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陝西太和醫學流派

    人是溫血動物,人體生理溫度自然以溫熱為正常。如果手腳冰涼,在中醫叫做四逆證。

    意思是說,四肢末梢是人體經脈氣血陰陽順利交接迴圈的地方,本來應該是在氣血的溫暖下溫熱但卻冰涼的逆於常態的情況,所以叫做四逆證。

    中醫人體經絡佈局來看,手足三陰三陽經絡確實是在四肢末梢交匯。而現代醫學人體末梢也是動靜脈迴圈的場所之一。按照人體生理反應,五臟六腑為核心,運化產生氣血精津液等生理物質,濡養溫煦周身皮肉脈筋骨構成的四肢百骸。由於四肢末梢離中心最遠,與生命核心維持關係最小,迴圈也最不容易維持,所以人體在氣血精津液不足,能量水平及產熱不足時最先減少四肢末梢氣血供應,從而四肢末梢溫度最先降低,表現為手腳冰涼。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人體原本產熱充足,但是由於氣血淤滯,就像交通堵塞一樣,能量無法順暢傳遞到末梢,也會表現為四肢發涼。

    一般情況下,四肢發涼在手足,病情加重則可以到肘膝以上。

    在六經辨證體系中,能量無法傳遞的手足冰涼屬於四逆散加減,通過柴胡枳實白芍甘草衝破堵塞輸送氣血至末梢。

    至於身體產熱量不足的手腳冰涼,屬於中醫所說的虛症。至少已經屬於少陰病寒化,四逆湯類方加味;進一步加重,則屬於厥陰病,烏梅丸加減。

    這類病情,急性期用溫熱藥治療,叫做“急溫之”,慢性期就應該用溫補的藥物恢復體質。

    題主提到的情況,急性期中藥治療恢復以後,就必須注意長期溫熱飲食,穿著保暖,間斷服用當歸生薑羊肉湯等溫補氣血,增加鍛鍊,從而改變體質,才可能逐步長治久安。

  • 2 # 癌上健康

    冬天很多的人都會感覺手腳冰涼,特別是老人和女性朋友,看著他們穿的像個企鵝一樣,但是手腳還是涼的,其實這是因為血流速度緩慢造成的,有的是因為氣血虧造成的,這種情況都是可以食療滋補的。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用食療來促進血液迴圈。

    1. 清炒胡蘿蔔

    需要準備:胡蘿蔔、蔥姜、調味料等食材;

    做法:先把胡蘿蔔清洗乾淨,去皮,切成絲,然後把蔥切成段,姜切絲,開火放鍋,新增適當的食用油,先把蔥姜放入鍋中爆香,再把胡蘿蔔絲放進去大火翻炒,炒好以後把調味料放進去,然後新增適當的清水,煮沸開始收汁,收好汁以後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促進血液迴圈等效果。

    2. 海帶燉豆腐

    需要食材:海帶、豆腐、調味料等食材;

    做法:先把海帶清洗乾淨,放到水中泡發,然後切成絲,或者是片,豆腐清洗乾淨,切成塊狀,開火放鍋,新增適當放的水,然後放進適當的油,等到煮沸以後,把海帶放進去煮,煮個3分鐘左右,再把豆腐放進去燉,燉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了,放入調味料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淨化血液的效果。

    3. 核桃黑芝麻黑豆漿

    需要食材:核桃、黑芝麻、黑豆等食材;

    做法:先把黑豆提前泡一晚上,然後把泡好的黑豆和黑芝麻、核桃倒進豆漿機中,然後開始打磨豆漿,打好豆漿就可以食用,根據自己的口味新增糖。

    功效:促進血液迴圈的效果。

    4. 蕎麥飯

    需要食材:大米、蕎麥等食材;

    做法:先把大米、蕎麥淘洗乾淨,然後泡大約十分鐘就可以了,如果喜歡吃硬點的可以少泡一會,開火放鍋,新增適當的水,把蕎麥和大米放進去開始蒸,蒸好以後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強健血管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們講的促進血液迴圈的食療,希望可以幫助那些手腳冰涼的人群,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也可以和我們說,大家相互學習。

