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人愚見
-
2 # 庫爾勒米哈依
天人合一與道德仁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兩個基本精神特質。
溫良恭儉讓,尊老愛幼等其他道德都是從這兩個基本精神特質發出的枝椏,為何這麼說呢?
精神特質源於這個民族的生存生活環境,得益於青藏高原的庇佑,本應是乾旱半乾旱地帶的中華腹地,成為了最適合人居的中原和江南,一大批源於青藏高原東奔大海的河流,給了我們這個民族乳汁般的滋養。從北國的遼闊草原無邊森林到南國的萬傾稻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對於天地的感激之情很自然地轉化成為兒女之義,天人合一成為了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情感和精神歸宿。
與天人合一相關的哲學思考中,我們先人將世界的認識,歸結為陰和陽兩種力量的作用,導致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衰敗。所以,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老子為此提出自己的哲學概念:道和德。道表示為虛為0為空:德表示為德行品格用1表示。表現為光的層次就是道光德能。萬物都是道生之,德養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天地與我們的身體我都是陰和陽兩種力量相互產生的,相反相對的兩種力量產生了一個美好溫情的世界。
表現在社會關係層面就是仁義,仁義最本質的含義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處世態度與哲學思考中道德所揭示的陰陽和諧互動共生認識是一致的。
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在歷史上有過太多的無奈,但天人合一及道德仁義,無疑是中華民族最本質的精神特質。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應是基本精神。具體到各個層面,天地君親師,對上要尊重,對下級耍關愛,對長輩耍敬重,對睌輩要關愛管教,夫妻互敬互愛,弟尊兄,兄愛弟,對師長要尊崇。社會交往有禮,有節,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