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產品老兵
-
2 # 月火連城
各位答主,別急著說技能。咱們說點接地氣的吧——產品經理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產品經理設立的初始目的“產品經理1.0”出生於【使用者體驗】,這個崗位的設立初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各個部門只關注自己指標,沒人負責使用者從頭到尾的體驗是否流暢合理。這個時期,我的體感時間大概是在2014年之前。
變味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2.0”變味於【全民創業】,因為創業公司變多,靠譜的人不多,稍微有那麼點兒不靠譜但很聰明的人又自視甚高要身份,所以老闆們想到了用“產品經理”這個說法,給聰明人“畫餅”,title偏一點,看不出高低,但是薪資可不少給,一個人幹3個人活兒,拿2個人工資嘛。
簡單說說“產品經理2.0”發揚光大(變味)的這部分:
2014年之前,外部門一說到“產品經理”,第一反應是“開發部門的”。即【分工不同】而已。
2014年之後,大型公司(比如美團)外部門一說到“產品經理”,第一反應絕對是“聰明人”。即【有的人幹不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的理解主要就是因為【全民創業】,因為初始業務開荒是需要從眾多事務中找出關聯規律,從而做對的事情,這對人的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要求很高;
另外,因為創業公司人數有限,每個人做的事會足夠多,要求人的並行處理能力很高。
這幾點主要是聰明人能做得到。
所以“產品經理”這種稱呼,慢慢開始往這個方向開始改變。
既然是【發現規律、總結規律】、【並行處理】方面的要求,所以慢慢也開始不再僅限於開發部門或者系統研發相關的工作——於是,2014年之後開始出現【產品經理做業務負責人】的情況。既不給你事業部經理的title,也不給你足夠的人事權,但是薪資給你足夠,要求你要帶出業務業績。
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產品經理2.0跟“以軟體作為主要盈利業務”的公司對產品經理1.0的要求混為一談。
產品經理2.0 要求的是讓產品經理不再僅僅負責線上業務,同時要兼顧線下業務,並且要帶出業務業績。因為是業務負責人,所以會有【調研能力】、【規劃能力】、【戰略能力】、【挖掘分析能力】、【推動實現能力】等等方面的要求。
雖然要求是類似的,但兩者的戰略地位是不同的。
產品經理2.0在我眼中就是“炮灰”。
軟體公司產品經理1.0是正經本專業的正當職業。有職業發展性,有專業性。
-
3 # 恣意飄揚
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生命週期負責。首先要讓產品活下去,確保產品的商業模式是健康可持續的。
其次要保證產品的使用者使用體驗是良好的,在介面、互動、功能上都是可用的、好用的。接著要進行有效的產品管理,包括產品迭代、產品文件管理、產品問題協調解決等。
咋一聽,喲“經理”,很厲害、高大上的樣子。但是這個經理和你想象中的經理其實不一樣。他其實大多數是一枚背鍋俠、文件俠、受氣包的集合體。
-
4 # 泛泛泛娛樂時代
大家好,我是一名網際網路產品經理。
我每天的工作是:
1.是是是,老闆這個需求馬上做,是是是,老闆不會延期了。
2.和技術撕逼。
3.和設計撕逼。
4.和測試撕逼。
5.和市場運營撕逼。
6.和銷售撕逼。
7.和使用者“溝通”
8.下班跑路
-
5 # 只減脂肪
淺談
產品經理是畫餅用的
1首先,心存高遠,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2第二,把志向賣給高層,
3第三,奮鬥的感動所有人,不到凌晨不下班,24小時線上
4第四,客服系統的締造者,懂需求才能滿足
5第五,向所有人賣萌致敬裝逼吹牛
6和前臺妹子談理想,和客服妹子談人生
回覆列表
簡單的說,產品經理就是將使用者需求轉化為產品功能的人。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是產品牽頭人,對產品和商業成功負責;
主要工作包括:
1、市場調研:研究市場,瞭解客戶需求、競爭狀況、公司現有的資源優勢等,發掘行業中存在潛在的機會;
2、需求分析:完成產品定義與規劃,梳理目前產品需要做哪些事情;
3、產品設計:完成產品的功能設計;
4、產品研發:主要依靠研發部門進行,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是協調各種資源,保證產品能夠按照開發計劃進行;
5、產品驗收:驗收研發完的產品是否符合設計標準,協調運營人員檢查產品是否達到上線運營標準;
6、產品上線:產品經理需要做好一切產品使用的說明,保證上線後產品能夠運作流暢;
7、產品運營: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有(1)和運營人員溝通:協助解決運營中遇到的產品問題,(2)資料分析:統計並分析產品關鍵資料指標,為產品的迭代做準備;
8、產品迭代:根據專案的規劃以及上線需要迭代的需求,對產品進行下一輪的迭代;