  • 3 # 國學歸元

    我以前也有這個症狀,所以我來回答一下吧。

    先說一下我的情況,我是因為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經常參加越野比賽,那個時候年輕,大冬天也只穿個秋褲和外套,從來不穿毛褲。然後早上早起去訓練,出一身汗也不加衣服直接就去吃早飯上課。就是這種情況使我得了腿部怕寒的病根,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冬天睡覺後第二天起來用手摸腳,兩個腳冰涼冰涼的。同時我也特別怕冷水,冬天的時候有一種寒氣入骨的感覺。嗯,後來我也到一些專門治風溼,類風溼的醫院看過,也喝了中藥,但是效果不理想。再後來我通過自己改變心態和一些輔助性的鍛鍊,才逐漸的把體質改變了過來。

    好了,下面回答一下你這個情況是什麼原因?因為我曾經有這種狀況,所以我也看了中醫中的一些書籍,尤其是《黃帝內經》,我是翻了兩遍吧。從中醫的理論角度來看,我們人體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生命系統,當我們的生命系統運轉正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是健康的。當這套系統個別部分或者一些部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表現出疾病的狀態。毫無疑問,手腳冰涼就是我們身體疾病狀態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有這種種症狀的人呢,一般來說他的思想都比較內向,然後呢消化系統應該也不是很好,更嚴重的話可能會有點兒便祕,而且比較膽小,這其實都是膽力和心氣不足的表現(這些都是個人對自己生命狀態的體會經驗,僅供參考)。我們俗語有句話叫做“熱心腸”,用來形容那些有熱心有愛心,喜歡奉獻幫助別人的人,但是我們注意他這裡講的是“熱心腸”,也就是說,其實從傳統醫學也就是中醫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心理狀態決定了身體狀態,當你是一個有愛心喜歡幫助別人的人的時候,那麼你的生命和身體狀態就會比較好,也就是說你的心和你的腸子是“比較熱”的,所以叫熱心腸。我們知道心是具有泵血的功能,而腸子呢是參與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所以就有助於我們的氣血運化,從而我們的四肢手腳都會得到氣血的營養,而表現出溫暖的狀態。反之,我們的手腳冰涼就是因為氣血不能夠很好的營養我們的手腳。

    問題中,中藥吃了之後就會改善,是因為通過藥力使我們的氣血執行通暢了一些,所以症狀會緩解。但是到藥停了之後呢,因為我們的心態沒有改變,所以整個身體狀態還會逐漸的退回原來的情況。所以簡單的講就是中藥只是通過外力來改善我們的身體狀態,而我們這種疾病需要最終從內在去改變,才能徹底的根除。這就需要改變我們的心態,思想和精神狀態。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生活經驗和體會,僅供參考。

  • 4 # 醫家故事

    其實手腳發涼的情況很多人都有。現代醫學的說法是末梢迴圈不暢。中醫的說法就是陽氣不達四末。

    冬天容易手腳發涼,實際上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措施。當外界溫度降低,人體為了保證內臟的正常工作,自然就會收縮外周血管,就會出現手腳發涼的情況。

    如果平時就存在體溫較低,怕冷手腳發涼的情況這個一般考慮是基礎代謝率低下的原因。最常見的原因還是跟營養不足,缺乏鍛鍊有關。還有一些人可能跟疾病有一定關係比如甲狀腺功能低下。

    中醫角度的話,當然主要考慮氣虛,氣血不足,陽虛等原因。如果用藥有效的話,說明藥物還是比較對症的。但是想最終解決問題的話,還是要從營養均衡,加強鍛鍊的角度入手。

    另外有一些人身體比較健壯,而且經常參加身體鍛鍊,飲食方面營養也是比較充分的,但是仍然有手腳發涼的現象。這個還要注意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陽氣鬱結,這種情況的話不是陽虛的問題,而是由於肝鬱氣滯等原因造成的陽氣瘀滯。

