,無德無良受不起你的遵從,你發自內心的尊規守紀,無德無良者就從位子上跌落,所以,你用不著憤憤不平,做好你自己才是根本的大事),這樣慢慢的養成自己的良好品德,就是恢復了良好的道德次序,人人有禮有節,國家社稷就有如天堂般的清靚和煦,春風沐浴,人人有品有禮,這樣的社會就是西方人嚮往的死後去處,而這是孔子的生前願望,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國,也是令後世的聖賢不敢相忘的責任,也是影響了中中國人心智的偉大指引的明燈,儒家的積極入世改造人心,造福國家社稷與人民福祉就是孔子的大德,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所做的貢獻堪當孔聖人的稱號,他不僅影響中華民族還影響世界,儒家也與出世的道家,與追求終極靈魂的佛家融合成了中華民族的主流,高度的文明(不是野蠻的零和博弈,叢林法則,霸權思想,強盜行徑等令中中國人不齒的騙偷盜),當今世界雖然還是被不文明的思想霸佔橫行,但是,這只是暫時的,天道讓惡勢力為禍世界就是讓世界的人民覺醒,讓世界人民看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文明,什麼是必須剷除的病魔毒瘤,用無德無良人的毀滅來引起人們的內心覺醒,中華復興就是文明覆興,這是天道天意不可違抗違逆,中華民族忍辱負重就是為了天選之子的重任,不辱使命,現在,世界亂雲飛渡,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光明的未來就在眼前,等等吧,再等等,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中華民族的忍辱負重就是克己復禮的表現形式。
-
6 # 猛哥厲史
孔子的一生都在與違背周禮的行為作鬥爭,一生都在維護周禮的統治地位,可是周王室的衰微,周禮也失去了權威性,奴隸制社會開始走向沒落,小貴族出身的孔子,深感痛心疾首。新興的地主階級嶄露頭角,大量的奴隸獲得自由民的身份,堅定維護東周奴隸制度的孔子,看到奴隸制開始瓦解,悲憤的痛斥這種現象。但他根本不明白,社會秩序的建立和穩定不是強調等級制度。
而且什麼禮也無權剝奪人民的生命!但孔子的禮就能腰斬無辜演員!可想而知孔子所夢想恢復的禮就是吃人的禮,就是邪惡的禮!
邪教都有個共同點:壓制人性,尤其迫害女性。蠕教和其它邪教一樣壓制人性,尤其迫害女性。在周朝以前,女性的地位很高,可參政可打仗。但在孔子所夢想恢復的周禮中,極端壓制女性。
孔子進一步把女人和小人等同,甚至不當人看。發展到頂峰就是皇權恢復殉喪,民間女人殉夫。
春秋晚期,人殉逐漸被陶俑取代,孔子認為這降低了喪禮的等級,大罵這是禮崩樂壞,要復這殺人的禮!
三跪九叩是禮,男當太監是禮,納妾也能是禮。女人無才是德,女人裹腳是美,邪惡吃人的禮!儒教的禮,純粹是吃人的禮,邪惡的禮!
-
7 # 寂語堂齋
克己復禮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原文:
12. 1 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把克己復禮歸於仁的範疇,但是這時候的仁還沒有達到仁者的境界,就象孔子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日克己復禮,天下就人人都有仁愛之心了。
孔子對於仁的看法是絕對的,仁者是道德行為準則的最高境界。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也就是說到了仁者的境界,就沒有惡念、惡言、惡行了。人人都向著仁者的方向努力,就達到了孔子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孔子講仁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齊家治國而服務的。
孔子要復的是周禮,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但問題的關鍵是孔子為什麼要復周禮呢?這與孔子的政治主張密不可分的,我們看《論語.為政篇》,原文:
2. 3 子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用政令和刑罰治民,雖然能約束民,但民犯了過錯並沒有感到可恥。用德和禮治民,民犯了過錯就會感到很可恥,然後就會糾正自己的過錯。從這裡我們看出,孔子是反對刑罰治國的,他所推崇的是禮制。這個禮制就是從周朝來的,周朝採用的就是禮制,所以孔子要復的是周禮。
我們再看孔子說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是禮和樂的基礎,人要是不仁就不能禮和樂,這樣又回到仁上面了。所以孔子要復周禮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都有一顆仁愛之心,進而向著仁者的方向努力,然後天下就太平了。
在周朝是用禮來治國的,禮是一種制度,是治國的工具。孔子堅定不移的要復周禮,可是為什麼孔子又有一種矛盾心裡呢?我們看孔子說的,不學禮無以立。如此堅定不容置疑,可反過來孔子又說了,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這就是孔子的矛盾心裡,不盡禮不對,可是要是盡禮吧!人們就好以為是諂媚人家,這將如何是好呢?我們看《論語.八佾篇》,原文:
3. 4 林放問禮之本,子日: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林放問禮的根本是什麼?一下子就把孔子給問住了,孔子這時不敢說要復的是周禮,因為周禮可是周朝的治國制度啊!那場面可是奢侈豪華的。所以孔子感嘆,你的問題可真大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然後孔子就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禮不要奢侈就象辦喪事一樣,只要真心悲痛就行了,也就是說禮只要真心行禮就可以了。這樣就把周禮的性質給改變了。
進而禮之用,和為貴;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只要能達到和為貴,遠恥辱,也就達到了禮的目的。
故此,孔子的這種矛盾心裡以及更改了周禮的性質,也就註定了孔子復周禮是不能成功的。
-
8 # 西域西行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周禮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
“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孔子說明自己不學夏禮,也不學殷商之禮,而單單學周禮,是因為如今人使用。
“禮”這裡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範,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容。
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勝自我”。
孔子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
-
9 # 吉祥之所集
克己復禮,剋制自己各種慾望。一個滿身滿腦子自私貪婪慾望的人辦啥事也不會講道理的,辦不出公平事。人只有剋制自己的各種慾望,辦起事來才能公平合理。克己復禮。剋制自己的私慾,辦啥事才能公平合理。
-
10 # 思源73918016
孔子要復的“禮”,其本質是一種社會秩序。孔子時代的秩序是君臣父子,工具是溫良恭檢讓,榜樣就是“周禮”。現代世界追求的秩序是高度文明,和平共處。但前提都是“克己”,只有把自己的行為舉止規範、置身在“禮”的範疇內,而非簡單的個體自由、私利追逐、物慾追求,這個世界就會變的更好。可見“克己復禮”並不過時,而且依然是人類追求更高文明社會,建設世界新秩序的法寶。
回覆列表
孔子學說並不單單是簡單粗暴的恢復周禮,周禮的基礎是“君權神授”思想,起源於夏朝,發展於殷商最終完備於西周,主要體現在維繫奴隸社會王權受命於天,社會一切資源屬於國王,王權以“天命”為準,是所謂“上帝”的意願,而不在於社會實際發展需要為準,而孔子的儒家主張“仁政”,否認天命至上的國家治理思想,否定了虛無縹緲的上帝統治,而更加註重人對國家政治的主導作用,也明確統治者施政是為了社會秩序和人服務,而不是為了“天”服務,到了戰國孟子時代,孟子直接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以人為本的政治思想,也就標誌著儒家思想體系正式形成,所以孔子學說並不是復古的重新樹立以天為中心的“天命”周禮,而是主張以人為本的社會秩序重塑的新的周禮,這也是先秦諸子百家的共同特點,儘管有些哲學學派帶有濃厚的唯心主義傾向,但是同時更多的是承認社會發展的現狀和承認人對於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而不再是夏商周“唯天命是從”國家治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