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天有雨894
-
2 # 冬夜牆頭草
首先,要給父母樹立合力教育意識。這就要求父母認真地回顧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有沒有不妥之處,同時,也應認真回想其他長輩的教育行為有沒有可取之處,謙虛的態度和必要的學習是不可少的
其次,在樹立合力教育意識前提下,經過認真思考,開個統一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家庭會議。坐下來坦誠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論,最後求同存異。
在教育孩子時,按照已經統一的認真去做,看看效果如何,這樣的家庭會議才會經常化
也可以嘗試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是受教育的物件,對家長的教育行為有最直接的感受,孩子往往能很客觀地評價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教育行為的優點與不足,這對改進家庭教育是大有好處的,這種方法叫做“評教評學”
要記得,不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當著孩子的面鬧矛盾。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不好,還會降低長輩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在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時,有一方以冷靜委婉的口吻勸說對方暫停教育,下面協商之後再進行教育。
還有,父母與孩子祖輩之間的教育矛盾,大多是由於隔輩人更疼孩子,甚至於更慣孩子引起的。父母應該在尊重理解祖輩的前提下,作些分析,給祖輩找些家庭教育資料(書報、錄音、錄影等),請祖輩參加家庭會議。而且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教育孩子正確認識祖輩的疼愛,嚴格要求自己,讓祖輩放心、滿意。
-
3 # 老禾愛美食
父母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有可能是自己的方法不正確,也有可能是父母的方法有誤區,現在短視訊平臺有很多達人都在每天分享如何教育孩子,裡面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和父母做下來,耐心一起研究一下兒童教育類短視訊裡面的內容,然後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徵以及興趣愛好,為孩子量身定製一種教育方法,將教育觀念一致化,減少矛盾的激發!
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不要因為這樣的事情生氣鬧矛盾,都是一家人,有問題一起合理解決,多好呀!
-
4 # 教子有方佟老師
分開居住,作為父母自己親自帶自己的孩子最好,這樣就減少了溺愛的現象發生。但即便是父母,大多數也不是很客觀準確的瞭解自己的孩子。
所以瞭解認識自己的孩子是首先應該做到的。有人說我每天照顧陪伴自己的孩子,怎麼會不瞭解呢?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判斷是基於自己主觀看法的,不是百分百客觀的,就像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一樣。
如果你想客觀準確的認識自己的孩子,請登陸蛙人網,一測便知。請給我三十分鐘,指明你人生方向。
-
5 # 晶湖
隔代教育,對小孩的成長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祖父輩管理出來的孩子往往比較任性,養成許多不好的習慣。
但目前這樣的家庭還佔較大比率,這就需要很好的協調。
-
6 # 墨色如醉
這個是社會的一個普遍問題。父母如果年齡比較大,有些觀念和年輕人有很大分歧,尤其在教育孩子上,溺愛、沒原則的愛等等。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是講不出道理的,對父母責備有失子女本分,不說覺得孩子會教育不好。最好的辦法單獨立戶,因為0---6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黃金期,可以奠定人一生的基礎,錯過了無法彌補。就看你選擇和父母在一起有個照顧,還是為了孩子自己辛苦一些了。
-
7 # 助人才樂1
怎樣教育孩子年輕人你做好準備了嗎?德行,教養,習性,方向,方法,身體力行等等,做好規劃沒有?老年人曾經教育過孩子,有感受有體會有失誤,聽一聽老人的建議要比網路上的實在。
-
8 # 信達電鍍夏總
只能說你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方法不一樣是有情可願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奶奶爺爺所教導小孩不是讓小孩變得消極或惡習,那麼讓小孩一些不同的建議,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必故與追究
-
9 # 李升茗
城市讀書父母管我就不知道,象農村會讀書的,比喻清華北大武漢各種名牌學校,都是草裡靈芝,父母什麼屁都不懂,山一樣大的字都不認識,小孩唸書根本就沒有管過。能上就上能下就下,。不是一樣考上。
-
10 # 大橙小艾
作為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不要去多管第三代孩子的事、孩子爸媽上班或是出差不在身邊我們做老一輩的要負責管起來、他(她)們爸媽回來了、就立馬撒手不要管了、省得礙手礙腳的、費力不討好。
回覆列表
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自已盡孝道,照顧老人家的起居。在教育自已的孩子問題上,父母同自已常有衝突。這是很正常的事,父母同自己的孩子,已經是隔代了,教育的觀念和教育的方式方法都不同了。父母的年齡大了,他們視孫子為心頭肉,溺愛有加。對孩子的教育是,傾注愛比教育更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心大,有一股恨鐵不成鋼的心情,都希望望子成龍,管教必然是嚴格一些。父母和自已在對待孩子的教育管理上,有時會有衝突,起矛盾。正常不過的事,矛盾的起因都是想孩子長大有所作為,只是方式方法有所不同。當你同父母的教育有衝突時,你可以把孩子帶到另一個房間,單獨對孩子進行教育輔導。或對父母說,如今的教學教材已經更新,內容更深,你們那時沒有接觸過。多說幾次,他們明白以後,就不會再插手孩子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