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宇航員 瓦列裡·波利亞科夫
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在國際空間站裡呆了整整一年後回到了地球,他是在國際空間站待的最久的美華人,1999年,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阿夫傑耶夫也曾待過一年多。
目前為止,在國際空間站待過最久的紀錄437天是由俄羅斯宇航員瓦列裡·波利亞科夫創造的。
他在國際空間站一直用社交媒體釋出訊息,稱自己非常喜歡太空中的工作,但還是很希望重新找回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因為太久沒有感受過重力了。
曾在太空中待過178天的美國宇航員道格·惠洛克曾經說過,每次我都幻想這樣一個畫面:回到地球時,我從宇宙飛船裡瀟灑地走出去,接受大家的掌聲和鮮花,這種感覺別提多棒了。但實際上,當他回來的時候根本就站不起來。
他坦言:在太空中,人在心理上生理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待的時間越長越是如此,這種感覺就像你的大腦一直在排斥去控制你的雙腿。
1990年,阿夫傑耶夫結束任務回到地球的時候,他是被擔架抬出來的,雙腿根本就站不起來,甚至都沒有辦法正常坐在椅子上接受採訪,這之後他用了將近一年的訓練才重新適應了久違的重力。
目前這種狀況是無法避免的,科學家也一直在相關領域研究怎麼讓宇航員避免這種情況。
在太空中,宇航員在微重力下還要面對各種對人體有害輻射的侵害,時間長了會導致骨質疏鬆,行動能力變弱,視力也會有輕微的下降,所以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每天都要鍛鍊儘量減少危害。
為了研究這一過程給人體帶來的變化美國宇航局曾選出一對雙胞胎,一個送上太空,一個在地球生活,透過比對身體各項指標去制定科學的防禦策略,把對宇航員的傷害降到最小。
俄羅斯宇航員 瓦列裡·波利亞科夫
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在國際空間站裡呆了整整一年後回到了地球,他是在國際空間站待的最久的美華人,1999年,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阿夫傑耶夫也曾待過一年多。
目前為止,在國際空間站待過最久的紀錄437天是由俄羅斯宇航員瓦列裡·波利亞科夫創造的。
他在國際空間站一直用社交媒體釋出訊息,稱自己非常喜歡太空中的工作,但還是很希望重新找回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因為太久沒有感受過重力了。
曾在太空中待過178天的美國宇航員道格·惠洛克曾經說過,每次我都幻想這樣一個畫面:回到地球時,我從宇宙飛船裡瀟灑地走出去,接受大家的掌聲和鮮花,這種感覺別提多棒了。但實際上,當他回來的時候根本就站不起來。
他坦言:在太空中,人在心理上生理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待的時間越長越是如此,這種感覺就像你的大腦一直在排斥去控制你的雙腿。
1990年,阿夫傑耶夫結束任務回到地球的時候,他是被擔架抬出來的,雙腿根本就站不起來,甚至都沒有辦法正常坐在椅子上接受採訪,這之後他用了將近一年的訓練才重新適應了久違的重力。
目前這種狀況是無法避免的,科學家也一直在相關領域研究怎麼讓宇航員避免這種情況。
在太空中,宇航員在微重力下還要面對各種對人體有害輻射的侵害,時間長了會導致骨質疏鬆,行動能力變弱,視力也會有輕微的下降,所以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每天都要鍛鍊儘量減少危害。
為了研究這一過程給人體帶來的變化美國宇航局曾選出一對雙胞胎,一個送上太空,一個在地球生活,透過比對身體各項指標去制定科學的防禦策略,把對宇航員的傷害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