  • 5 # 聞聲悟道以為師

    真把原因找出來,你的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常人是手腳是溫的,為什麼?人體的能量和熱量來自心陽和腎陽。血液和經絡中的氣等能量都是來自它們,通過血液迴圈和經絡迴圈溫潤全身。手腳冰涼,要看到什麼情況?就兩種,一種心陽或腎陽不足,這種情況是源頭能量不足會引發大部分地方的能量不足而冷,如電站電壓不穩,千家萬戶的燈電壓都不穩,腳冷會冷到膝蓋。還有一種是經絡或血管有堵,你吃一個月中藥沒好,肯定是吃的補腎陽和心陽的溫燥藥,這裡可以判定你是第二種情況,如果是第一種肯定早好了,因為一般中醫看到寒涼症狀都是開的溫燥藥補陽藥,如果你忌嘴吃的清淡還好,如果不忌嘴,吃一個月溫燥藥,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吃上火,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有堵,是血液有堵還是經絡有堵,我只能大概判定你是經絡有堵,下焦有堵,因為如果是血液有堵,就是中醫說的血瘀,會出現其它不適症狀,而你只提到手腳冷,所以我大致判定是經絡堵,因為是堵的原因造成手腳冷的,所以無論吃多少補陽藥都不起作用,你提到吃藥時手腳有點溫度不過是溫燥陽藥暫時起的一點作用,藥效一過就又開始冷了,什麼能堵經絡,就是‘溼’。溼堵氣機,溼堵經絡。溼重的人感覺身重,睏倦,如果沒有便祕,大便必粘連,小便泡沫多,舌苔表面溼漉漉一片,你自己對照一下,這些問題不是很難受,所以你不會在問題中寫出來,所以當你排掉經絡中的溼,手腳自然不冷。我治過這樣的患者所以很清楚,時間越長越不好排,因為已知資訊太少,所以沒有辦法立方,只能告訴你,肚臍以上的溼要靠中醫的汗法,肚臍一下的溼要用中醫的下法,病理弄清楚了,一切就好辦了,這是嚴謹的 理,法,方,據。 望早日康復

  • 6 # 常清的心路歷程

    脾虛在中醫理論中指脾氣虛損造成的身體臟器失調帶來的一系列生理現象。

    脾虛常見證狀:

    大便次數多,不成形,腹脹,厭食,面黃飢瘦,頭暈,耳鳴,漢多,腰痠背痛,上火,乏力睏倦,囗瘡潰瘍,流口水,磨牙,額頭髮涼,手腳發冷、發抖,心慌,肥胖,舌苔過黃過厚,口乾口苦口臭,便祕,面板油,易感冒,咳嗽,胸口悶,眼袋腫。

    脾虛危害:

    1、萬惡病毒入傾身體的罪魁禍首,都是脾虛引起,會影響身體系統免疫功能下降,無法正常工作,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消化出現障礙,營養無法吸收,引起貧血,各器官供血不足,波及其他各髒,一系列病症接踵而來。為什麼吃得再好,就是不懂胖,吸收不到營養,面色就會發黃,蒼白,飢瘦。

    2、代謝困難,食物的能量過多積存,無法消化,新陳代謝過慢,脂肪等沉澱在血管璧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脾虛的人身材較為肥胖。

    3、導致氣陽雙虛,中醫中的虛為陽,陰虛。陰虛則怕熱,陽虛怕冷,為什麼有些人天氣轉變,就容易感冒,有些人在冬天,手腳冰冷,穿多少衣服都不見暖。脾虛常年會引起貧血,低血壓狀態,心口悶,每天精神不足,渾渾噩噩,造成生活,工作質量差。

    4、拉肚子,脾陽虛造成食物無法消化,吸收,大便多,粘,引起拉肚子是脾虛最典型的的症狀,溼氣入侵,大便溏稀。脾胃好比人體的一臺抽水機,脾胃功能不好,就沒有動力把體內的“水溼”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溼阻中焦。溼阻中焦,表現為神疲乏力、消化不良。另一種“溼”,是因為“抽水機”的出水道有阻塞,引起體內“水溼”過多,排出不暢。

    十個有九個脾胃都有點問題!造成脾虛的原因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勞累過度,常吃冷飲,冰冷寒涼的食物,隔夜飯菜,變質食物,飲時不當,食物不乾淨所造成.

    在生活中平時需要注意:不熬夜,多休息,多運動,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飲時清淡,常吃新鮮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多餐,吃飯要規律,清淡為主,不要天天大魚大肉,不吃油炸,不沾菸酒傷脾胃。

    治療脾虛,中西結合,先吃西藥,常用藥,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蒙託石散。一天兩次,吃兩天,空腹吃。第三天,吃鹿角膠,磨粉衝開水喝,一星期吃三次,一次二勺。再加上阿膠補血肓,一天一次,三勺量沖水喝,喝上半個月。家中腹瀉藥中藥,附理子中大丸,歸脾丸,腸胃康。

  • 7 # 會笑的尾巴

    那你這體質肯定屬於寒性體質了。你可以多泡艾葉水洗體,還有貼艾葉腳貼,也可以用艾葉泡腳。你得堅持泡,堅持貼,肯定會有效果的。我的腳以前只要一變天都會痛,有時腳痛得受不了一整夜一整夜睡不著。主要還是溼氣太重了,艾葉是去溼去寒的,既然能去溼就能去寒,那會真的很辛苦,沒一個好覺的,後來聽說艾葉泡腳有用,那會正好是冬天然後買了一堆艾葉回來泡,我記得14年那會的,那年下雪,我的腳既然一點感覺也沒有,沒覺得痛難受。

    還有一個很坑的事,以前窮吧沒空調,就風扇,腳從沒抽過筋,後來有後,我老公很怕熱夏天天天晚上開23度。。。。。我也是醉了,後來腳經常抽筋,我一直就想不明白了,我的腳為什麼抽筋的,我生寶寶時腳沒抽,沒理由生後孩子三四歲後我才缺蓋吧!後來上去百度後才知道原來是冰著才會抽的。後來我就用了那腳貼後就沒抽過了,很久不用後又抽回來。。。。。所以總結出那腳貼真的有效果。去溼去寒。

    我不是來發廣告的。信的話你可以試用下。希望對溼寒者有幫助吧。

  • 8 # 無為中醫李春盈

    手腳冰涼在中醫上我們一般稱為“四逆”

    四逆指四肢厥冷

    有輕有重。

    上述發涼屬於輕症。

    中醫講陽氣不能溫煦四肢,西醫講末梢迴圈差。

    手腳發涼一般體質差,用藥只是一時的糾正,停藥容易反覆

    中醫講手腳涼原因不外乎經絡不通。

    1-陽虛

    溫陽藥物應用,桂枝、肉桂等

    2-氣滯

    理氣藥物應用,四逆散

    其實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陽氣,改善氣滯。推薦不花錢還能解決問題的(運動)

    比如太極、跑步、瑜伽等讓身體動起來

  • 9 # 清泉汪汪

    我也一直手腳冰涼,尤其到了冬天,膝蓋以下部位再焐不熱

    也吃過藥,但效果不好

    去年朋友介紹一種滋補產品,說調氣血效果很好,我堅持喝了半年,效果確實好,手腳溫熱了,驚喜的是頭髮也不怎麼掉了!

  • 10 # 青年中醫師阿戴

    首先可能您之前的辯證沒對。手腳冰涼原因有肝鬱陽氣不舒、脾陽虛、腎陽虛、心陽虛等等,具體辯證要根據具體病情,還有很多複雜的病因,建議換個中醫大夫試一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得民心,為什麼不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